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2022佛教论辩会”在浙江杭州佛学院开幕


2022年11月5日上午,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浙江省佛教协会协办,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杭州市佛教协会、杭州佛学院承办的“2022佛教论辩会”在杭州佛学院开幕。浙江省、杭州市等有关部门领导,中国佛教协会、浙江省佛教协会、杭州市佛教协会相关负责人,以及全国汉传佛教院校17支论辩队的全体成员,杭州佛学院师生和信众代表共同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光泉法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杭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月真法师致欢迎辞


杭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月真法师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他表示,本次论辩会的举办,是全国佛教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一次主动作为和生动实践,必将有力推动佛教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深度和广度上的高度融合,进一步提高中国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能力和水平,有助于全面展示新时代中国僧人解析法义的面貌,让佛教更好发挥净化人心、启迪智慧、庄严国土、造福社会的积极作用。月真法师还表示,此次论辩会恰逢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诞辰115周年,他一生心怀民族大义、深植家国情怀,恪尽职守、殚精竭虑,力行匡扶正法、护国利民之事业,为促进我国佛教的革新发展、与时俱进作出了卓越贡献,引领了中国佛教的健康发展方向,让我们深切缅怀赵朴老的高尚品格和不朽功绩。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浙江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道慈法师致辞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浙江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道慈法师代表浙江省佛教协会致辞时表示,论辩是佛弟子在学习经典,研究经典的过程中,进一步剖析法义,深入佛智的独特方式。继2016、2018年成功举办两次论辩活动之后,“2022佛教论辩会”再度在浙江举办,既是浙江佛教界的殊荣,更是对浙江佛教界的鞭策和鼓励。近年来,佛教论辩会已逐步成为新时代中国佛教界阐释经义、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正引领着全国佛教界形成读诵、研习、讲授、实践经典的风尚,效果良好,影响深远,受到全国佛教界的一致好评与认可。


▲浙江省民宗委副主任钟新章致辞


浙江省民宗委副主任钟新章代表浙江省民宗委向“2022佛教论辩会”的开幕致以热烈祝贺。他表示,此次佛教论辩会以“佛教中国化”为主题,必将更一步提振各个佛学院学经、讲经的积极性,有利于鼓励青年学僧钻研经典、观照现实,促进中华传统文化浸润佛教,让佛教中国化更加深入人心,引导僧众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法师讲话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法师在讲话中指出,本次论辩会是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时代热潮中举办的。论辩会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和各地汉传佛教院校的积极响应。本次是佛教论辩会第三次举办。历经几年的探索和努力,论辩会组织方式、论辩规则日益成熟和定型,逐渐成为开展佛教院校和佛教青年交流、促进佛教经典研习和教理阐释、推动青年学僧成长成才的有效方式和重要平台,得到越来越多的佛教院校和青年学僧的认可、支持和参与,为加强新时代佛教人才培养、强化佛教中国化人才支撑发挥了积极作用。


演觉法师强调,以论辩的方式树立正见、辨析法义、切磋思想、弘扬佛法,是佛教修行弘法的重要途径,也是佛教的优良传统。论辩有力推动了佛教教理的阐释和辨析,促进了佛教教义的传播与弘扬。论辩也成为中国佛教徒研习经典、领悟佛理、树立正见、护持正法的方便法门,有力推动了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他对办好佛教论辩会提出四点意见:一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二要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三要坚持佛教正知正见;四要坚持为佛教人才培养服务。


本次辩论会以“践行佛教中国化”为主题,来自全国汉传佛教院校的17支论辩队伍,将“佛教对外传播时应该注重大众化还是个性化”“佛学院教育学术重于信仰还是信仰重于学术”“佛学院更应该鼓励学僧广学还是精读”“修行的路上是顺境重要还是逆境更重要”等辩题开展论辩。论辩会分为初赛、复赛、半决赛、决赛四个环节,设置金莲花一、二、三等奖和最佳辩手等团体和个人奖项。本次论辩会颁奖典礼将于11月8日下午在杭州佛学院举行。


来源:中国佛教协会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学处
学处|佛有三身,说法的是哪一身
学处|有关念佛的三个困惑,你是否也有呢
学处|佛法中的“药”
学处|学佛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吗

☀观照
观照|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
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开示
开示|印光大师:菩萨之心犹如虚空,无所不遍,众生小感则小应,大感则大应
开示|太虚大师:从信心上修成定慧学
开示|倓虚法师:破无明见法性
开示|虚云老和尚: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迹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素食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素食|离贪嫉
素食|日久心弥安
素食|离嗔

☀分享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赏析
赏析|唐代线刻石雕:药师琉璃光佛坐像
赏析|敦煌五代绢画:药师琉璃光如来
赏析|(传)慈胜寺壁画二菩萨图
赏析|初唐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

☀阅读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故事
故事|修行的事以后再说吧
故事|佛陀为何吃了三个月马麦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故事|慈心因缘

☀视频
视频|慧灯耀不二 禅窟得妙传
视频|我在灵隐做志工
视频|静观众妙
视频|祈福:万类生灵 同游妙庄严域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纪念|八月初三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圆寂日

纪念|八月初三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圆寂日

01降生名“惠能”唐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初八子时,一个体重稍轻但还健康的男孩在夏卢村降生了。第二天早晨,有两位僧人登门说,你家昨生贵子,贫僧专门为他取名“惠能”而来,其父问:“为何叫惠能?”僧人回...

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

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

在《大佛顶首楞严经》的第二卷中,有一段佛陀与波斯匿王的问答,用以显示见性不迁不灭,是“十番显见”一段经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义理颇深。但其中波斯匿王描述自己四大五蕴假合之身有生灭、迁移的文字,却并不难懂,...

随笔|“护生悟生 生生不息”——记云林书院“惊蛰”传统节气活动

随笔|“护生悟生 生生不息”——记云林书院“惊蛰”传统节气活动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首七言诗《鸟》是1200年前杭州市老市长白居易留给我们的护生诗。时空穿越回到2023年3月5日,同样是莺飞草长的日子,浙江云林书院...

历史|慈恩、戒律诸宗在元代的余绪——中国佛教史略之元代佛教(九)

历史|慈恩、戒律诸宗在元代的余绪——中国佛教史略之元代佛教(九)

普觉英辩(1247—1314),受慈恩学于柏林潭,弘法于秦州景福寺,道俗称为无佛世之佛。云岩志德(1235—1322)从真定龙兴寺法照学慈恩教义。至元二十五年(1288)朝命江淮诸路立御讲所三十六所,...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念戒近道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念戒近道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佛陀告诫弟子:作为佛弟子,即便是离开我千里之远,而能够忆念我的戒法,并加以行持,一定能够得道。否则,即便是随侍在我左右...

历史|清廷对佛教的管理——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一)

历史|清廷对佛教的管理——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一)

清代佛教是从清顺治元年(1644)至宣统三年(1911)共二百六十八年间清朝一代的佛教。清朝对于佛教的政策几乎完全是继承明代的。首先在管理方面仿照明代僧官制度,在京设立僧录司,所有僧官都经礼部考选,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