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难独行戒第十一--道源

险难独行戒第十一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险难之处无伴独行,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险难之处]:   所谓‘险难之处’,如有虎狼猛兽经常出没之处、土匪、盗贼藏匿之所、高山险道、急水深潭等等,有危害身命之虞,统为险难之处。   人身难得,既得人身,应知善用,不可无谓冒险,使有损伤。佛法难闻,受戒已之优婆塞、优婆夷,都已发菩提心,立四弘誓愿,上续如来慧命、下济苦难众生。若冒险而遭损伤,于佛法亦为一大损失。   再者,受戒已之优婆塞、优婆夷,应具智慧,对自身安危有观察、判断能力。若冒险行难而损伤身命,易招致他人、外道之嘲笑、讥讽,佛教受损,亦使他人造口业。   于自身言,行险难之处,遭身命损伤,易生嗔恨三宝之心,继生退转之心,终失菩提心。   [无伴独行]:   ‘伴’是二人以上相行,称为‘伴行’,无人相行,是为‘独行’。有伴相行,仍应忖度:是否可以合力化解险难恶因缘。若能,则可伴行;若不能,仍不得行。   但若为弘扬佛法,非独行不足以达成弘法目的,虽有险难之处,仍可独行。如玄奘大师为求取经法,单独一人冒险患难,万里关山而达印度,留学十七年,搜集经典,驼运回国,大弘佛法。是以,为弘法而行险,应不犯戒。   【旨意】   受戒已之优婆塞、优婆夷,荷如来慧命,救度众生,若不顾自身无谓险难,招致苦果,是为无益。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 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 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第一   第一分初波罗夷法   佛在须赖婆国。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诣毗兰若邑住林树下。其邑有婆罗门。名毗兰若。波斯匿王以此邑封之...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第十一卷--法贤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第十一卷--法贤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第十一卷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诏译   尔时世尊复谓民弥娑啰王曰。汝观色是常非常耶。王曰。非常。佛言。是苦非苦耶。对曰。是苦。世尊又言。受想行识是...

海涛法师:讲故事 因小失大

海涛法师:讲故事 因小失大

  从前有一个国王,既好享受,又很吝啬,他总是喜欢让别人侍候他,又不愿意付工钱,所以大家都不愿意为他效劳。  在他所统治的国家,有一个很有名气的歌女,她不但长得美若天仙,更有一副好歌喉,还弹得一手...

佛说阿难四事经--支谦

佛说阿难四事经--支谦

  佛说阿难四事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欲灭度时。阿难白佛言。我念天龙鬼神。帝王人民与佛相见。闻佛教诫。无不欢喜。在志所愿。或作沙门。得应真者。或有居家。奉行五...

佛门映像:《释迦牟尼佛广传》六.精进品72.桑嘎拉顽强抗拒诱惑

佛门映像:《释迦牟尼佛广传》六.精进品72.桑嘎拉顽强抗拒诱惑

  释迦牟尼佛广传(下)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 译  72、桑嘎拉顽强抗拒诱惑  又久远之前有一王宫名为雄狮王宫,国王名为狮髻,财富丰饶,且如理如法治理国家。他手下有一狮子商主,财富圆满...

佛说诸法本经--支谦

佛说诸法本经--支谦

佛说诸法本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听吾说诸法本。对曰唯然。世尊曰。若有外道异学有来问者。何谓法本。当答言。欲为诸法本。何谓习。更为习。何谓同趣。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