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行迹|济癫僧传(4)
▲第一回 静中动罗汉投胎
四、灵光一点透禅机
那弟兄两个回家,赞善问道:“汝二人归来何晚?”
修元道:“因为先生留饭,又路过祇园寺进去一游,倒耽搁了多时。”
赞善道:“入寺不过游玩,有何事耽搁?”
修元遂将官人有愿要剃度一僧,及众行童争功续句之事,细细说了一遍:“那长老道是孩儿续语惊奇,苦要孩儿出家,被孩儿唐突了两句。彼尚未死心,只怕明日还要来缠绕父母。”
赞善听了沉吟半晌。修元不知其意,便道:“他明日来时,大人不必恳辞,孩儿自有答应。”
赞善道:“那道清长老,乃当今尊宿,汝亦不可轻视了他,出言唐突。”
修元道:“孩儿怎好唐突他?只恐他道力不深,自取唐突耳!”父子二人商量停当。到了次日,才吃了早膳,即有门公来报道:“祇园寺道清长老在外求见老爷。”
赞善知道他的来意,忙出堂相见毕。坐定了,赞善便问道:“老师法驾早临,不知有何事故?”
长老道:“贫僧无故也不敢轻造,只为佛门中有一段大事因缘忽然到了,特来报知,要大人成就!”
赞善道:“是何因缘?敢求见教!”
长老道:“昨有一位贵客,发愿剃度一僧,以代焚修,一时不得其人,因做了一首词儿,叫众行童续题二语,总括其意,以观智慧。不道众行童,并无一人能解其意。适值令公子入寺闲游,看见了,信笔偶题二语,恰合机锋。贫僧问知是令公子,方想起昔日性空禅师云衢嘱咐大人之言,实是菩提有种,特来通知大人,此乃佛门中因缘大事,万万不可错过!须及早将令公子披剃为僧,方可完一桩公案。”
赞善道:“性空禅师昔日所嘱之言,焉敢有负?即今日上人成全盛意,感佩不已!但恨下官独此一子,若令其出家,则宗祧谁继,所以难以奉命。”
长老道:“语云‘一子出家,九族升天’,九族既得升天,又何必留皮遗骨在于尘世?”
赞善尚未回答,修元忽从屏后走将出来,向道清长老施礼道:“感蒙老师指示前因,恐其堕落,苦劝学生出家,诚乃佛菩萨度世心肠。但学生窃自揣度,尚有三事未曾停当,有负老师一番来意!”
长老道:“公子差矣!出家最忌牵缠,进道必须猛勇。不知公子尚有哪三件未曾停当?”
修元道:“窃思古今无钝顽之高僧,学生年未及冠,读书未多,焉敢妄参上乘之精微?此其一也。天下岂有不孝之佛菩萨,学生父母在堂,上无兄以侍餐,下无弟以代养,焉敢削发披缁,去父母而逃禅,此其二也。其三尤为要紧,夫灯灯相续,必有真传,学生见眼前丛林虽则众多,然上无摩顶之高僧,次少传心之尊宿,其下即导引指迷之善知识,尚不可得见,学生安敢失身于盲瞎乎!”
长老听了哈哈大笑,道:“若说别事,贫僧或者不知,若说此三事,则公子俱已停当矣,又何须过虑。公子虑年幼无知,无论前因宿慧,应是不凡,即昨日所续二语,已露一斑,岂是顽钝之辈。若说出家失孝,古人出身事君,且忠孝不能两全,何况出家成佛作祖后,父母生死俱享人天之大乐,岂在晨昏定省之小孝。到于从师,能得如五祖六祖之传固好,倘六祖之后无传,不几慧灯灭绝乎!贫僧为衲已久,事佛多年,禅机颇谙一二,岂不能为汝之师,而虑无传耶?”
修元微微笑道:“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老师既谙禅机,学生倒有一言动问老师,此身住世几何年矣?”
此时长老见修元出言轻薄,微有怒色,答道:“老僧住在世上,已六十二年矣。”
修元道:“身既住在此世六十二年,而身内这一点灵光却在何处?”
长老突然被问,不曾打点,一时间答应不出来,默然半晌无语。
修元道:“只此一语,尚未酌情,焉能为我师乎!”将衣袖一拂,竟走了进去。长老不胜惭愧,急得置身无地。
赞善再三周旋,只得上前陪罪道:“小儿年幼狂妄唐突,望老师恕罪。”
长老因乏趣,无颜久坐,相辞还寺。回去之后,一病三日不能起床。
众弟子俱各惶惶无计,早有观音寺内的道净长老,闻知前来探问。道清着行童邀入相见。道净长老问道:“闻知师兄清体欠安,不知是寒是热,因何而起,故特来拜候!”
道清长老愁着眉头道:“不是受寒,也非伤热......并不是无因而起。”
道净道:“究竟为着何事而起,何不与我说个明白,好请医生来下药。”
只见道清长老对道净长老说出几句话来,有分教:
毕竟道清长老害的,端的是何症候?且听下回分解。【待续)
往期回顾
☀藏识
编辑|慧容
责编|海涛
审核|相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