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虫水戒第十--道源

饮虫水戒第十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疑水中有虫故便饮之,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疑水中有虫]:   池沼中的蓄水,多有小虫寄生,若饮有虫之水,吞食小虫即等于杀生、食肉,有违慈悲心并犯杀生戒。而池中之虫,有的于健康有害,或能因而生病死亡。人身难得,一失将数劫难复,故饮有虫之水,自他有害而无益。若自信水中无虫而饮之,则不犯戒。   行者若因口渴难耐,而无无虫水可饮,必须饮用此水,而又疑水中有虫时,则应以布囊过滤而后饮用。过滤后布囊中的小虫,仍应放于原取水中,不得抛于干旱陆地。   [故便饮之]:   ‘故’就是‘故意’,既‘疑水中有虫’,而又‘故便饮之’,不以布囊过滤,即为犯戒。若不知水中有虫而饮之,则非故意,应非犯戒。如病者口渴,自不能取水饮用,他人以钵盛水与饮,病者不知水中有虫而饮之,则不犯戒。   【旨意】   饮食水中虫,等于杀生、食肉,有违慈悲心,且于健康有害,自、他不利,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教史--星云法师

佛教史--星云法师

  第一课僧团的成立   佛陀证悟后,在菩提树下想起救渡众生的大事因缘,心自思惟其所彻悟的正法甚深微妙,而众生妄想执著,必定不能信解,所以生起疾入涅槃的念头。   此时,梵天知佛所想,即前往佛所,...

大宝积经论第四卷--菩提留支

大宝积经论第四卷--菩提留支

  第四卷大宝积经论   迦葉。有当来比丘如犬逐块者。是中向外道如犬者。色等五种境界如块。掷者如畏色声香味触示现畏诸境界。彼畏境界。不证知畏因故。示现有四种相故。唯逐境界。住空闲处者。为欲转得胜境界...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第六卷--法贤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第六卷--法贤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第六卷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尔时菩萨即往阿啰拿迦罗摩处而学道法。至已合掌。勤拳致问。汝宗行法。其义云何。阿啰拿迦罗摩曰。我昔精进修习定慧...

佛说德护长者经--那连提黎耶舍

佛说德护长者经--那连提黎耶舍

  佛说德护长者经   第一卷第二卷   佛说德护长者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大菩萨众五百人俱。各从佛刹而来集会。得无所有无作行神通。得幻生神通。...

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求那跋摩

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求那跋摩

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 宋三藏法师求那跋摩译   禅陀迦王应当知  生死苦恼多众过   悉为无明所覆障  吾欲为彼兴利益   譬如刻画造佛像  智者见之宜恭敬   我依如来说正法  大王亦应深信受...

药师经白话文--陈利权

药师经白话文--陈利权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白话文   资料来源:佛光山出版   中国佛教经典宝藏   精选白话版46,陈利权译   佛光大辞典   唐玄奘版   我亲自听佛这样说的:那个时候,佛陀在许多国度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