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①

前文回顾:

常识|五位百法:心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①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②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烦是扰义,恼是乱义。贪等烦恼,扰乱有情的身心,使有情恒处生死,不得解脱。贪等六惑,为一切烦恼的根本,能生随惑,故名根本烦恼。


: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


有即三有异熟果,有具即中有烦恼业及器世间等三有资具因。为缘的因,无漏法亦是,爱佛贪灭,皆是染污故。与见俱生,缘无漏起贪,则无漏有缘亦能资助增长三有果报,所以无漏法亦名为俱。于三有果及三有因生起染着,是名为贪。


由这贪着,能障无贪,于五取蕴爱着执取,因此生死轮回不息,在三界中长受轮转的痛苦,所以论说生苦为业。

: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


苦就是三苦,皆生于嗔。憎恚的唯是苦受,乐受乖离的时候,嗔心亦依之生起。苦具即一切有漏及无漏法。凡是能生苦果的法,皆是苦具,依之生嗔。有漏顺苦法,正是苦具。无漏虽然不是随顺的苦具,但从与邪见等俱起缘无漏生苦来说,则无漏法亦是苦具,如憎嫉灭道二谛,毁拨无漏,即招恶趣苦果,故亦说无漏为苦具。


凡是嗔心生起,即障碍无嗔,必定令身热恼,心不安宁,不能寂静,起诸恶业。所依即嗔自体,不安稳及恶行是能依,能依依所依生起,故说“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


:于诸事理,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痴即无明,独头无明迷理,相应无明迷理迷事。总由无明,对于四谛、业果、三宝等理事愚迷暗昧,生起疑惑,引起邪见,毁拨为无,其余贪等烦恼次第生起,造诸恶业,乃至招感后有苦果,生诸杂染。因此,痴为一切杂染法生起的所依。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学处
学处|有关念佛的三个困惑,你是否也有呢
学处|佛法中的“药”
学处|学佛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吗
学处|水陆法会都有哪些内容

☀观照
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人生靠什么?(上)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从信心上修成定慧学
开示|倓虚法师:破无明见法性
开示|虚云老和尚: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
开示|来果禅师:未悟以前犹自可,已悟以后事更多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迹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常识|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

☀素食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素食|离贪嫉
素食|日久心弥安
素食|离嗔

☀分享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赏析
赏析|(传)慈胜寺壁画二菩萨图
赏析|初唐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
赏析|道信大师亲笔书写的禅宗三祖僧璨塔铭砖拓片
赏析|明代宫廷水陆画《罗刹众图》

☀阅读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阅读|水陆仪文

☀故事
故事|佛陀为何吃了三个月马麦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故事|慈心因缘
故事|提婆达多的堕落

☀视频
视频|慧灯耀不二 禅窟得妙传
视频|我在灵隐做志工
视频|静观众妙
视频|祈福:万类生灵 同游妙庄严域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释教三字经|第六祖 名慧能 传衣钵 道大行

释教三字经|第六祖 名慧能 传衣钵 道大行

六祖慧能禅师,俗姓卢,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父亲名行瑫,武德年间遭贬官,徙居到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初九,禅师出生在新州。慧能禅师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成人后家境愈发贫...

赏析|元张渥画十六臂大士像

赏析|元张渥画十六臂大士像

元张渥画十六臂大士像纸本白描  尺寸:91x43.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这是一幅白描画,一只似犬又似麒麟的动物“犼”乘云而来,法相庄严的十六臂观音端坐在莲台上。全作画得极为精细,人...

纪念|九月初一 灵芝元照律师圆寂日

纪念|九月初一 灵芝元照律师圆寂日

926九月初一灵芝元照律师圆寂纪念日该练三学 以戒为本如冰如霜 秉诚力践节彼南山 赖师继显莲邦缘熟 天乐闻远灵芝元照律师(1048—1116),浙江余杭人,俗姓唐,字湛然,号安忍子。他是北宋时期弘扬律...

新闻|杭州灵隐寺被命名为“杭州市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新闻|杭州灵隐寺被命名为“杭州市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为深入贯彻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进杭州市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杭州市普法办组织开展了2022年市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评定工作。杭州灵隐寺作为宗教界法治宣传教育典型示范单位,成功入选“杭州市法治宣传教育...

防护|开工防护不能少,这份指南请收好

防护|开工防护不能少,这份指南请收好

往期回顾☀藏识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离净语尊者(345)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离净语尊者(345)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