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欣赏——涧户寂无人 纷纷来且落


辛夷坞

【唐】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来且落。


在寂寞无人的深涧中,辛夷花默默开放。无生之喜,无灭之哀,纯然自足,不待人识。完全是诗人见性自足,任运自然地心境写照。释尊菩提树下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第一句便指出“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自性本来一切具足,任他开也罢,落也罢,无人知也好,有人识也好,总不碍“知足常乐”。


诗人通过禅修,已悟此理,通诗皆是自性亲切流露。更为高妙的是不用一点禅语佛句,却能将禅心淋漓表达。短短二十字,将用千言万语无法表述清晰的禅境,极其简捷地全然展开,让每个读者都能随自己的体会感觉到绝对自在,飘然超迈得寂乐境界,顿觉“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学处
学处|有关念佛的三个困惑,你是否也有呢
学处|佛法中的“药”
学处|学佛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吗
学处|水陆法会都有哪些内容

☀观照
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人生靠什么?(上)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从信心上修成定慧学
开示|倓虚法师:破无明见法性
开示|虚云老和尚: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
开示|来果禅师:未悟以前犹自可,已悟以后事更多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迹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常识|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

☀素食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素食|离贪嫉
素食|日久心弥安
素食|离嗔

☀分享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赏析
赏析|(传)慈胜寺壁画二菩萨图
赏析|初唐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
赏析|道信大师亲笔书写的禅宗三祖僧璨塔铭砖拓片
赏析|明代宫廷水陆画《罗刹众图》

☀阅读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阅读|水陆仪文

☀故事
故事|佛陀为何吃了三个月马麦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故事|慈心因缘
故事|提婆达多的堕落

☀视频
视频|慧灯耀不二 禅窟得妙传
视频|我在灵隐做志工
视频|静观众妙
视频|祈福:万类生灵 同游妙庄严域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光明灯尊者(335)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光明灯尊者(335)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进善之阶段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进善之阶段

前文回顾:在古今的圣贤豪杰,他们对于人生都抱有一种改良的目标,努力进行于改善。至于改善的阶段,约可分为下列五种:1生活之改善人在世界上,脱不了经济与政治:人群的社会生活,非经济不为功;至于政治,它能调...

通启|杭州灵隐寺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免票开放

通启|杭州灵隐寺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免票开放

根据杭州市委市政府“抢先机、拼经济”实现开门红的工作部署要求,为促进杭州旅游经济发展贡献佛教界的力量,杭州灵隐寺于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实行“免费游”(免香花券)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

法讯|杭州灵隐寺启建癸卯清明梁皇法会通启

法讯|杭州灵隐寺启建癸卯清明梁皇法会通启

武帝兴缘,构迷津之宝筏;誌公启教,悬黑道之明灯。梁皇宝忏是中国佛教一部影响深远的大型忏法,乃梁武帝为皇后郗氏所集。郗氏生前嗔嫉杀业过重,死后堕落蟒蛇之身不得解脱,武帝为救拔其苦,依誌公禅师之言,邀请天...

2023年诸佛菩萨圣诞日

2023年诸佛菩萨圣诞日

圣诞,顾名思义,即是圣人的诞辰。世界各大宗教都有各自的圣诞纪念日。佛教中有诸佛菩萨的圣诞纪念日,佛弟子在这些重要、殊胜的日子里,往往会忆念佛菩萨功德,学习诸佛菩萨的慈悲与智慧,诸善奉行,过一个有意义的...

百喻经故事——伎儿着戏罗刹服共相惊怖(63)

百喻经故事——伎儿着戏罗刹服共相惊怖(63)

伎儿着戏罗刹服共相惊怖——《百喻经》经文昔乾陀卫国,有诸伎儿,因时饥俭,逐食他土,经婆罗新山,而此山中素饶恶鬼食人罗刹。时诸伎儿会宿山中,山中风寒,燃火而卧。伎儿之中有患寒者,着彼戏本罗刹之服,向火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