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腊月廿六 永明延寿禅师往生日——若非大权示世间 法幢谁能如是建

腊月廿六 永明延寿禅师往生纪念日

视诸众生皆是佛,只顾救生忘国宪。

赴市心乐颜不变,蒙赦得遂出家愿。

日课佛事百八件,法华一部佛十万。

若非大权示世间,法幢谁能如是建?


延寿禅师俗姓王,字冲玄,号抱一子,原籍在丹阳,后迁余杭,遂家焉。据说,延寿禅师在孩提时,便喜欢坐高榻,乃至引起其父母的不满,他于是跃而下地,跪泣父母面前,请求谅解,从而使家庭关系愈加和睦。


延寿禅师在总角时便归心佛教,不吃荤腥。到了成年之后,他每天只吃一顿饭,时常念诵《法华经》,达到了“七行俱下”的熟练程度。到了十六岁时,延寿禅师已经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儒生了,据传他当年曾给吴越国的文穆王钱元瓘献上过《齐天赋》,于是“众推间世之才,咸欲官之”。大概就是由于这次的崭露头角,延寿禅师出仕为余杭库吏,到他二十八岁那年,又升为华亭镇将,主管军需物资。


延寿禅师在做华亭镇将期间,经常买鱼虾等动物放生,乃至动用了府库中的资金,事发后,被判死刑。当延寿禅师被押赴市曹时,他面无戚容,典刑官觉得奇怪而问其缘故,延寿禅师回答说:我动用库中的钱是为了放生,自己没有私用一文,于心无愧。因此,延寿禅师被无罪释放,并听其从龙册寺翠岩禅师(雪峰义存禅师的弟子)出家,随即受戒,时年三十(929)。



此后,延寿禅师曾到天台山天柱峰习定九旬,乃至“有鸟类尺鷃,巢于衣褶中”,他才出定。在具有如此的禅定修习功力之后,他才去参礼德韶禅师,求他“决择所见”,此时德韶禅师“一见而深器之,密授玄旨”,并对延寿禅师作了悬记:“汝与元帅有缘,他日大兴佛事”。


延寿禅师在德韶禅师门下得法之后,曾到国清寺结坛修“法华忏”,此后又到金华天柱峰诵《法华经》三年。直到后周广顺二年(952),延寿禅师才出住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雪窦寺(在今天浙江省奉化县),一时“学侣臻凑”。


杭州灵隐寺在会昌年间遭到破坏,以后虽几经修复,但难复原貌。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吴越国忠懿王钱俶决定重修灵隐寺,于是礼请延寿禅师到灵隐寺主持复兴工作,遂大兴土木,重修殿字,增建僧房五百余间,继而又建殿宇房舍千三百余间。全寺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四面加筑围廓,自山门绕至方丈室,左右相通。此后由延寿禅师担任灵隐寺主持,灵隐寺因而得以中兴,寺僧达三千之众,盛况空前。


后周显德元年(954),钱俶建慧日永明院(即杭州净慈寺),礼请衢州道潜禅师居之,为开山祖师。并同意道潜之请,将塔下罗汉铜像移入新寺供养,使净慈寺成为当时最隆盛的道场。宋建隆二年(961)钱俶迎请延寿禅师入净慈寺继道潜法席,为第二任住持。延寿禅师在杭州永明寺前后住持共十五年,度弟子一千七百余人,而寺中学侣常盈二千。禅师洋洋八十万字的佛学巨著《宗镜录》,也是最终在杭州净慈寺定稿的。



宋太祖开宝七年(970),延寿禅师入天台山,度僧约万人。同年奉敕在钱塘江建造六和塔,用以镇潮,钱王亦署延寿禅师为“智觉禅师”。


延寿禅师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大师,他出家之后,精进务道,许多文献对此有翔实的记载。《永明道迹》载他在翠岩出家受戒之后,“执劳供众,都忘身宰;衣不缯纩,食无重味,野蔬布襦,以遣朝夕。”《景德录》载他“常与七众受菩萨戒,夜施鬼神食,朝放诸生类不可称算。六时散华,行道余力,念《法华经》一万三千部。”


尽管延寿禅师昼夜六时修道,不曾有“一时一刻、一念一顷”的松懈,他仍时刻省察自己曾有“几心欲摧伏烦恼,几心欲降伏魔怨,几心念三宝、四谛,几心悟苦、空、无常,几心念报父母恩慈,几心愿代众生受苦,几心发念菩萨道业,几心欲布施、持戒,几心欲忍辱精进,几心欲禅寂显慧,几心欲慈济五道,几心欲劝励行所难行,几心欲超求办所难办,几心欲忍苦建立佛法,几心欲作佛化度群生……”



为此,延寿禅师为自己一生的修行确定了百零八件佛事,其中包含了持咒、念佛、礼佛、忏悔、诵经、坐禅、说法等,尤以持咒与念佛为最。对于延寿禅师的这种精进的行持,后人无不叹服,惠洪在《延寿禅师传》末的赞语中说:“予初读《自行录》,录其行事,日百八件;计其貌状,必枯悴尪劣。及见其画像,凛然丰硕,眉目秀拔,气和如春。味其平生,如千江之月;研其说法,如禹之治水,孔子之闻韶,羿之射,王良之御,孙子之用兵,左丘明、太史公之文章。呜呼,真乘悲愿而至者也!”


