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道信大师亲笔书写的禅宗三祖僧璨塔铭砖拓片——纪念僧璨禅师圆寂纪念日


僧璨大士塔砖铭造于隋开皇十二年(592)

砖纵15.5厘米,横11.4厘米,厚3.6厘米

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藏


1982年杭州市区出土,铭为阳文,原系阴刻於范上,模印而成。禅宗三祖僧璨塔铭砖,上面的铭文据介绍是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亲笔书写,目前是四祖道信大师存世唯一书法真迹,。铭文在砖正面壁三十字,和左侧壁八字,共三十八字,铭文为阳文,阴刻于范上模印而成,字面行间作界格。文曰:“大隋开皇十二年七月,僧璨大士隐化於舒之皖公山岫,结塔供养,道信为记。”铭字笔划精劲、结体疏朗秀润,犹存北碑劲健遗风,但又蕴南书温雅之感。


据业内人士介绍,砖铭笔画精劲,结构舒展多变,饶有北碑遗意,又存南帖之温醇尔雅,有诸家之长而自立,书风开朗,布局参差有致,虽然只有三十几字,字字入神,极其变化,可见四祖大师书法功力之深,书法之美,学者曹锦炎先生赞曰可与《董美人志》比美。


僧璨,隋高僧,不言名氏,或曰陈留人、或曰徐州人。初为北齐居士,年逾四十有疮疾,谒禅宗二祖慧可,求忏罪。慧可为其披剃,密授法诀信衣。会周武灭佛,遂隐居于舒州皖公山、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积十余载,时人无能知者。在此期间传法于道信。又历岭南罗浮诸山,复回皖公山,为众说法已,合掌立逝。唐玄宗溢为鉴智掸师。著有《信心铭》六百言,禅宗三祖。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学处
学处|佛有三身,说法的是哪一身
学处|有关念佛的三个困惑,你是否也有呢
学处|佛法中的“药”
学处|学佛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吗

☀观照
观照|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
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开示
开示|印光大师:菩萨之心犹如虚空,无所不遍,众生小感则小应,大感则大应
开示|太虚大师:从信心上修成定慧学
开示|倓虚法师:破无明见法性
开示|虚云老和尚: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迹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素食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素食|离贪嫉
素食|日久心弥安
素食|离嗔

☀分享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赏析
赏析|唐代线刻石雕:药师琉璃光佛坐像
赏析|敦煌五代绢画:药师琉璃光如来
赏析|(传)慈胜寺壁画二菩萨图
赏析|初唐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

☀阅读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故事
故事|修行的事以后再说吧
故事|佛陀为何吃了三个月马麦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故事|慈心因缘

☀视频
视频|慧灯耀不二 禅窟得妙传
视频|我在灵隐做志工
视频|静观众妙
视频|祈福:万类生灵 同游妙庄严域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参访寺院:听经闻法

参访寺院:听经闻法

无论是在寺院听过法师讲经的居士还是常常自己课诵经典修习佛法的佛弟子,或是仅对佛教有一些涉猎的人,应该都听过、见过安在经典起首的偈子,这首偈子文义很明白,清楚地表达了佛法的庄严尊贵与微妙甚深。我们在佛门...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金富乐尊者(320)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金富乐尊者(320)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素食|黄花遍处

素食|黄花遍处

断桥妙伦禅师重九上堂:九日重阳节,渊明采菊时。黄花到处有,何止在东篱。诸人若也不信,且看折取一枝。拈主丈云:见么?雨中虽好,霜后尤奇。本日食单素煮重阳糕菊花雪梨饮-素煮-材 料大萝卜1根、素高汤适量、...

历史|清代的刻经事业——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三)

历史|清代的刻经事业——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三)

清代的刻经事业,在顺治、康熙(1644—1722)年间,民间各地所刻的僧传、语录等都集中于嘉兴楞严寺,当时发行的有《续藏经》九十函,二百三十七部,《又续藏经》四十三函,一百八十九部(见1920年北京刻...

新闻|共筑梦想之路,云林公益为孩子送去爱心和希望

新闻|共筑梦想之路,云林公益为孩子送去爱心和希望

2023年2月23日,杭州市委统战部牵头组织的助学仪式分别在梅城镇、航头镇举行,杭州市委统战部、建德市委统战部、镇政府领导,云林公益、同心博爱及校方代表参加了仪式。本次活动共为53位学生提供了助学金,...

百喻经故事——诈称眼盲(96)

百喻经故事——诈称眼盲(96)

诈称眼盲——《百喻经》经文昔有工匠师,为王作务,不堪其苦,诈有眼盲,便得脱苦。有余作师闻之,便欲自坏其目,用避苦役。有人语言:“汝何以自毁,徒受其苦?”如是愚人,为世人所笑。释义从前,有个工匠替国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