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福慧|上供三宝 下济众生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都会互相来往拜年,拜年是世俗的礼节,见了面就要恭喜发财,取个吉祥。作为佛弟子,尤其是在家居士,在拜年的时候,也要说恭喜发财、万事如意的吉祥话,这是随顺世俗的礼节。


既然拜年是世俗社会的礼节,恭喜发财也是世俗的吉祥话,为什么佛弟子也要随顺呢。《金刚经》中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拜年是佛法,恭喜发财也是佛法,能够融会贯通,一切法皆是佛法。


我们修学佛法,要福慧双修,一方面修智慧,一方面修福报,等到智慧修圆满,福报修圆满,就成了佛。成了佛就叫两足尊,就是福足、慧足,福报具足,智慧具足。


那么,修智慧要怎么修呢?多听开示,多听讲经,多诵读经典,多研究经典,这样就是修智慧。修福报如何修呢?上供三宝,下济众生,供养三宝就是修福,救济众生的苦难也是修福。


佛陀教导我们说,我们的享受(衣、食、住、行)都是属于福报。福报是从哪里来的呢,是过去世修来的,就好像银行的存款,是过去储蓄才会有的。同样是生而为人,个人的福报却是千差万别的,这也是因为过去世修的福不一样:过去世修的福报很大,今生享受得宽裕,衣、食、住都有多余;过去世修的福报中等,刚刚够用;过去根本没有修福,今生虽然转得人身,但是往往衣、食、住都不具足。


社会上的人不学佛法的很多,但是不求财的人很少,大家都在求财,都想发财,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不发财的人呢?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物质普遍变得更加福足,但是贫富的区别却还是存在,怨天尤人并不能解决问题,实在是过去修福的不同。


佛弟子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当尽自己所能地去培植福报,上供三宝,下济众生,都能够尽力地去做。


上供三宝,比如有地方要修大殿、要立佛像,就去做功德。有了大殿、佛像,还需烧香、供灯、供花、供果,这都属于供佛;有人发起印经,可以参加,哪个地方要请法师讲经,也可以帮忙去请法师,这属于供养法宝;打斋供众,供养出家人,这是供养僧宝。


下济众生,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贫困需要救助的人,能够积极的伸出援助之手:遇到众生没有饭吃了,可以布施米面;遇到没有衣服穿的,送几件衣服给他;遇到生病没有医药费的,也可以尽自己力量去帮助。这些都是培植福报。


上供三宝是上供,下济众生是下施,都是属于布施,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着相。《金刚经》教我们要无住行施,倘若住着于相去行布施,那只能获得人天的福报;不住相而尽量的布施,这样就变成了无漏的福报。因此,经中世尊说到,无住行布施所得的福德,像十方虚空不可思议。


回到我们的主题,恭喜发财,怎么样才能发财呢?那就是行布施,上供三宝,下济众生,不住相地去行布施,所得福德像十方虚空那样,这还不是发大财吗?







往期回顾




法讯|杭州灵隐寺众姓迎春吉祥普佛通启

法讯|杭州灵隐寺癸卯新春供佛斋天法会通启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观照

观照|人生靠什么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开示
开示|印光大师:家庭教育乃治国平天下之根本
开示|太虚大师:欲令吾人安信志之心,定慧性之命,必求佛教之无上真正之道
开示|圆瑛法师:提倡素食聚餐会
开示|弘一法师:改习惯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色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①

☀素食
素食|无事
素食|过年怎么招待亲朋好友,这几道灵隐美食安排上
素食|动静寒温 自愧自悔
素食|放下

☀分享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赏析
赏析|唐代石雕供养菩萨像
赏析|明代禅画:戴进《伏虎罗汉图》
赏析|青州佛教造像精品:东魏石雕释迦三尊像
赏析|敦煌写经精品:释慧湛《佛说生经》手稿

☀阅读
阅读|净土不成,良以其精诚之未至耳
阅读|杀生人世大恶
阅读|紫柏禅师:于境缘不可意处,最为大幸
阅读|富贵留恋人

☀故事
故事|大龟的因缘
故事|化悲伤为精勤
故事|厨房得遇文殊菩萨现身的灵隐祖师
故事|凡眼不识菩萨

☀视频
视频|初看历日新年近 喜见山林骤雪飞
视频|杭州灵隐寺天王殿弥勒菩萨像
视频|月德呈瑞 玉兔迎春
视频|生日祝福 福寿延绵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百喻经故事——偷犛牛(46)

百喻经故事——偷犛牛(46)

偷犛牛——《百喻经》经文譬如一村,共偷犛牛而共食之。其失牛者,逐踪至村。唤此村人,问其由状,而语之言:“在尔此村不?”偷者对曰:“我实无村。”又问:“尔村中有池,在此池边共食牛不?”答言:“无池。”又...

禅诗欣赏——日暮下山来 月明上山去

禅诗欣赏——日暮下山来 月明上山去

感兴【唐】李端香炉最高顶,中有高人住。日暮下山来,月明上山去。此诗就是四句大白话,在香炉峰顶的最高处住着位有道高人,太阳到了黄昏就在西边落下,月亮接替太阳,从东边升上了山。初读之下,如淡水无味。但仔细...

素食|咬秋

素食|咬秋

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

​纪念|十月廿三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圆寂日——是何姓?是佛性

​纪念|十月廿三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圆寂日——是何姓?是佛性

岩松未老 娘胎已托笑倒松巢 千岁玄鹤处生往还 如云赴壑伟哉仪风 寄与玄学五祖弘忍大师,俗姓周,蕲州黄梅人。据《五灯会元》卷一记载,他的前世是破头山中的栽松道人。栽松道人曾经问道于四祖道信(四祖当时正驻...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意马莫纵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意马莫纵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这一章是佛警策我们:作为初学佛道的凡夫,切不可粗心大意,要谨慎小心,慎勿放逸。“慎勿信汝意”,是佛先警告我们,不能轻易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