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雨水——法雨频施 枯枝再润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当年少的我们摇头晃脑地背诵着
杜甫这首《春夜喜雨》的时候
对于雨水、春天、润物无声这些概念
或许还并没有太清晰地认知
和这些早已铭刻在心中地诗句一样
春雨也是这样,趁着我们还沉浸在梦乡
便淅淅沥沥地随着春风洒向了人间
今日清晨6点34分,进入雨水节气
春天的第二个节气为何称为雨水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
然生木者必水也,故后继之雨水
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三候

一候獭祭鱼
到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
将鱼摆在岸边,好似先祭后食

二候鸿雁来
南方的大雁陆续飞回北方
于春暖回温时重新安置生活

三候草木萌动
随着悄然落下的春雨和上腾的阳气
草木都开始抽出嫩芽
大地渐呈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茸茸小雨弄春晴,已有狂花未见莺
便使一年惆怅在,晓窗寒梦别轻盈
——宋·唐庚《春日杂兴七首其三》

当北国还在寒冷中昏昏欲睡
南国已经在湿润的暖意中醒来
春天象征着生发、成长
而雨水,正是生命之源
古人说“遇雨则吉”,春雨尤其珍贵
最怜滋垄麦,不恨湿林莺
父老应相贺,丰年兆已成
开春后的每一场雨水
都孕育着万物的新生和收获的希望


一场烟雨过后,山峦蓄满了青色
花红柳绿,鸟语莺啼
菲菲细雨也滋养了人们的心田
告诉冬眠的人们:是时候醒来了
所以佛门有“法雨”之喻,正所谓
毫光远暨,将暗室而重光
法雨普沾,使枯枝而再润
期待众生心中本具的般若智慧

也能在慈云法雨的润泽下光耀大千



五祖法演禅师上堂云

春雨洒无涯,乾坤已具知

东君行正令,梅柳一枝枝

祖师门下客,相见在今时

相见即不无,说什么事

便下座







云林节气




立春——春到人间草木知
雨水——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惊蛰——沉沉寂寂绝施为 触着无端吼似雷
春分——趁取春光 还留一半 莫负今朝
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谷雨——一年弹指又春归
立夏——芳菲歇去何须恨 夏木阴阴正可人
小满——枇杷黄后杨梅紫 正是农家小满天
芒种——阳月渐收芒种雨 西风吹老稻花秋
夏至——昼晷已云极 宵漏自此长
小暑——熏风自南来 殿阁生微凉
大暑——大暑三秋近 林钟九夏移
立秋——萧飒凉风与衰鬓 谁教计会一时秋
处暑——新凉直万金
白露——叶下和秋吹 惊看两鬓毛
秋分——凉蟾光满 桂子飘香远
寒露——金风吹落叶 玉露滴清秋
霜降——一夜霜寒木叶秋
立冬——天水清相入 秋冬气始交
小雪——云物凄凉小雪初
大雪——万山冰雪连根冻 一片身心彻骨寒
冬至——终藏之气 至此而极
小寒——又约梅华到冷泉
大寒——山中无历日 寒尽不知年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历史|明代教下诸宗的发展——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六)

历史|明代教下诸宗的发展——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六)

华严宗在正德至嘉靖之间(1506—1565)稍弘于北方。无极(明信)由鲁庵(普泰)传授贤首教旨历二十余年,门下出雪浪洪恩(1545—1608),尽传其学,著名于江南。雪浪弟子知名的有巢松慧浸和一雨通润...

隐踪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隐踪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编者按本公众号为增强与广大善信、游客互动,特开“隐踪巡觅”栏目,主要内容为信众、游客参访灵隐寺的游记(图文、视频等均可)或其他与灵隐寺、佛教等相关内容。今日刊发米八的投稿《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

禅诗欣赏——隔牖风惊竹 开门雪满山

禅诗欣赏——隔牖风惊竹 开门雪满山

冬夜对雪忆胡居士家【唐】王维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这是一首雪夜思友诗。胡居士为信佛而不出家的清寒之士,全诗通过展现胡居士的形貌...

赏析|大理国阿弥陀佛镀金铜像

赏析|大理国阿弥陀佛镀金铜像

阿弥陀佛镀金铜像大理国,11-12世纪高:28.6厘米这尊塑像铸造精良,结禅定坐,右脚从宽松的袈裟下摆伸出。双手结手印,右手抬起,左手放在左膝上。长袍呈弯曲的对角线褶皱,露出左肩和左臂。面部轮廓分明,...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声响应尊者(332)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声响应尊者(332)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百喻经故事——共相怨害(68)

百喻经故事——共相怨害(68)

共相怨害——《百喻经》经文昔有一人,共他相嗔,愁忧不乐。有人问言:“汝今何故愁悴如是?”即答之言:“有人毁我,力不能报,不知何方可得报之,是以愁耳。”有人语言:“唯有毗陀罗咒可以害彼。但有一患,未及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