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参加2022佛教论辩会感悟(二)


前文回顾: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参加2022佛教论辩会感悟(一)



2022年11月7日


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文|王春梅


11月7日参加“2022佛教论辩会”一天,在为辩手们精彩表现喝彩的同时,也对佛教有更多的领悟。一直以来,总感觉佛门庄严,教理深奥,僧众不苟言笑,在时下快餐文化盛行的背景下,对当下的年轻人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但是通过几场辩论赛,我充分体会到了主办方的用心,也对佛教中国化和修习佛法有了更深的认知。

在整个辩论过程中,一方面辩手们思维敏捷,条理明晰,威仪具足,体现了深厚的佛学造诣;另一方面,语言上攻守据理,且妙语连珠,每每精彩之时,现场高潮迭起,不仅展示了现代年轻僧才的风采,同时也让大众看到佛门弟子智慧、鲜活的一面。



中国的成语“舌灿莲花”出自佛教典故,《高僧传》中曾有记载:后赵国主石勒召见高僧佛图澄,想试验他的道行。佛图澄即取来钵盂,盛满水,烧香持咒,不多久,钵中竟生出青莲花,光色曜日,令人欣喜。后人便引“舌灿莲花”来譬喻说话的文采和美妙。

辩手法师们在激烈辩论中,双方引经据典,将高深的佛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使听众能明辩法义,从而树立正见,不再对佛法产生退却之心,对我们智慧的启迪是长久而深远的。

综合论辩过程的阐释和辩析,可以更多地观照到我们的日常工作及生活之中。无论个人身处何种环境,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也不分高调还是低调,修行不怠、乐善好施才是我们的正知正见,关键是我们的发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22年11月8日


善赴机缘  丰义味辩

文|慧灵


有缘能现场参加“2022年佛教论辩会”最后一天的决赛,法师们精彩、激烈的论辩让我震撼。法筵盛开,四众弟子云集,佛经中有云:“随其器量,善应机缘,为彼说法,是如来行。”现场的辩手、评委、观众们都是机缘成就,能在此共飨盛宴,法惠群生,各自受益。



决赛第一场的论辩主题是“佛教中国化更应从三藏典籍中汲取营养还是更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纵观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汉文大藏经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相互融合、融会贯通,既推进了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扎根与发展,也丰富、壮大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建立与传承。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吸收消化的特点。佛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的使命,但传统文化亦是我们的传承与坚持。围绕着佛教中国化的主题,辩手们双方滔滔不绝,各据一势,时有机锋妙语,台下观众纷纷叫好,气氛热烈。



精彩的论辩犹如一席法味盛宴,让听者心生恭敬,百听不厌,法师们结合时代特征的论点见解,随机施化,解疑除惑,这正是我们的善缘。我和佛教的机缘来最初自于家人,从来没想过自己如此幸运能值遇善知识。明白了善缘的珍贵、佛法的难闻难遇,令我更懂得感恩,以佛法的智慧投入到生活中去,做一个传播正能量的佛弟子。



请至杭州灵隐寺入口处右转

云林志工团】办公室咨询报名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学处
学处|学佛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吗
学处|水陆法会都有哪些内容
学处|观众生苦 发菩提心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观照
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人生靠什么

☀开示
开示|倓虚法师:破无明见法性
开示|虚云老和尚: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
开示|来果禅师:未悟以前犹自可,已悟以后事更多
开示|印光大师:不可妄期圣证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常识|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①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②

☀素食
素食|日久心弥安
素食|离嗔
素食|补嘴空
素食|闲静

☀分享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参加2022佛教论辩会感悟(一)

☀赏析
赏析|初唐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
赏析|道信大师亲笔书写的禅宗三祖僧璨塔铭砖拓片
赏析|牧溪(传)《五祖荷锄图》
赏析|明代木雕彩绘罗汉坐像

☀阅读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故事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故事|慈心因缘
故事|提婆达多的堕落
故事|无言的感化(中)

☀视频
视频|静观众妙
视频|祈福:万类生灵 同游妙庄严域
视频|雨歇千峰翠 烟飞万木稀
视频|秋夜步月

撰文|王春梅  慧灵(艺术团)

摄影|一叶  妙莲

美编|慧容

责编|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禅诗欣赏——观心同水月 解领得明珠

禅诗欣赏——观心同水月 解领得明珠

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唐】李白敬亭白云气,秀色连苍梧。下映双溪水,如天落镜湖。此中积龙象,独许浚公殊。风韵逸江左,文章动海隅。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今日逢支遁,高谈出有无。诗以描写宣州的美景开篇。白云...

禅诗欣赏——涧瀑飞声渡石桥

禅诗欣赏——涧瀑飞声渡石桥

山居诗之二【宋】雪岩祖钦禅师竟日窗间坐寂寥,岩前稚笋欲齐腰。幽禽忽来藤花落,涧瀑飞声渡石桥。首句“竟日窗间坐寂寥”,表明禅师身居茅屋,别无其它杂事,只是坐禅。“竟日”即整天,“寂寥”寂静无有妄念。《佛...

开示|百丈怀海禅师教授的“大乘入道顿悟法”

开示|百丈怀海禅师教授的“大乘入道顿悟法”

问:如何是大乘入道顿悟法?师答曰:汝先歇诸缘,休息万事,善与不善、世间一切诸法并皆放却,莫记忆,莫缘念,放舍身心,令其自在。心如木石,口无所辩,心无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现,犹如云开日出相似。俱歇一切...

纪念 | 十月初七 善无畏大师圆寂日

纪念 | 十月初七 善无畏大师圆寂日

2022年10月31日  农历十月初七善无畏大师圆寂纪念日唐玄宗开元年间三位印度僧人善无畏、不空和金刚智来到中国传教,并创立中国佛教密宗,经发展成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佛教史上称这三位僧人...

纪念|腊月十九 南阳慧忠国师圆寂日——独留无缝塔 寒空照明月

纪念|腊月十九 南阳慧忠国师圆寂日——独留无缝塔 寒空照明月

唐代南阳慧忠国师,浙江诸暨人,俗姓冉。自小不爱与人谈笑,平日连家门前的小桥也未曾去过。然而十六岁那年,他望见桥外有僧人经过,忽然快步追过桥去,向僧人礼拜,寒暄问候起来。家中亲眷及左邻右舍见到这一幕,皆...

通启|2022年国庆期间杭州灵隐寺对外开放时间

通启|2022年国庆期间杭州灵隐寺对外开放时间

​因国庆节期间游客量增加,杭州灵隐寺于10月1日至7日寺院对外开放时间做如下调整:售票06:30检票06:30开门06:30停止售票18:00停止检票18:15清场18:30关门18:45往期回顾☀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