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养畜兽不净施戒第十六--道源

蓄养畜兽不净施戒第十六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蓄养象、马、牛、羊、驼、驴,一切畜兽,不作净施未受戒者,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蓄养象、马、牛、羊、驼、驴、一切畜兽]:   此六种动物均供给人类劳力及毛皮、食用,服务最多。至于一切其他的畜兽,则多供给人类肉食。佛陀慈悲,基于众生生命平等教义,受戒已之优婆塞、优婆夷自应遵循,不得蓄养。   [不作净施未受戒者]:   受戒已之优婆塞、优婆夷,应将所蓄养之象、马、牛、羊、驼、驴及其他一切畜兽净施未受戒者。所谓‘净施’,是在布施时,不求世间的名誉、福利等的报偿,以无所求之施功德,以资助出世之善根或作为寂入涅槃之因。以清净心而行布施,所以叫‘净施’。若为以妄心求福报而行布施,是为‘不净施’。   蓄养畜兽有碍道业之修习,若畜兽不听调御,常生嗔恚而行打、骂、诅咒,造身、口、意三业,受戒已之优婆塞、优婆夷,应将所蓄畜兽急于净施未受戒者。   【旨意】   蓄养畜兽以服务或供肉食,有违佛陀慈悲教义,且易生嗔恚,造身、口、意三业,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夫妇的发心

佛教故事:夫妇的发心

  一杓饭汁得心明,天上人间贵人称,  不信但看尼树子,形如芥子荫多宏。  佛陀在世的时候,僧众们的饮食都是到信众家中去托钵乞食,僧团中是不起火煮食的,这是当时印度僧团的规则。  有一天,佛陀带着...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二十七卷--鸠摩罗什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二十七卷--鸠摩罗什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第二十七卷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常啼品第八十八   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求般若波罗蜜。应如萨陀波仑菩萨摩诃萨。是菩萨今在大雷音佛所行菩萨道。   须菩提白佛...

《释迦佛广传》:三、布施品27、金色国王施舍口粮

《释迦佛广传》:三、布施品27、金色国王施舍口粮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

佛学入门--佛陀教育基金会

佛学入门--佛陀教育基金会

《佛学入门》 佛陀教育基金会编著 序 一、释迦牟尼佛简史 二、释尊八相示现 三、佛陀的族姓简释 四、佛陀的圣号释译 五、印度佛教圣地 六、佛历与佛旗 七、卫塞节或佛陀日的意义 八、构...

佛说大乘善见变化文殊师利问法经--天息灾

佛说大乘善见变化文殊师利问法经--天息灾

佛说大乘善见变化文殊师利问法经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师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比丘众并大菩萨文殊师利等大众围绕。尔时佛告文殊师利童子言。佛子。...

地藏经.第九.注音版--实叉难陀

地藏经.第九.注音版--实叉难陀

chēnɡ fó mínɡ hào pǐn dì jiǔ   称 佛 名 号 品 第 九   ěr shí dì zànɡ pú sà mó hē sà bái fó y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