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上)

恭迎|冬月十七 阿弥陀佛圣诞


《阿弥陀经》里讲到极乐世界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娑婆众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则没有这些众苦,只有种种快乐。


宋代慈云尊者依据《阿弥陀经》,举出十条极乐世界的乐与娑婆世界的苦,对照宣说,令初学净土法门的人,知苦识乐,生起信心,而能离苦得乐。现在,就让我们分别来看看娑婆与极乐世界的苦乐对比吧。


第一、此土有不常值佛之苦,彼土有华开见佛,常得亲近之乐。


我们娑婆世界第一种苦,就是不容易见到佛,释迦佛八十岁就入涅槃了,要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弥勒佛才会下生。要等那么久,娑婆世界才有佛出世,可是弥勒佛只开三个法会,即龙华三会后,又入涅槃了。所以娑婆世界要想见到佛,实在很困难的,这就是不常值佛之苦。


极乐世界就没有不见佛之苦了,而且有常见佛之乐。我们众生念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华开见佛,莲花一开就见到阿弥陀佛,所以有常常亲近佛的快乐。

第二、此土有不闻说法之苦,彼土但有水鸟树林皆宣妙法之乐。


娑婆世界不见佛,不闻法,是个最大的苦恼。我们见不到佛,若能遇见善知识,讲经说法给我们听那也很好。可是到了末法时代,想要亲近一位善知识听经闻法,是不容易的。不闻佛法,就不明佛理,又怎么能修行用功呢?所以娑婆世界有不闻佛法的苦恼。


极乐世界不但有佛菩萨说法,连水流的声音,鸟叫的声音,也都在畅宣妙法。树林里的七宝树被风吹动响起的,还是说法的声音。水、鸟、树林皆宣妙法,所以极乐世界没有不闻法之苦,只有常闻法之乐。


第三、此土有恶友牵缠之苦,彼土有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之乐。


恶友就是使你不能听经,不能闻法,也使你不能修行用功的朋友,处处阻扰你精进的人。反过来说善友就是善知识,也包括同参道友。若能亲近到一个善友,他也就是你的善知识了,比如交到一个喜欢研究佛理的善友,就会受到他的熏习,也去研究佛理,这样就帮助你用功修行。


但在娑婆世界却恶友多、善友少。若生到极乐世界去,则是只有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之乐,周围全是善友,全是善知识,自然会受到熏习,获得进步。

第四、此土有群魔恼乱之苦,彼土有诸佛护念远离魔事之乐。


娑婆世界魔事重重,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等。刚发了道心用功,魔事就来了,结果把仅有的一点道心给魔退了。娑婆世界有群魔恼乱之苦。


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诸佛常常护念着你,使你远离一切魔事,所以生到极乐世界去,便有永无魔事的快乐。


第五、此土有轮回不息之苦,彼土有横截生死永脱轮回之乐。


在娑婆世界最大的苦恼是六道轮回。若堕到三恶道,自是苦不堪言。就算不会堕入三恶道,能够升到人、天道中,也是不好修行的。比如今生修行了几十年,在三宝门中培了福,升到天上,但又被天福迷倒了,再也不修行,这样还是会堕入三恶道。假如没有升天,转为大富大贵的人,此亦为一种障碍,因为富贵修道难。如此一下升天,一下转人,一下堕入三恶道,实为娑婆世界六道轮回不息的苦恼。


如果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则横截生死,把无量劫的生死给截断了。比如在竹竿里面的虫,要是这只虫想超出竹竿之外,若往上爬,就须把竹竿里的节,一节一节完全咬穿了,才能爬出竹竿外,这实在是很困难的。但是,只要横着把竹竿咬破一个洞,马上就能够出来了。若是生到极乐世界去,即能横超三界,截断生死,有永脱轮回之乐。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学佛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吗
学处|水陆法会都有哪些内容
学处|观众生苦 发菩提心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观照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人生靠什么
观照|借彼威德 生我福德——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中)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
开示|来果禅师:未悟以前犹自可,已悟以后事更多
开示|印光大师: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
开示|太虚大师:离开一切众生,不能有菩萨,也别无佛觉可成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常识|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①

☀素食
素食|离嗔
素食|补嘴空
素食|吃热汤
素食|养智慧

☀分享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赏析
赏析|南宋禅画《药山李翱问答图》欣赏
赏析|义县奉国寺壁画
赏析|北齐铜鎏金弥勒倚坐佛像
赏析|弘一法师手书《佛说阿弥陀经》

☀阅读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阅读|念佛不碍参禅

☀故事
故事|无言的感化
故事|慧眼观六道
故事|割舍情爱
故事|贫妇施豆

☀视频
视频|秋夜步月
视频|遥想吾师行道处 天香桂子落纷纷
视频|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视频|斜阳竹树影萧萧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禅诗欣赏——水与心俱闲

禅诗欣赏——水与心俱闲

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唐】李白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一会度小劫,观空天地间。性好山水的李白与名山大川中的不少僧衲亦有往来。在清丽平和的山水之中,他...

百喻经故事——月蚀打狗(84)

百喻经故事——月蚀打狗(84)

月蚀打狗——《百喻经》经文昔阿修罗王,见日月明净,以手障之。无智常人,狗无罪咎,横加于恶。释义从前,有一个阿修罗王,他看见太阳、月亮很明亮,就用手遮住它。没有智慧的普通人,看到月蚀就打狗,以为是天狗吃...

恭迎|腊月初八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恭迎|腊月初八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腊八2022.12.30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觉道雪山峰。眉际玉毫光灿烂,照开六道昏蒙。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本师释迦牟尼佛,尘点劫前,早已成就正觉,为了化度众生,才数数示生...

论坛|第六届东方唯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学术综述

论坛|第六届东方唯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学术综述

2022年11月19日—20日,第六届东方唯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于线上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杭州市佛教协会、杭州市宗教研究会主办,杭州灵隐寺寺协办,杭州佛学院、东方唯识学专业委员会承办。会议汇集了浙江大学...

二十四节气|雨水——法雨频施 枯枝再润

二十四节气|雨水——法雨频施 枯枝再润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当年少的我们摇头晃脑地背诵着杜甫这首《春夜喜雨》的时候对于雨水、春天、润物无声这些概念或许还并没有太清晰地认知和这些早已铭刻在心中地诗句一样春雨也是这样,趁着我们还沉浸在梦乡便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忧眼尊者(380)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忧眼尊者(380)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