延寿禅师的著述很丰富,其传世者有《宗镜录》一百卷、《万善同归集》六卷,另外还有《唯心诀》《定慧相资歌》《神栖安养赋》《警世》等作,《景德录》说他还有“诗、偈、赋咏凡千万言”。如果按照《自行录》卷末所开列的著述目录,延寿禅师的著作“共六十一本,总一百九十七卷”,显然不止以上所列数种,其中散轶者自然不少。延寿禅师的著述在他住世时就传播到了海外,当时“高丽国王览师言教,遣使赍书叙弟子之礼,奉金线织成袈裟、紫水精数珠、金澡罐等。彼国僧三十六人亲承印记,前后归本国,各化一方。”当年,德韶国师应羲寂之请,派人到高丽誊写智者的著作回国,而此时高丽国又派人到延寿禅师这里受学,可见当时中朝佛教文化的交流之频繁。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十二月二十六日,延寿禅师圆寂于永明寺,翌年正月六日塔于大慈山,并树亭纪念,宋太祖赐其塔额曰“寿宁塔院”。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观照

观照|人生靠什么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开示|印光大师:家庭教育乃治国平天下之根本
开示|太虚大师:欲令吾人安信志之心,定慧性之命,必求佛教之无上真正之道
开示|圆瑛法师:提倡素食聚餐会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色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①

☀素食
素食|灵隐寺腊八粥秘方 在家熬粥吃吧
素食|无事
素食|过年怎么招待亲朋好友,这几道灵隐美食安排上
素食|动静寒温 自愧自悔

☀分享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赏析
赏析|唐代石雕供养菩萨像
赏析|明代禅画:戴进《伏虎罗汉图》
赏析|青州佛教造像精品:东魏石雕释迦三尊像
赏析|敦煌写经精品:释慧湛《佛说生经》手稿

☀阅读
阅读|净土不成,良以其精诚之未至耳
阅读|杀生人世大恶
阅读|紫柏禅师:于境缘不可意处,最为大幸
阅读|富贵留恋人

☀故事
故事|生公说法 顽石点头
故事|大龟的因缘
故事|化悲伤为精勤
故事|厨房得遇文殊菩萨现身的灵隐祖师

☀视频
视频|元正启祚 万物咸新
视频|红叶舞风须早觉 莫将有限逐虚华
视频|朔风吹绽腊梅华
视频|初看历日新年近 喜见山林骤雪飞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10)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10)

十、无执着拂棋西归济癫经此一番,早有人将他的行事,传到十六厅朝官耳朵里去。那众太尉闻他的名儿,都与他往来,当不得他疯疯癫癫,终日在顽蠢队中游戏,这些俗眼又早被他瞒过。忽一日长老在方丈中闲坐,那济癫手里...

新闻|杭州灵隐寺入选2022年省级“宗教中国化场所”

新闻|杭州灵隐寺入选2022年省级“宗教中国化场所”

近期,浙江省民宗委下发了《关于确定2022年省级 “宗教中国化场所” 名单的通知》,公布杭州灵隐寺等2022年省级 “宗教中国化场所” 。这批宗教活动场所在平安建设、政治引领、教义阐释、文化润教、从严...

纪念|冬月廿七 玄沙师备禅师圆寂日

纪念|冬月廿七 玄沙师备禅师圆寂日

本是钓鱼船上客,偶除须发着袈裟。祖佛位中留不得,夜来依旧宿芦华。——雪窦重显禅师福州玄沙师备宗一禅师,雪峰义存禅师之法嗣,俗姓谢,福建人。少年时,喜好钓鱼,每天泛一小舟于南台江上,跟江上的渔者相游戏。...

纪念|腊月初四 首山省念禅师圆寂日

纪念|腊月初四 首山省念禅师圆寂日

腊月初四 首山省念禅师圆寂纪念日七轴莲经,持之已久。一言放下,即知本有。不说之说,举着就见。拂袖而行,何等快便。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首山省念禅师,风穴延沼禅师之法嗣,俗姓狄,山东莱州人。省念禅师自...

常识|四谛法之灭谛

常识|四谛法之灭谛

灭是灭尽义,即择灭无为,由圣无漏智慧的简择力,灭尽惑、业、苦三种杂染法,究竟证会静妙安稳的寂灭果,即灭谛体相。灭谛体性就是断尽烦恼,绝诸戏论,究竟寂灭的涅槃。如《瑜伽师地论》六十六卷说:“此烦恼粗重永...

禅诗欣赏——不知谁是负恩人

禅诗欣赏——不知谁是负恩人

国师三唤侍者【宋】长灵守卓禅师唤处分明应处亲,不知谁是负恩人。东家漏泄西家事,却使旁人笑转新。“唤处分明应处亲”,国师字字分明,声声唤醒主人公,而小侍者却不能直下承担,亲见本来。但于禅师看来,小侍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