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故事——​磨大石(43)

磨大石

——《百喻经》



经文

譬如有人,磨一大石,勤加功力。经历日月,作小戏牛。用功既重,所期甚轻。



释义

有一个人,每天很勤劳地磨一块大石头,经过几年的功夫,把它磨成一个小戏牛,结果只能当玩具,没别的用处。


在这件事上他花的时间和劳力虽然很多,而所得到的却很是微小。



寓意

磨大石者喻学问勤精劳苦,作小戏牛者喻追逐名闻。


人们修学,应该求高深的道果,如果只是为求一些名闻利养,那就用力多而收获少了。



往期回顾:百喻经故事 

愚人食盐(1)

愚人集牛乳(2)

以梨打头破(3)

妇诈称死(4)

渴见水(5)

子死欲停置家中(6)

认人为兄(7)

山羌偷官库(8)

叹父德行(9)

三重楼(10)

婆罗门杀子(11)

煮黑石蜜浆(12)

说人喜嗔(13)

杀商主祀天(14)

医与王女药(15)

灌甘蔗(16)

债半钱(17)

就楼磨刀(18)

乘船失盂(19)

人说王纵暴(20)

妇女欲更求子(21)

入海取沉水(22)

贼偷锦绣(23)

种熬胡麻子(24)

水火(25)

人效王眼瞤(26)

治鞭疮(27)

为妇贸鼻(28)

贫人烧粗褐衣(29)

牧羊人(30)

雇借瓦师(31)

估客偷金(32)

斫树取果(33)

送美水(34)

宝箧镜(35)

破五通仙眼(36)

杀群牛(37)

饮木筒水(38)

见他人涂舍(39)

治秃(40)

毗舍阇鬼(41)

估客驼死(42)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百喻经故事——为恶贼所劫失㲲(97)

百喻经故事——为恶贼所劫失㲲(97)

为恶贼所劫失㲲——《百喻经》经文昔有二人为伴,共行旷野。一人被一领㲲,中路为贼所剥,一人逃避,走入草中,其失㲲者,先于㲲头裹一金钱,便语贼言:“此衣适可值一枚金钱,我今求以一枚金钱而用赎之。”贼言:“...

禅诗欣赏——不知到海后如何

禅诗欣赏——不知到海后如何

绝句【宋】靓禅师春天一夜雨滂沱,添得溪流意气多。刚把山僧推倒却,不知到海后如何。一夜豪雨,溪流一改往日之涓细,怒滔滚滚,摧堤冲岸,何其势不可挡。可是这一切只不过是一时的幻象,一时得意也改变不了东流而去...

禅诗欣赏——碧落静无云 秋空明有月

禅诗欣赏——碧落静无云 秋空明有月

碧落静无云【宋】若冲觉海禅诗碧落静无云,秋空明有月。长江莹如练,清风来不歇。林下道人幽,相看情共悦。《华严经》特开四法界显示诸法实相: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十身圆融,遍四法界。在...

新闻|浙江省佛教教职人员在职学历教育专科统考工作顺利完成

新闻|浙江省佛教教职人员在职学历教育专科统考工作顺利完成

2023年2月13日至14日,浙江省佛教教职人员在职学历教育专科统考工作在杭州顺利完成。▲省佛协会长光泉法师、省民宗委宗教三处三级调研员魏微、省佛协秘书长金幸祥赴现场巡考统考工作根据省民宗委《关于做好...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坚固心尊者(331)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坚固心尊者(331)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禅诗欣赏——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

禅诗欣赏——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

念佛偈【唐】白居易余年七十一,不复事吟哦。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声阿弥陀。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日暮而途远,吾生已蹉跎。旦夕清净心,但念阿弥陀。达人应笑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