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藏经洞绢画:佛传故事之出游四门

名称:佛传故事之出游四门
编号:Steinpainting 88  Ch.lv.0016
尺寸:纵37.5cm 横17.7cm
材质:绢本着色


佛传画幡《佛传故事之出游四门》,藏经洞出土,编号1919.0101.0.88,绢本着色。现存大英博物馆。画幡两个画面,描绘太子出东门和出南门的两个场景。


出游四门:悉达多太子成人后,看到人世间的各种困苦,经常苦思如何才能解脱众生苦难。太子虽有众妃相拥,乐舞相伴,却依然闷闷不乐,时有出家之念。国王见状十分忧虑,为了打消太子出家的念头,令太子“出游观于治政,以散道意”。天神“难提和罗,欲令太子速疾出家,救济十方三毒火然,愿雨法水,以灭毒火。”在太子出游的四门,分别化为老人、病人、死人和僧人,演说人间诸多苦痛,指明唯有出家修道,方得解脱众苦的道理。



东门遇老人:当太子始出东门,天神“化作老人,踞於道傍,头白齿落,皮缓面皱,肉消脊軁,支节萎曲,眼泪鼻涕,涎出相属。”画面绘太子骑马出城门,旁边车匿牵马。路遇柱杖老者,一旁有童子相扶。榜题写:“尔时太子出城东门观见老人问因缘时”。


图中建筑仅出现城门及城墙一角。城为方形,城墙突出墩台开为城门,上有楼阁。楼阁单层,素平台,面阔三开间,以栏杆相隔,上为歇山屋顶。城墙上方等距离突出的一系列小墩台(马面),以红色砖纹线强调。城墙土红、土黄色砖与城门墩上的青黄砖区分,楼阁栏杆的红色,与青色歇山屋顶不同的建筑色彩,以及四方厚重的城墙,凹凸有致的马面、精巧的楼阁形成多变的建筑风格。


在人物和建筑的比例关系处理上,还保留了部分北朝绘画“人大于山”的遗风,城门狭窄,似仅容太子骑马出入。画面中太子头戴宝冠,身穿红色大袖长袍,粉面红唇,神态俊雅,尚有稚气。跨下红鬃白马犍陟,步履矫健,马夫车匿亦着大袖长袍,头戴缣巾。老人身着窄袖白袍,头戴披帽,足登乌靴,佝偻身躯手柱拐杖。身旁扶侍男子,亦着窄袖白袍,头戴软脚幞头,二者造形皆有猥琐之感。画面人物服饰全部中土化,俨然似唐代贵族少年与贫士相遇场面。莫高窟北凉275窟同题材画作,太子着菩萨装,白发拘偻老人赤裸上身,腰系短裙,赤足。侍者亦赤裸上身,腰系长裙。人物形象服饰西域化。



南门遇病人:绘于同幅画面的下方。太子骑马穿越南门,树下卧病重老者。榜题“尔时太子出城南门见一病人问因缘时”。城门方向与上方画面相对,以示不同方向城门。天神“化为病人,在于道侧,身瘦腹大,躯体黄热,咳嗽呕逆,百节痛毒……”,病人赤祼上身倒卧树下,左右分别为着红黄服饰、头戴软脚幞头的侍者。病者苦痛令白马犍陟亦低首举足不前。太子神情悲悯,叹息道,我虽贵为太子,拥有美食珍宝,也会有众生的老、病之苦,与此人有又何异呢?

