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忧眼尊者(380)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


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


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


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


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

第三百七十一尊至第三百八十四尊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第叁佰捌拾尊

无忧眼尊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忧眼尊者铜像


诗 偈


斑鸠代孵喜鹊蛋,瘦猫吓破肥鼠胆。

万物相生又相克,各入轮回复循环。


偈 解


斑鸠给喜鹊孵卵,孵化出来的依然是喜鹊;即使是瘦小的猫,肥大的老鼠见了也会吓破胆。事物之间相生相克,循环往复,乃自然之理,不可违背。


此偈教导我们,在生活中,不仅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如果遇事不思不虑,匆促处理,则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现为正面而坐,双耳垂肩,神态严肃,双手持法器。


灵隐寺五百罗汉画像碑刻


五百罗汉第叁佰捌拾尊无忧眼尊者,即阿育王,意译无忧王,又有天爱喜见王之称。



尊者为中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第三世王,约生于公元前三世纪,统一印度,为保护佛教最有力之统治者。王幼时生性狂暴,不得其父宠爱,于父王崩后,杀诸兄弟登王位,后仍狂暴杀戮百姓,广造牢狱,残害无辜百姓,因而有旃陀(暴恶)之称。


后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见杀戮之悲惨,乃大为激动,对于佛教之信念遂更坚固,放弃用兵统一全国之途径。后在国内建八万四千僧伽蓝,造八万四千佛塔,即位十七年于首都华氏城举行第三次佛典结集,经目犍连子帝须为上座,参与者有长老一千人,经九个月遂竞其功。继之派遣末阐提往诸国,从事传道工作。功德无量,故其后半生有“达磨(正法)阿育王”之称。



往期回顾: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至1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01至2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201至300尊罗汉合集

无垢行尊者(301)

阿婆罗尊者(302)

声皈依尊者(303)

禅定果尊者(304)

不退法尊者(305)

僧伽耶尊者(306)

达摩真尊者(307)

持善法尊者(308)

受胜果尊者(309)

心胜修尊者(310)

会法藏尊者(311)

常欢喜尊者(312)

威仪多尊者(313)

头陀僧尊者(314)

议洗肠尊者(315)

德净悟尊者(316)

无垢藏尊者(317)

降伏魔尊者(318)

阿僧伽尊者(319)

金富乐尊者(320)

顿悟尊者(321)

周陀婆尊者(322)

住世间尊者(323)

灯导首尊者(324)

甘露法尊者(325)

自在王尊者(326)

须达那尊者(327)

超法雨尊者(328)

德妙法尊者(329)

士应真尊者(330)

坚固心尊者(331)

声响应尊者(332)

应赴供尊者(333)

尘劫空尊者(334)

光明灯尊者(335)

执宝炬尊者(336)

功德相尊者(337)

忍心生尊者(338)

阿氏多尊者(339)

白香象尊者(340)

识自生尊者(341)

赞叹愿尊者(342)

定拂罗尊者(343)

声引众尊者(344)

离净语尊者(345)

鸠舍尊尊者(346)

郁多罗尊者(347)

福业除尊者(348)

罗余习尊者(349)

大药尊尊者(350)

胜解空尊者(351)

修无德尊者(352)

喜无著尊者(353)

月盖尊尊者(354)

栴檀罗尊者(355)

心定论尊者(356)

庵罗满尊者(357)

顶生尊尊者(358)

萨和坛尊者(359)

直福德尊者(360)

须那刹尊者(361)

喜见尊尊者(362)

韦蓝王尊者(363)

提婆长尊者(364)

成大利尊者(365)

法首尊者(366)

苏频陀尊者(367)

众德首尊者(368)

金刚藏尊者(369)

瞿伽梨尊者(370)

日照明尊者(371)

无垢藏尊者(372)

除疑网尊者(373)

无量明尊者(374)

除众忧尊者(375)

无垢德尊者(376)

光明网尊者(377)

善修行尊者(378)

坐清凉尊者(379)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离净语尊者(345)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离净语尊者(345)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学处|忏悔业障至何时才能得罪业清净?

学处|忏悔业障至何时才能得罪业清净?

如果修行人犯了戒,了知“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想要忏悔先前所造恶业,首先当生深重惭愧之心,于三宝前发露无遗,至诚忏悔,并断相续之心。然后收摄身心,端身静坐,常常反观罪性,微密追究,则知罪业无性,其...

百喻经故事——贫儿欲与富等财物(91)

百喻经故事——贫儿欲与富等财物(91)

贫儿欲与富等财物——《百喻经》经文昔有一贫人,少有财物。见大富者,意欲共等。不能等故,虽有少财,欲弃水中。旁人语言:“此物虽少,可得延君性命数日,何故舍弃掷着水中?”释义从前,有一个穷人,他有很少的一...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罗余习尊者(349)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罗余习尊者(349)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德净悟尊者(316)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德净悟尊者(316)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接触佛法之后,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个词就是“发心”,发心即是发愿心,这个愿心简单来说就是学佛的目标与理想,是行者修行方向的引导。虽然每个人的根性不同,愿力也是有大有小,但是只要发起正愿,就能引发我们朝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