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养畜兽不净施戒第十六--道源

蓄养畜兽不净施戒第十六   若优婆塞、优婆夷受持戒已,蓄养象、马、牛、羊、驼、驴,一切畜兽,不作净施未受戒者,是优婆塞、优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注释】   [蓄养象、马、牛、羊、驼、驴、一切畜兽]:   此六种动物均供给人类劳力及毛皮、食用,服务最多。至于一切其他的畜兽,则多供给人类肉食。佛陀慈悲,基于众生生命平等教义,受戒已之优婆塞、优婆夷自应遵循,不得蓄养。   [不作净施未受戒者]:   受戒已之优婆塞、优婆夷,应将所蓄养之象、马、牛、羊、驼、驴及其他一切畜兽净施未受戒者。所谓‘净施’,是在布施时,不求世间的名誉、福利等的报偿,以无所求之施功德,以资助出世之善根或作为寂入涅槃之因。以清净心而行布施,所以叫‘净施’。若为以妄心求福报而行布施,是为‘不净施’。   蓄养畜兽有碍道业之修习,若畜兽不听调御,常生嗔恚而行打、骂、诅咒,造身、口、意三业,受戒已之优婆塞、优婆夷,应将所蓄畜兽急于净施未受戒者。   【旨意】   蓄养畜兽以服务或供肉食,有违佛陀慈悲教义,且易生嗔恚,造身、口、意三业,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
点我:
标签: 佛经原文

相关文章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麽耶经--不空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麽耶经--不空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正监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成就殊胜一切如来金刚加持三么耶智。已得一切如来灌顶宝冠。...

佛教常识--星云法师

佛教常识--星云法师

  第一课 丛林寺院   佛教僧尼修行弘法的地方,通称为「寺院」;禅宗则称为「丛林」。「寺」原为我国古代官方接待四方宾客的官署,如鸿胪寺、太常寺等。东汉永平年中,西域僧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来到中原,初...

佛说无畏陀罗尼经--法贤

佛说无畏陀罗尼经--法贤

佛说无畏陀罗尼经一卷 宋西天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法贤奉诏译   尔时佛告诸苾刍。汝等谛听。我今宣说无畏陀罗尼。是陀罗尼能与众生息除诸难。苾刍。若人得闻及受持者。是人能获功德无量无边。即说...

金刚般若经疏--未知

金刚般若经疏--未知

金刚般若经疏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略释经题。法譬标名。般若幽玄。微妙难测。假斯譬况以显深法。金即三义。一宝中真上不可侵毁。二利用自在摧破诸物。三表里清净影现分明。刚是坚义。谓身命财。身即法身。命即慧...

金刚经略谈--释智泉

金刚经略谈--释智泉

《金刚经》略谈——柳暗花明绝处逢生 释智泉 2008年4月   不明真相,不得自在,不闻正法,不知修习。此心不单只于暗夜中错乱狂奔,更可喻为盲者自残。何去何从,心中无数.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病犹需心来医...

五灯会元第二十卷--大川济

五灯会元第二十卷--大川济

  五灯会元卷第二十   南岳下十五世下   龙门远禅师法嗣   温州龙翔竹庵士圭禅师   成都史氏子。初依大慈宗雅。心醉楞严。逾五秋。南游谒诸尊宿。始登龙门。即以平时所得白佛眼。眼曰。汝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