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雨水——法雨频施 枯枝再润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当年少的我们摇头晃脑地背诵着
杜甫这首《春夜喜雨》的时候
对于雨水、春天、润物无声这些概念
或许还并没有太清晰地认知
和这些早已铭刻在心中地诗句一样
春雨也是这样,趁着我们还沉浸在梦乡
便淅淅沥沥地随着春风洒向了人间
今日清晨6点34分,进入雨水节气
春天的第二个节气为何称为雨水呢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
然生木者必水也,故后继之雨水
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三候

一候獭祭鱼
到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
将鱼摆在岸边,好似先祭后食

二候鸿雁来
南方的大雁陆续飞回北方
于春暖回温时重新安置生活

三候草木萌动
随着悄然落下的春雨和上腾的阳气
草木都开始抽出嫩芽
大地渐呈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茸茸小雨弄春晴,已有狂花未见莺
便使一年惆怅在,晓窗寒梦别轻盈
——宋·唐庚《春日杂兴七首其三》

当北国还在寒冷中昏昏欲睡
南国已经在湿润的暖意中醒来
春天象征着生发、成长
而雨水,正是生命之源
古人说“遇雨则吉”,春雨尤其珍贵
最怜滋垄麦,不恨湿林莺
父老应相贺,丰年兆已成
开春后的每一场雨水
都孕育着万物的新生和收获的希望


一场烟雨过后,山峦蓄满了青色
花红柳绿,鸟语莺啼
菲菲细雨也滋养了人们的心田
告诉冬眠的人们:是时候醒来了
所以佛门有“法雨”之喻,正所谓
毫光远暨,将暗室而重光
法雨普沾,使枯枝而再润
期待众生心中本具的般若智慧

也能在慈云法雨的润泽下光耀大千



五祖法演禅师上堂云

春雨洒无涯,乾坤已具知

东君行正令,梅柳一枝枝

祖师门下客,相见在今时

相见即不无,说什么事

便下座







云林节气




立春——春到人间草木知
雨水——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惊蛰——沉沉寂寂绝施为 触着无端吼似雷
春分——趁取春光 还留一半 莫负今朝
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谷雨——一年弹指又春归
立夏——芳菲歇去何须恨 夏木阴阴正可人
小满——枇杷黄后杨梅紫 正是农家小满天
芒种——阳月渐收芒种雨 西风吹老稻花秋
夏至——昼晷已云极 宵漏自此长
小暑——熏风自南来 殿阁生微凉
大暑——大暑三秋近 林钟九夏移
立秋——萧飒凉风与衰鬓 谁教计会一时秋
处暑——新凉直万金
白露——叶下和秋吹 惊看两鬓毛
秋分——凉蟾光满 桂子飘香远
寒露——金风吹落叶 玉露滴清秋
霜降——一夜霜寒木叶秋
立冬——天水清相入 秋冬气始交
小雪——云物凄凉小雪初
大雪——万山冰雪连根冻 一片身心彻骨寒
冬至——终藏之气 至此而极
小寒——又约梅华到冷泉
大寒——山中无历日 寒尽不知年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释教三字经|腾兰来 经像至 初译经 四十二

释教三字经|腾兰来 经像至 初译经 四十二

汉明帝派遣使臣去西域求法,当这十八人浩浩荡荡地向印度前进,途中经过月氏国,遇到了两位天竺的出家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秦景、王遵、蔡愔等就恭恭敬敬地说明了来意,而后邀请这两位出家人到中国来。于是,两位...

2022灵隐回眸⑥——以文化润教为载体 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022灵隐回眸⑥——以文化润教为载体 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022灵隐回眸:①以爱国爱教为旗帜 坚定不移践行中国化方向②以制度建设为重点 依法依规强化从严治教③以平安创建为目标 推动寺院管理现代转型④以改革创新为引领 强化数字赋能激发活力⑤以弘法利生为家务...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①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①

第四位心不相应行法。心即八识心王,行是迁流义、造作义,通指一切有为法,在五蕴中即是行蕴。行蕴有二:(一)相应行,即遍行等五十一个心所法,与心王相应随转,故名相应行。(二)不相应行,即“得”等二十四法与...

百喻经故事——见水底金影(60)

百喻经故事——见水底金影(60)

见水底金影——《百喻经》经文昔有痴人往大池所,见水底影有真金像。谓呼“有金”,即入水中挠泥求觅。疲极不得,还出复坐。须臾水清,又现金色,复更入里,挠泥更求觅,亦复不得。其如是,父觅子,得来见子,而问子...

故事|慈心因缘

故事|慈心因缘

为期三个月的夏安居结束时,比丘们深得法益,身心自在清凉。为表达对佛陀的无比感恩,比丘们前往舍卫国中的祇树给孤独园,恭敬礼拜释迦牟尼佛。佛陀见到比丘们,即以慈悲的口吻慰问大众:“这三个月来的生活起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