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忧眼尊者(380)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


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


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


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


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

第三百七十一尊至第三百八十四尊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第叁佰捌拾尊

无忧眼尊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忧眼尊者铜像


诗 偈


斑鸠代孵喜鹊蛋,瘦猫吓破肥鼠胆。

万物相生又相克,各入轮回复循环。


偈 解


斑鸠给喜鹊孵卵,孵化出来的依然是喜鹊;即使是瘦小的猫,肥大的老鼠见了也会吓破胆。事物之间相生相克,循环往复,乃自然之理,不可违背。


此偈教导我们,在生活中,不仅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如果遇事不思不虑,匆促处理,则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现为正面而坐,双耳垂肩,神态严肃,双手持法器。


灵隐寺五百罗汉画像碑刻


五百罗汉第叁佰捌拾尊无忧眼尊者,即阿育王,意译无忧王,又有天爱喜见王之称。



尊者为中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第三世王,约生于公元前三世纪,统一印度,为保护佛教最有力之统治者。王幼时生性狂暴,不得其父宠爱,于父王崩后,杀诸兄弟登王位,后仍狂暴杀戮百姓,广造牢狱,残害无辜百姓,因而有旃陀(暴恶)之称。


后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见杀戮之悲惨,乃大为激动,对于佛教之信念遂更坚固,放弃用兵统一全国之途径。后在国内建八万四千僧伽蓝,造八万四千佛塔,即位十七年于首都华氏城举行第三次佛典结集,经目犍连子帝须为上座,参与者有长老一千人,经九个月遂竞其功。继之派遣末阐提往诸国,从事传道工作。功德无量,故其后半生有“达磨(正法)阿育王”之称。



往期回顾: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至1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01至2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201至300尊罗汉合集

无垢行尊者(301)

阿婆罗尊者(302)

声皈依尊者(303)

禅定果尊者(304)

不退法尊者(305)

僧伽耶尊者(306)

达摩真尊者(307)

持善法尊者(308)

受胜果尊者(309)

心胜修尊者(310)

会法藏尊者(311)

常欢喜尊者(312)

威仪多尊者(313)

头陀僧尊者(314)

议洗肠尊者(315)

德净悟尊者(316)

无垢藏尊者(317)

降伏魔尊者(318)

阿僧伽尊者(319)

金富乐尊者(320)

顿悟尊者(321)

周陀婆尊者(322)

住世间尊者(323)

灯导首尊者(324)

甘露法尊者(325)

自在王尊者(326)

须达那尊者(327)

超法雨尊者(328)

德妙法尊者(329)

士应真尊者(330)

坚固心尊者(331)

声响应尊者(332)

应赴供尊者(333)

尘劫空尊者(334)

光明灯尊者(335)

执宝炬尊者(336)

功德相尊者(337)

忍心生尊者(338)

阿氏多尊者(339)

白香象尊者(340)

识自生尊者(341)

赞叹愿尊者(342)

定拂罗尊者(343)

声引众尊者(344)

离净语尊者(345)

鸠舍尊尊者(346)

郁多罗尊者(347)

福业除尊者(348)

罗余习尊者(349)

大药尊尊者(350)

胜解空尊者(351)

修无德尊者(352)

喜无著尊者(353)

月盖尊尊者(354)

栴檀罗尊者(355)

心定论尊者(356)

庵罗满尊者(357)

顶生尊尊者(358)

萨和坛尊者(359)

直福德尊者(360)

须那刹尊者(361)

喜见尊尊者(362)

韦蓝王尊者(363)

提婆长尊者(364)

成大利尊者(365)

法首尊者(366)

苏频陀尊者(367)

众德首尊者(368)

金刚藏尊者(369)

瞿伽梨尊者(370)

日照明尊者(371)

无垢藏尊者(372)

除疑网尊者(373)

无量明尊者(374)

除众忧尊者(375)

无垢德尊者(376)

光明网尊者(377)

善修行尊者(378)

坐清凉尊者(379)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郁多罗尊者(347)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郁多罗尊者(347)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云林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上)——佛经中为何常以莲花为喻?

云林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上)——佛经中为何常以莲花为喻?

这几天,杭州进入了三伏中的中伏——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也已进入最佳观赏期。从西湖里的莲叶田田,到灵隐寺花影摇曳,随处可见荷花的身影。对于经常阅读佛经的人来说,...

历史|清廷对佛教的管理——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一)

历史|清廷对佛教的管理——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一)

清代佛教是从清顺治元年(1644)至宣统三年(1911)共二百六十八年间清朝一代的佛教。清朝对于佛教的政策几乎完全是继承明代的。首先在管理方面仿照明代僧官制度,在京设立僧录司,所有僧官都经礼部考选,吏...

观照|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

观照|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

前文回顾: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释迦牟尼佛通过向波斯匿王的几次提问,不仅让波斯匿王得出了“决知此身当从灭尽”的结论,更引导着他从少年、壮年、老年三...

新闻|浙江省佛教协会2022年摄影培训班在杭州灵隐寺开班

新闻|浙江省佛教协会2022年摄影培训班在杭州灵隐寺开班

9月20日上午,由浙江省佛教协会与浙江省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省佛协2022年摄影培训班在杭州灵隐寺开班。浙江省民宗委党组成员、省委统战部民宗处处长毛秋红,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王小川,浙江省民宗委宗教一...

纪念|腊月十七 净土宗十二祖彻悟禅师往生日——世出世间思惟遍 不念弥陀更念谁

纪念|腊月十七 净土宗十二祖彻悟禅师往生日——世出世间思惟遍 不念弥陀更念谁

说着莲邦两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彻悟禅师净土宗十二祖红螺山资福寺彻悟大师,讳际醒,字彻悟,一字讷堂,又号梦东,京东丰润人,俗姓马。大师幼而颖异,长喜读书,经史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