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接触佛法之后,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个词就是“发心”,发心即是发愿心,这个愿心简单来说就是学佛的目标与理想,是行者修行方向的引导。


虽然每个人的根性不同,愿力也是有大有小,但是只要发起正愿,就能引发我们朝着目标前进的动力。诸佛菩萨之所以能够成就其无边的功德,正是由于其在因地修行时所发的广大无边的誓愿,因此学佛皈依之始,须学发与菩萨相应的四弘誓愿,即: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弘誓愿是佛弟子广度众生、开发佛慧的目标与方向,透过这样的愿力,能够引导佛弟子往佛道之路前进。每个人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比照佛菩萨愿力,发起一个正愿,引导自己在今生一世中,或一年、三年或十年、二十年,乃至一生或尽未来际,作为自己努力、皈依的方向,以此正愿为动力,慢慢向着成佛之道前行。


佛弟子应多发大愿、宏愿、正愿,愿越广大,心里则越坚强,也越能引导修行者在修行之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更加踏实。


发心,也可以特指发菩提心。菩提心即是发起行菩萨道之愿:愿以六度波罗蜜,度一切众生皆成佛道。一切的大乘佛法即是建立在菩提心之上,是成佛的决定要素。


《金刚经》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一段经文可以说是菩提心的最佳诠释,佛弟子可以诵持《金刚经》或此段经文,学发菩提心。


菩提心精神的具体实践则体现在“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之中,慈是予乐、悲是拔苦、喜是庆悦不嫉、舍是放舍忘怀,此四心是对无量无边的众生而发,愿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一切善事乐事皆能随喜愿做,对一切众生皆平等而不执着。


在日常生活中,《华严经·净行品》可令佛弟子于每个举动中,皆不忘发起清净善心,且不忘回向众生,与菩提心相应,故佛弟子也可以依净行品而修,练习发心。


学佛的全部内涵,不离心性,如果能时时起正念、检视心念,即是修行。因此,佛弟子应学发正愿、发菩提心,于心念上起观照、用功夫。


能发起一念菩提心,刹时即与法性相应,充满虚空,功德不可思议。然而菩提心深远,四无量心广大,以凡夫心量均难以发起,因此佛弟子当数数娴习、数数发心,才能久久功圆。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观照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人生靠什么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罪灭河沙

☀开示
开示|谛闲法师:对此净土法门,切勿轻易略过
开示|虚云老和尚: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开示|印光大师:家庭教育乃治国平天下之根本
开示|太虚大师:欲令吾人安信志之心,定慧性之命,必求佛教之无上真正之道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色法

☀素食
素食|养智慧
素食|冬补抗寒
素食|不须多味
素食|灵隐寺腊八粥秘方,在家熬粥吃吃吧

☀分享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赏析
赏析|敦煌莫高窟第98窟五代壁画于阗国王李圣天供养像
赏析|唐代石雕供养菩萨像
赏析|明代禅画:戴进《伏虎罗汉图》
赏析|青州佛教造像精品:东魏石雕释迦三尊像

☀阅读
阅读|念佛不碍参禅
阅读|净土不成,良以其精诚之未至耳
阅读|杀生人世大恶
阅读|紫柏禅师:于境缘不可意处,最为大幸

☀故事
故事|贫妇施豆
故事|生公说法 顽石点头
故事|大龟的因缘
故事|化悲伤为精勤

☀视频
视频|朔风凛凛扫寒林 叶落归根露赤心
视频|大家心心念念的“月德呈瑞”年历是怎样印出来的
视频|岂如凌霜叶 岁暮蔼颜色
视频|元正启祚 万物咸新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纪念|八月十五 风穴延沼禅师圆寂日

纪念|八月十五 风穴延沼禅师圆寂日

汝州(今河南临汝)风穴延沼禅师,南院慧颙禅师之法嗣,俗姓刘,余杭人。延沼禅师自幼即怀出世之志,厌荤腥。在父母的要求下,曾一度学习儒家经典,参加进士考试,但是一举不中。于是便依本州开元寺智恭禅师落发出家...

开示|虚云老和尚:如何能脚踏实地呢?只有口诵心惟,朝斯夕斯的干!

开示|虚云老和尚:如何能脚踏实地呢?只有口诵心惟,朝斯夕斯的干!

孔子《论语》二十篇,第一句说:“子曰学而时习之。”子者,孔夫子;曰者,说也。孔子教人将学过的东西,时常温习,语默动静,念念不忘。若所学仿佛大意,功夫就不相应,不究竟了。世法佛法都是一样,要学而时习之。...

走进灵隐|遥想吾师行道处 天香桂子落纷纷

秋季寻访古道,拾级而上,在古朴幽静的千年古刹中能听钟声杳杳,问禅悟道,还能饱览山中星星点点的桂花。灵隐桂花香,透过岁月时光的悠长,依然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时浓时淡,似有若无。桂花,其香气馥郁张扬,外形却...

禅诗欣赏——多少人来看明月 谁知倒被月明看

禅诗欣赏——多少人来看明月 谁知倒被月明看

自题月轩【宋】德聪禅师轩前辘轳转冰盘,轩里诗成彻骨寒。多少人来看明月,谁知倒被月明看。德聪(?—1017),姑苏(今江苏苏州)人。太平兴国三年,结庐松江佘山(今上海市松江县),嗣有二虎护卫,名大青、小...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郁多罗尊者(347)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郁多罗尊者(347)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新闻|杭州灵隐寺2023年“月德呈瑞”祈福年历今起印刷

新闻|杭州灵隐寺2023年“月德呈瑞”祈福年历今起印刷

2023年元旦即将来临,每到这个时候,许多杭州人和很多外地朋友们都会有一个期待——杭州灵隐寺的新年祈福年历。十多年来,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每年都会题写新年祈福年历。从2012年的“龙年祈福”,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