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故事——驼瓮俱失(75)

驼瓮俱失

——《百喻经》



经文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复不得出。既不得出,以为忧恼。有一老人来语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自当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复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间所笑。



释义

有一个人,养了一头骆驼。有一天,他把谷子盛在瓮子里,不料骆驼把头伸入瓮子吃谷子,头被紧紧地套在瓮子中,这个人就很烦恼。


有一个老人对他说:“你照我的办法去做,一定会得到解决的。”他问老人什么办法。老人说:“你只要把骆驼的头斩了,不就行了吗?”这个人用老人说的办法把骆驼的头斩了,最好把瓮子也打碎了。这样愚痴之人,为世人所嗤笑。



寓意

修法的人,志求三乘菩提之道,那就得严持净戒,可是为了五欲之乐,毁破了净戒,以致净戒之体和三乘道果两者都失。正如故事中的愚人,既失去骆驼又打破了瓮,真可惜啊。



往期回顾:百喻经故事 

愚人食盐(1)

愚人集牛乳(2)

以梨打头破(3)

妇诈称死(4)

渴见水(5)

子死欲停置家中(6)

认人为兄(7)

山羌偷官库(8)

叹父德行(9)

三重楼(10)

婆罗门杀子(11)

煮黑石蜜浆(12)

说人喜嗔(13)

杀商主祀天(14)

医与王女药(15)

灌甘蔗(16)

债半钱(17)

就楼磨刀(18)

乘船失盂(19)

人说王纵暴(20)

妇女欲更求子(21)

入海取沉水(22)

贼偷锦绣(23)

种熬胡麻子(24)

水火(25)

人效王眼瞤(26)

治鞭疮(27)

为妇贸鼻(28)

贫人烧粗褐衣(29)

牧羊人(30)

雇借瓦师(31)

估客偷金(32)

斫树取果(33)

送美水(34)

宝箧镜(35)

破五通仙眼(36)

杀群牛(37)

饮木筒水(38)

见他人涂舍(39)

治秃(40)

毗舍阇鬼(41)

估客驼死(42)

磨大石(43)

欲食半饼(44)

奴守门(45)

偷犛牛(46)

贫人作鸳鸯鸣(47)

野干为折树枝所打(48)

小儿争分别毛(49)

医治背偻(50)

五人买婢共使作(51)

伎儿作乐(52)

师患脚付二弟子(53)

蛇头尾共争在前(54)

愿为王剃须(55)

索无物(56)

踏长者口(57)

二子分财(58)

观作瓶(59)

见水底金影(60)

梵天弟子造物因(61)

病人食雉肉(62)

伎儿着戏罗刹服共相惊怖(63)

人谓故屋中有恶鬼(64)

五百欢喜丸(65)

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66)

夫妇食饼共为要(67)

共相怨害(68)

效其祖先急速食(69)

尝菴婆罗果(70)

为二妇故丧其两目(71)

唵米决口(72)

诈言马死(73)

出家凡夫贪利养(74)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开示|蕅益大师: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开示|蕅益大师: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寿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萌,而福与寿之源也。故曰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夫病死正现前时,有何我相可恃、五欲可贪,有何名可恋、古董之可携去?不恃我相,我见伏...

二十四节气|清明——此心如梦复如痴 荏苒春光欲暮时

二十四节气|清明——此心如梦复如痴 荏苒春光欲暮时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春分后十五日的清明节气因“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这是一个出门去探访春天的节日也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祭祀节...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21)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21)

廿一 解僧馋贵人施笋 话说济癫在棘宁寺,不知不觉过了两月,看看腊尽,讲主舍不得他回去,对济癫道:“你益发过了年去吧!”济癫道:“这却使不得!长老岂不嗔怪?”逐别了讲主,竟回净慈寺来。济癫走进...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执宝炬尊者(336)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执宝炬尊者(336)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还剩一周!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即将截稿

还剩一周!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即将截稿

“钱塘佛者之盛,盖甲天下。”苏轼笔下,记录了当年杭州寺院林立的画面。今天,杭州作为全国知名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拥有浓郁的人文气息与优美的自然环境,不仅为摄影家们的创作打开了视野,也吸引着更多游客慕名来...

历史|元代的佛像塑造及雕刻艺术——中国佛教史略之元代佛教(十)

历史|元代的佛像塑造及雕刻艺术——中国佛教史略之元代佛教(十)

元代的佛教艺术有好些特色,特别是由于帕思巴等弘传西藏地区流行的密教,使元代的佛像塑造及雕刻艺术起了一大变化。尼泊尔著名的佛像工艺家阿尼哥擅长画塑及范金为像。中统元年(1260)帝师帕思巴在西藏地区建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