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①

前文回顾:

常识|五位百法:心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①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②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烦是扰义,恼是乱义。贪等烦恼,扰乱有情的身心,使有情恒处生死,不得解脱。贪等六惑,为一切烦恼的根本,能生随惑,故名根本烦恼。


: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


有即三有异熟果,有具即中有烦恼业及器世间等三有资具因。为缘的因,无漏法亦是,爱佛贪灭,皆是染污故。与见俱生,缘无漏起贪,则无漏有缘亦能资助增长三有果报,所以无漏法亦名为俱。于三有果及三有因生起染着,是名为贪。


由这贪着,能障无贪,于五取蕴爱着执取,因此生死轮回不息,在三界中长受轮转的痛苦,所以论说生苦为业。

: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


苦就是三苦,皆生于嗔。憎恚的唯是苦受,乐受乖离的时候,嗔心亦依之生起。苦具即一切有漏及无漏法。凡是能生苦果的法,皆是苦具,依之生嗔。有漏顺苦法,正是苦具。无漏虽然不是随顺的苦具,但从与邪见等俱起缘无漏生苦来说,则无漏法亦是苦具,如憎嫉灭道二谛,毁拨无漏,即招恶趣苦果,故亦说无漏为苦具。


凡是嗔心生起,即障碍无嗔,必定令身热恼,心不安宁,不能寂静,起诸恶业。所依即嗔自体,不安稳及恶行是能依,能依依所依生起,故说“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


:于诸事理,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痴即无明,独头无明迷理,相应无明迷理迷事。总由无明,对于四谛、业果、三宝等理事愚迷暗昧,生起疑惑,引起邪见,毁拨为无,其余贪等烦恼次第生起,造诸恶业,乃至招感后有苦果,生诸杂染。因此,痴为一切杂染法生起的所依。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学处
学处|有关念佛的三个困惑,你是否也有呢
学处|佛法中的“药”
学处|学佛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吗
学处|水陆法会都有哪些内容

☀观照
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人生靠什么?(上)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从信心上修成定慧学
开示|倓虚法师:破无明见法性
开示|虚云老和尚: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
开示|来果禅师:未悟以前犹自可,已悟以后事更多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迹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常识|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

☀素食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素食|离贪嫉
素食|日久心弥安
素食|离嗔

☀分享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赏析
赏析|(传)慈胜寺壁画二菩萨图
赏析|初唐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
赏析|道信大师亲笔书写的禅宗三祖僧璨塔铭砖拓片
赏析|明代宫廷水陆画《罗刹众图》

☀阅读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阅读|水陆仪文

☀故事
故事|佛陀为何吃了三个月马麦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故事|慈心因缘
故事|提婆达多的堕落

☀视频
视频|慧灯耀不二 禅窟得妙传
视频|我在灵隐做志工
视频|静观众妙
视频|祈福:万类生灵 同游妙庄严域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忧眼尊者(380)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无忧眼尊者(380)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新闻|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建明调研西湖风景名胜区宗教工作

新闻|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建明调研西湖风景名胜区宗教工作

2月7日下午,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建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邵根松一行赴西湖风景名胜区调研宗教工作。名胜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国方,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何蕾,总工程师华茵及相关部门...

释教三字经|十四祖 名龙树 入龙宫 华严遇 传世间 法雨澍

释教三字经|十四祖 名龙树 入龙宫 华严遇 传世间 法雨澍

龙树菩萨幼时即聪慧过人,博闻强记,听婆罗门诵读《吠陀》经典,闻过成诵。他遍览婆罗门教及其它外道经文,青年时代已是学富五车,闻名南印度。少年的龙树与三好友寻师习得隐身术后,潜入王宫,耽于情欲为乐。后其事...

赏析|唐代白檀木雕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

赏析|唐代白檀木雕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

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木造(白檀) 高42.4 cm 台座高17.6 cm唐代 7世纪 多武峰传来这是一尊极为精美传神的七世纪唐代白檀木雕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观音菩萨神态深沉安详、容姿华贵庄严、饰品繁复精...

新闻|2023法净禅茶开茶节在杭州佛学院举行

新闻|2023法净禅茶开茶节在杭州佛学院举行

4月2日下午,2023年法净禅茶开茶节在杭州佛学院举行。伴随着洒净仪式悠扬的梵呗声,法师们严整威仪,安详徐步,来到杭州稽留峰下的茶园中,将杨枝净水洒向清新嫩绿的茶叶,祈愿片片灵芽能助众生启迪智慧、净化...

开示|印光大师:家庭教育乃治国平天下之根本

开示|印光大师:家庭教育乃治国平天下之根本

甚矣,今日之世道人心,陷溺已至其极。具忧世之心者,种种设法以维持之。否则人道将几乎熄,诚可畏也。虽然,欲挽回世道人心,当从根本上解决,则用力少而得效巨。有真知确见者,当必群相景从,如风偃草矣。医家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