幡画未画出的还有太子出西门、北门。太子出西门,天神化作死人,“扶舆出城,室家随车,啼哭呼天,奈何捨我,永为别离。”太子叹曰,看到生老病死的现状,当知人生无常,我亦不可幸免。太子复出北门,天神化为沙门,着法服持钵,步履安详。太子见此欢欣,决心出家,永离生老病死。


出游四门是佛传故事画中的重要情节,是佛陀出家的缘起,在壁画中多有表现。莫高窟存北凉275窟,北周290窟、294窟,五代61窟,宋代454窟等五例。绘出四门及太子骑马出城门时遇到的老人、病人、死人、僧人。壁画场景更接近于佛经演说地——印度,服饰人物造型更加西域化。绢画则是中土艺术家的再创作,场景人物与服饰、建筑风格,已是中原人物和风貌,绘画技法接近唐代周昉的雍容画风。







往期回顾




法讯|杭州灵隐寺癸卯年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普佛法会
法讯|杭州灵隐寺启建癸卯清明梁皇法会通启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学处|佛教四纲目——信、解、行、证

☀观照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一切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其要在于明因识果
开示|百丈怀海禅师教授的“大乘入道顿悟法”
开示|蕅益大师: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开示|马祖道一禅师:道不属修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常识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③
常识|五位百法:无为法
常识|五位百法:百法无我

☀素食
素食|闻教便行
素食|珍重
素食|诚且恭敬
素食|是春天的味道

☀分享
分享|志工服务“不打烊”,无私奉献迎新春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赏析
赏析|南梁石雕阿育王像
赏析|宋代《五百罗汉·应身观音图》
赏析|一幅与众不同的南宋佛画:西方三圣接引图
赏析|正定隆兴寺北宋天冠弥勒像

☀阅读
阅读|牛头法融禅师《心铭》
阅读|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
阅读|不可妄自尊大轻视古德 不可甘心暴弃不为豪杰
阅读|弘一法师记忆中的慧明法师——2月23日慧明法师圆寂纪念日

☀故事
故事|求福的人
故事|老虎转罗汉
故事|金色公主(上)
故事|玄奘法师:修福须敬凡僧

☀视频
视频|元宵佳节同欢乐 处处咸燃无尽灯
视频|霏霏冻雨细无声 解洗梅花花上尘
视频|瑞草生嘉运 林花结早春
视频|二月二 龙抬头 雨顺风调 时清道泰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释教三字经|青原下 一石头 石头路 滑似油

释教三字经|青原下 一石头 石头路 滑似油

“青原下”是指青原山行思禅师,“一石头”是指石头希迁禅师,希迁禅师是行思禅师的门下。石头希迁禅师,广东省端州人,俗姓陈。十几岁时,就直入曹溪,参礼六祖,六祖度为弟子,还没有受具足戒,六祖就圆寂了。在六...

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今日截稿

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今日截稿

春夏秋冬,四季轮换。透过镜头,我们看到更多用心记录下的杭州之美,也看到了这座古城无处不在的禅意。这些照片让我们与素不相识的人一起体会着在同一座城里不同的观察、心迹与审美。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浙...

阅读|净土不成,良以其精诚之未至耳——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三十九)

阅读|净土不成,良以其精诚之未至耳——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三十九)

愿力吕文正公①每晨兴②礼佛,祝云:“不信三宝者愿弗生我家。愿子孙世世食禄③,护持佛法。”后吕氏所出,若公著④,若好问⑤,若用中⑥,皆贵显而奉佛。夫文正亦只是人世之善愿,而竟酬所期,至累世不绝。况求生净...

恭迎|八月十五 月光遍照菩萨圣诞

恭迎|八月十五 月光遍照菩萨圣诞

云开空净 独露婵娟皎洁无瑕体自圆 不动历周天照彻无边 恩泽布大千月光遍照菩萨,也被称为月光菩萨,为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之右胁侍。“月光遍照”在佛法上表静定,映现明澈清辉,容摄大千芸芸众生,使之免于受贪...

素食|秋三月 静心

素食|秋三月 静心

古人认为,秋分之时,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转变,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皆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秋分之后,气候越来越干燥,很多人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咽干唇燥、鼻子出血、干咳少...

释教三字经|第十二 号马鸣 造起信 大乘兴

释教三字经|第十二 号马鸣 造起信 大乘兴

禅宗代代相承,传至第十二代祖师,即马鸣菩萨,中印度舍卫国娑枳多城人,与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关系深厚。出身婆罗门家族,家学渊源,为卓越之论客。初习外道之法,后与胁尊者对论,深有所感而皈依佛门,受菩萨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