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净土不成,良以其精诚之未至耳——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三十九)


愿力

吕文正公①每晨兴②礼佛,祝云:“不信三宝者愿弗生我家。愿子孙世世食禄③,护持佛法。”后吕氏所出,若公著④,若好问⑤,若用中⑥,皆贵显而奉佛。夫文正亦只是人世之善愿,而竟酬所期,至累世不绝。况求生净土,为出世间之大愿乎?文正之愿,取必于子孙者,得否未可知。况求生净土,取必于自己者乎?故知净土不成,良以其精诚之未至耳。昔有贵室供养一僧,问僧云:“师百年后,肯来某家否?”僧一笑,遂为其子。近世总戎⑦范君,亦其父所供僧也。二事正类。夫一时之笑诺,即孕质于豪门,岂得积久之精诚,不托胎于莲品?因果必然,无容拟议⑧矣!


注释


吕文正公:北宋贤相,吕蒙正,字圣功,曾在宋太宗、真宗时三度为相。吕文正公信奉佛教,每天早晨拜佛必祝愿说:“不信三宝者,愿勿生我家。愿子孙世世,食禄于朝,护持佛法。”吕氏家族果然人才辈出,三代出了五位宰相,几十位高官,并代代奉佛。


晨兴:早起。


食禄:指供职官府享有俸禄。


公著:吕公著,字晦叔,谥正献,封申国公。其父吕夷简(吕蒙正之侄),为北宋知名宰相。北宋哲宗元佑年间,公著与司马光并立为宰相,历事四朝。晚年多读佛典,探究禅理。



好问:吕好问,字舜徒,吕公著之孙,南宋初封东莱郡侯。宋钦宗时,任御史中丞,不久改兵部尚书,建炎元年知宣州。吕好问每遇元日(正月初一或指吉日)拜家庙后,即叩礼圆照禅师。


用中:吕用中,字蕴智,又字公正,吕好问第四子。宋高宗绍兴五年为枢密计议官,八年迁兵部侍郎,三十一年为右朝奉大夫、直秘阁。吕用中每遇元日(正月初一或指吉日)拜家庙后,即叩礼佛照禅师。


总戎:统管军事、统率军队,亦用作某种武职的别称,如唐人称节度使为总戎。


无容拟议:无容,不允许。拟议,揣度议论。



译文


北宋大臣吕文正公每天早晨必礼佛,然后祝愿道:“不信三宝的人愿不要生我家。愿子孙世世食禄,护持佛法。”后来吕氏所出的子孙,像吕公著、吕好问、吕用中,果然都是地位贵显并能崇奉佛教。这位文正公所祷的只是人世间的善愿,尚且能满其所愿,至累世不绝,何况念佛的人求生净土,乃是出世间的大愿呢?文正公的愿,取决于子孙,能否实现并不知道,然而毕竟得偿所愿,何况求生净土是取决于自己呢?由此可知,若不能往生净土,必定是精诚不够恳切的缘故。从前有显贵人家供养一僧人,主人试探地向僧人问道:“师百年后,肯来投生我家否?”僧微微一笑,后来即投生为他的儿子。近世总戎范君,也是他父亲供养的僧人转世而来的。这二事正好类似。只不过一时的笑诺,便致投生豪门;何况长期累积的精诚,岂能不托胎于莲品?这是因果必然的规律,没有什么可拟议的!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水陆法会都有哪些内容
学处|观众生苦 发菩提心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上)

☀观照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人生靠什么
观照|借彼威德 生我福德——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中)

☀开示
开示|来果禅师:未悟以前犹自可,已悟以后事更多
开示|印光大师:即今之世,若舍净土,则果证全无
开示|太虚大师:离开一切众生,不能有菩萨,也别无佛觉可成
开示|谛闲法师:对此净土法门,切勿轻易略过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常识|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①

☀素食
素食|离嗔
素食|补嘴空
素食|吃热汤
素食|养智慧

☀分享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赏析
赏析|南宋禅画《药山李翱问答图》欣赏
赏析|义县奉国寺壁画
赏析|北齐铜鎏金弥勒倚坐佛像
赏析|弘一法师手书《佛说阿弥陀经》

☀阅读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阅读|念佛不碍参禅

☀故事
故事|无言的感化
故事|慧眼观六道
故事|割舍情爱
故事|贫妇施豆

☀视频
视频|秋夜步月
视频|遥想吾师行道处 天香桂子落纷纷
视频|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视频|斜阳竹树影萧萧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展览|第六届云林公益书画联展作品欣赏(参展作品24-101)

展览|第六届云林公益书画联展作品欣赏(参展作品24-101)

采荷街道作品24·篆刻·《明心见性》·董利民25·书法·《喜迎杭州亚运会》·厉正兴26·书法·《喜迎杭州亚运会》·刘羡27·书法·《饮湖上初晴后雨》·王炳三29·绘画·《笑迎春风》·王富珍30·绘画·...

素食|诚且恭敬

素食|诚且恭敬

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印光法师)——《晚晴集》本日食单黄花菜拌粉丝荷兰豆炒杏鲍菇南瓜饼-黄花菜拌粉丝-材 料黄花菜、黄瓜、胡萝卜、粉丝、盐、蔬果粉、白醋、香油、酱油做 法1、黄...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垢净明存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垢净明存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佛陀告诉我们,我们修行用功,好像用火锻炼铁一样。因为铁里面含有杂质,要用火来烧,用铁锤来打,把铁里面的杂质去掉,就可以做成器具。去除...

历史|明初的僧籍和寺田制度——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二)

历史|明初的僧籍和寺田制度——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二)

明初以来,僧道度牒是免费发给的。但考试限制很严,私度因而激增。代宗景泰二年(1451)因救济四川、贵州饥荒,采纳朝臣建议,实行收费发牒制度,凡僧道纳米五石者,给与度牒。宪宗成化二年(1466),淮扬地...

百喻经故事——夫妇食饼共为要(67)

百喻经故事——夫妇食饼共为要(67)

夫妇食饼共为要——《百喻经》经文昔有夫妇,有三番饼,夫妇共分,各食一饼,余一番在,共作要言:“若有语者,要不与饼。”即作要已,为一饼故,各不敢言。须臾有贼,入家偷盗,取其财物,一切所有,尽毕贼手。夫妇...

阅读|大道无成 业果先就——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三十一)

阅读|大道无成 业果先就——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三十一)

菩萨人见如来弹斥偏小①,赞叹大乘,知菩萨道所当行矣;然不审其实,而徒假其名,为害滋甚。是故“未能自度,先能度人”者,菩萨也;因是而己事不明,好为人师,则非矣!六度齐修,万行兼备者,菩萨也;因是而专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