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乞不与戒第四--道源

见乞不与戒第四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见有乞者,不能多少随宜(句-口+亡,音丐)分与,空遣还者,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乞者]:   ‘乞者’有三解:一是乞食,即贫穷或伤、残、病、苦之人,无以自活而乞取食物、财物以活命,此类之人俗称为‘乞丐’。二是乞法,根钝、愚痴、作恶忏悔之人,乞求佛法,请求开示法义或乞与经书、佛像以为读诵、供养。三是乞力,因感自力不足,请求随喜鼎助,帮以一臂之力,以解其困。   凡有乞于我者,若是善事,都应以慈悲心助之、与之。但若是恶事相乞,则不得助、与,并应予以劝止。   [不能多少随宜(句-口+亡)分与]:   (句-口+亡)与‘丐’,音相同,义亦相近,是请求帮助的意思。‘分’就是将自己之所有,分给他人,‘与’就是给与。凡有向我行乞之人,应多多少少随自身方便,随喜帮助、分送、给与行乞者,使其愿心得以满足,以解其困。   [空遣还]:   凡向我行乞,无论其乞食、乞财、乞法、乞力,其必有不能自解之困难,若自身却不多少随宜丐、分、与,而竟视而不顾,听而不闻,甚至以恶言、恶行相加,以手势、言词或其他表情予以遣还,使乞者求乞的心愿落空。   【旨意】   受戒之优婆塞、优婆夷,应以慈悲为第一,乞者多为贫、病、苦、无助之人,本宜自动予以拔苦与乐,方为正信佛子所应为。若乞而不与,空遣还去,是有违慈悲之心。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者,其所受罪恶如第一轻戒者然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楞严经卷7浅释--宣化上人

楞严经卷7浅释--宣化上人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七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

尊胜菩萨所问一切诸法入无量法门陀罗尼经--万天懿

尊胜菩萨所问一切诸法入无量法门陀罗尼经--万天懿

尊胜菩萨所问一切诸法入无量法门陀罗尼经 高齐河南居士万天懿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菩萨摩诃萨万二千人。悉是一生补处。从余世界而来集会。得陀罗尼具无尽...

最胜长者降魔

最胜长者降魔

  一天,佛陀来到最胜长者的家中,为长者说法。善根深厚的长者聆听佛陀所说妙法后,无明烦恼尽除,证得法眼净,归依三宝,成为优婆塞,尽形寿奉持五戒。  当佛陀离开长者家后,魔王波旬立即化身成佛陀端正庄严的...

人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人是谁?

人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人是谁?

  有一次,尊者阿难从禅修中起来,去见佛陀报告他的心得:“世尊!我刚才在禅修中这样想:如果能有善知识的引导,解脱涅盘的修行,就完成一半了!”  佛陀指正尊者阿难说:“不要这么说,阿难!为什么呢?因...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一回拜众童子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一回拜众童子

  第一回拜众童子  据传,在很多年以前,有个地方名福城,城中有一个长者,年近半百,膝下无子,家境贫寒,日子难度,感其命苦。他听说释迦牟尼佛已成正觉,正在释多林与诸菩萨说法,便跑到佛前,投地就拜,...

佛说树提伽经--求那跋陀罗

佛说树提伽经--求那跋陀罗

佛说树提伽经一卷 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佛言。有一长者。名为树提伽。仓库盈溢金银具足。奴婢成行无所乏少。有一白氎手巾挂着池边。遇天风起吹王殿前。王即大会群臣坐共参论。罗列卜问怪其所以。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