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功德相尊者(337)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


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


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


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


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

第三百二十九尊至第三百四十四尊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第叁佰叁拾柒尊

功德相尊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功德相尊者铜像


诗 偈


蝼蚁尚知惜生命,凡夫如何不贪生。

悬崖之下少驻足,是非之地莫乱行。


偈 解


蝼蚁虽然弱小,也懂得珍惜生命;何况是人间的凡夫俗子,怎么会不贪生怕死?所以,危险的地方不要停留,是非之地更不要胡乱涉足。


此偈教导我们,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既然好不容易才得此人身,当珍惜生命,好好用功。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现为正面而坐,面含笑容,鬈发长须,右手持法器,左手结印。


灵隐寺五百罗汉画像碑刻


五百罗汉第叁佰叁拾柒尊功德相尊者,即功德相菩萨,又称功德相严菩萨。尊者以正观心性,具一切庄严法身而得名,居于西方阿弥陀佛国。



据《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卷二载,尊者曾欲劝助遂成菩萨,教以巧妙方便百福德,令速得初住具诸相好故,以美妙方便教令行之。何等美妙。一者其福弘广,普慈众生。二者荫覆一切,如母爱子,不见其过。三者积德行善,不计其劳。四者精勤修习,舍慧精进,转以化人。五者行十善行,转教众生。六者持戒净洁,犹如明珠,内外明彻,无有瑕尘。七者身口意业所出言教,以慈悲为本。八者所作事业,拯济为先。九者常以微妙方便为众说法,和颜悦色,不违其意。十者常游诸国,为大国师,荷负众生,包含一切,心无疲倦。是名菩萨欲登初住始发心时十大妙行,如是十十是名百福成一相好。



往期回顾: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至1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01至2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201至300尊罗汉合集

无垢行尊者(301)

阿婆罗尊者(302)

声皈依尊者(303)

禅定果尊者(304)

不退法尊者(305)

僧伽耶尊者(306)

达摩真尊者(307)

持善法尊者(308)

受胜果尊者(309)

心胜修尊者(310)

会法藏尊者(311)

常欢喜尊者(312)

威仪多尊者(313)

头陀僧尊者(314)

议洗肠尊者(315)

德净悟尊者(316)

无垢藏尊者(317)

降伏魔尊者(318)

阿僧伽尊者(319)

金富乐尊者(320)

顿悟尊者(321)

周陀婆尊者(322)

住世间尊者(323)

灯导首尊者(324)

甘露法尊者(325)

自在王尊者(326)

须达那尊者(327)

超法雨尊者(328)

德妙法尊者(329)

士应真尊者(330)

坚固心尊者(331)

声响应尊者(332)

应赴供尊者(333)

尘劫空尊者(334)

光明灯尊者(335)

执宝炬尊者(336)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参访寺院: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身还是女身?

参访寺院: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身还是女身?

很多人到了寺院,一定都会寻找观音殿去拜一拜观世音菩萨。即便是没有专门设立观音殿的寺院,往往都会在大雄宝殿的背面有海岛观音圣像,供信众礼拜。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在弥陀殿(或称西方殿)里供奉的西方三圣中,...

禅诗欣赏——瞋是心中火 能烧功德林

禅诗欣赏——瞋是心中火 能烧功德林

戒嗔【唐】寒山子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嗔恨心是一个人因为对某事物、某种状态的强烈执着没有实现,而生起的炽盛烦恼。一个人嗔心起来的时候,他就像燃烧的烈火,碰到谁就要烧伤谁,结果...

禅诗欣赏——不知到海后如何

禅诗欣赏——不知到海后如何

绝句【宋】靓禅师春天一夜雨滂沱,添得溪流意气多。刚把山僧推倒却,不知到海后如何。一夜豪雨,溪流一改往日之涓细,怒滔滚滚,摧堤冲岸,何其势不可挡。可是这一切只不过是一时的幻象,一时得意也改变不了东流而去...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心寂欲除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心寂欲除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我们是凡夫...

华严法会|请佛住世 除谤法障

华严法会|请佛住世 除谤法障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七大愿请佛住世,可以除谤法障,得慈善根。佛有三身:一法身,乃中道之理体,无生亦无灭。二报身,乃因行功德圆满享受法乐之身,有始无终。以上二种佛身,均不须请求住世,而自然住世。三应化身,...

历史|元代的民间私刻藏经——中国佛教史略之元代佛教(四)

历史|元代的民间私刻藏经——中国佛教史略之元代佛教(四)

元代没有大规模举行官刻藏经的事,这是因为大都(今北京)弘法寺原来已有金代刻成的大藏经版,世祖至元中曾重加校订,成为元代的弘法寺大藏(当时有《弘法入藏录》,今已佚)。至元二十二至二十四年间,更召集汉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