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宿尼寺戒第十二--道源

独宿尼寺戒第十二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独宿尼寺,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独宿尼寺]:   ‘尼寺’是指唯有女众常住之寺庵。优婆塞不得前往独宿。‘独宿’是指单独一人于尼寺住宿。   优婆塞因护持道场,如造殿、起塔、请像、放生、造经、供养等等因缘,常与比丘尼交往。若独宿尼寺,为他人所见,易惹讥讽、嘲笑、毁谤而造口业。设若因常交往而生感情,独宿尼寺易起淫心,或犯淫戒,故优婆塞不得独宿尼寺。反之,优婆夷以上述同样因由,亦不得独宿比丘寺院。   【旨意】   优婆塞独宿尼寺,易招他人物议而造口业,且易犯淫戒,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讲故事|半条毯子

海涛法师:讲故事|半条毯子

  从前,在波罗奈国曾经流传着一个不合理的习俗:凡是家里的父亲年满六十岁时,子女就必须给他准备一条毯子,让他住在门边,去看守门户。  当时,有两兄弟也正在打算着把他们的父亲送去看门,哥哥对弟弟说:...

变女还男

变女还男

  从前有一位名为阿那律的尊者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由于其在僧团之中容貌非常端庄,有时会被误认为女人。有一天,他独自在外游化,有一个举止轻薄的年轻人远远见到他后,误认为他是漂亮女子,便心生邪念,想要...

大明度经第四卷--支谦

大明度经第四卷--支谦

  大明度经第四卷   南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不可计品譬喻品分别品本无品不退转品恒竭清信女品守空品   不可计品第十一   善业白佛言。极大究竟明度无极。无量无与等者。佛言。然如来无师一切智。是故...

佛经故事 | 骂独觉得丑相 因愿力而转变

佛经故事 | 骂独觉得丑相 因愿力而转变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等人物,形象地阐明了善恶之因必感...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1、大象舍身救人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31、大象舍身救人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佛陀度化父亲

佛陀度化父亲

  来源:《佛宝论》  佛陀在出家前曾对父王许下承诺,成道后将父王救度到彼岸。佛陀成道后在舍卫国受到了广大信众的尊崇,还乡度化释迦族的因缘也逐渐成熟。  此刻净饭王对释尊的思念也日益迫切。宠臣优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