百业经 吉祥跛子--堪布索达吉

吉祥跛子   ——骂僧后忏悔发愿,百世跛脚今罗汉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有一施主与妻子过着美好的生活,后来生下一个身相庄严,但双脚却畸形的孩子。然而自从生下这孩子,施主家中的一切都非常吉祥圆满,因此施主仍然非常欣喜地为孩子举行诞生仪式,并为他取名为「跛子」。跛子长大后,施主家越来越富有,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提到「跛子」的名字,都能完善顺利。   舍卫城的人民知道后,也都有样学样,不管做什么事之前,都先提起这个孩子的名字,结果竟然也是一定能完满成功。加上跛子又精通八观察等世间的学问,所以,他在舍卫城一带真是名声远播。   有一次,他和亲戚好友乘坐马车一起出游,远远看见一堆人涌向祇陀园。   「那些人去祇陀园做什么啊?」跛子问他的亲戚朋友。   「他们是去朝拜释迦牟尼佛的。」朋友告诉他。   「释迦牟尼佛是什么人呢?」跛子好奇地问。   「释迦牟尼佛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相士曾预言:『太子若是出家则证得佛果,若是在家则为转轮圣王。后来,太子出家证得佛果,大家都对太子生起无比的欢喜心与敬信心。』」   听了这些话,跛子就跟亲戚朋友一起去祇陀园。这时,世尊正在为众多眷属传授佛法,跛子远远看见世尊的三十二相,当下生起大欢喜心,立即下马车,顶礼跪拜在佛陀的脚下。   世尊观察他的根机,传授了相应的法。他立刻摧毁了萨迦耶见,获证预流果,并且心想:「如果我没有残废,就可以跟随佛陀出家。」   就在跛子发心出家的剎那,原先的跛脚恢复正常了。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就在佛前请求出家,佛陀开许,并以「善来比丘」为他传授比丘戒,他精进修持,不久就灭尽三界轮回的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   这时,比丘们请问世尊:「这位比丘以什么样的因缘生在富贵之家,却是个跛子?为什么他出生后,能吉祥圆满大家的愿望呢?又是什么因缘,使他在发心出家的一瞬间,跛脚就恢复正常,并能在佛的教法下出家,获证阿罗汉果?希望世尊为我们演说。」   世尊告诉他们:「比丘们!这是他前世的愿力已经成熟的缘故。贤劫人寿二万岁迦叶佛出世的时候,印度鹿野苑有位大优婆塞,博学多闻,非常了不起,大家对他就像对待上师一样地恭敬供养。   有一次,迦叶佛到鹿野苑传授佛法,这位大优婆塞带了许多信众到佛前听法。之后,迦叶佛去别的地方转*轮,他仍在鹿野苑为众人讲法,受到许多人的恭敬,众人以钱财供养他,他全拿到寺院里供养僧众,僧众对他也很好。   某次他来到寺院时,刚好遇到僧众正在诵戒。僧众诵戒时在家人是不能听的,因此,执事僧把大优婆塞等所有在家信众统统赶出经堂。   有位不明事理的人,对大优婆塞说:『我们被赶出来是没什么啦!但是,像您这样一位大居士,对寺院做了好大的功德,居然也被赶出来!』   听到这些搬弄是非的话,他生起瞋恨心,恶口咒骂:『你们每天像跛子一样坐在法座上,我做了这么多的供养,今天竟然把我从经堂里赶出来,在这么多人面前,也不给我面子……』   僧众知道他恶口骂僧已经造下很大的恶业,想救度他,就劝他:『你这样说是不对的,不管怎样,你是个在家人,对这么多僧众无理咒骂,将来会有恶报的。』他自己也想通了,便诚心发愿忏悔。   最后在临死时,他发愿:『希望以我一生中供僧、持戒的功德,生生世世生在富贵之家,众人一提起我的名字,事事都能吉祥顺利。希望我对僧人恶口咒骂的恶业不要成熟,一旦成熟的话,希望在我发心出家的一瞬间即灭尽。』   比丘们!你们是怎样想的呢?当时的大优婆塞就是现在的跛子,他曾经五百世中受到跛子的恶报,这是最后一世。因为他前世的愿力已经成熟,所以生在富贵之家,众人一提起他的名字,都能事事顺利吉祥,又能令我欢喜,在我的教法下出家,获证阿罗汉果位。」比丘们听后,都生起大信心,欢喜受持,于顶礼世尊后离开。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说大普贤陀罗尼经--旧失译师名

佛说大普贤陀罗尼经--旧失译师名

佛说大普贤陀罗尼经 旧失译师名开元附梁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佛告阿难。吾今说大普贤咒。汝当受持。 多掷多阿咤那咤茶弥茶遮居梨居梨茶也居梨茶也拔坻思提思陀婆梦坻 阿难此大普贤咒。遮...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昙无竭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昙无竭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宋黄龙国沙门昙无竭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罗奈仙人鹿苑中。与大比丘众二万人俱。菩萨万二千。其名曰师子菩萨。师子意菩萨。安意菩萨。无喻意菩萨。持地菩萨。般罗达菩萨。神天...

西升经--未知

西升经--未知

  《西升经》全文:   西升章第一   老君西升,开道竺乾;号古先生,善入无为;不终不始,永存绵绵。   是以升就,道经历关。关令尹喜见气,斋待遇宾,为说道德,列以二篇。   告以道要,云道自然;行...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第十四卷--提婆设摩阿罗汉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第十四卷--提婆设摩阿罗汉

  第十四卷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成就蕴第六之二   若成就无色界系善心,亦成就无色界系有覆无记心耶?   或成就无色界系善心,非无色界系有覆无记心,广说四句。成就无色界系善心,非无色界系有覆无...

胜思维梵天所问经--菩提留支

胜思维梵天所问经--菩提留支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六卷 元魏天竺沙门统大乘论师菩提留支译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僧六万四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七万二千人。皆是智者之所识知。得...

四童子三昧经--阇那崛多

四童子三昧经--阇那崛多

四童子三昧经 隋天竺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 四童子三昧经卷上 哀泣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俱尸那国力士居地,娑罗林所二双树间。   尔时,如来思惟:“今日涅槃时到,应当取灭。”长老阿难即于其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