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明代居士对佛教的研究——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八)



明代在家居士对佛教的研究,也形成一种风气。宋濂、李贽、袁宏道、矍汝稷、王宇泰、焦竑、屠隆等,都于佛学有相当理解,遗有许多有关佛学的著作。


宋濂为明初翰林学士,曾三阅大藏,著有《宋学士文集》。所撰高僧塔铭等文字三十九篇,祩宏辑成《护法录》,为元末明初佛教史传的重要资料。


李贽出入儒释之间,尤好禅宗。著有《文字禅》、《净土诀》、《华严合论简要》等书。



袁宏道与兄宗道、弟中道三人,俱以文章知名。他初学禅于李贽,后归心净土法门,撰有《西方合论》,宣扬净土。

矍汝稷博览内典,汇集禅门宗师语要,撰《指月录》三十二卷,盛行于世。

王肯堂精于医学,学佛研习唯识,著有《成唯识论证义》。

焦竑长于文字,举进士第一,与李贽往来论学,因归心佛法。著有《楞伽》、《法华》、《圆觉》等经的《精解评林》各二卷。


屠隆是著名的文艺家,晚年学佛,著有《佛法金汤录》三卷,驳宋儒排佛言论。

其他如严讷、虞淳熙、庄广还等,多从祩宏习净土法门。庄广还编有《净土资粮全集》六卷。

紫柏、密藏之倡刻嘉兴藏,多得力于袁了凡、陆光祖、冯梦祯、陶望龄等的护持。这些居士对于明末佛教之复兴起着很大的作用(《居士传》卷三十七至四十六)。

中国佛教史略 · 往期回顾

后汉
佛教


佛教究竟何时传入中国

后汉最著名的两位译经家:安世高与支娄迦谶

后汉其他译家与初期译经特点

汉地最初的佛教信仰

三国
佛教


除了英雄辈出,三国也是佛教戒律初传中土的时期

三国时期吴地的佛经翻译家与汉人西行求法的先驱

西晋
佛教


西晋时期的佛经翻译

西晋一代佛教的义学与传播
东晋
佛教


东晋时期佛教在中国北方的传播

东晋时期佛教在中国南方的传播


东晋高僧西行求法与朝廷信仰佛教

东晋时期南北两地的佛典翻译


东晋时期的佛教义学


东晋时期的佛教造像艺术

南朝
佛教


南北朝时南朝佛教的兴盛

南朝历代相承的佛典翻译事业


形成于南朝的佛教义学宗派雏形


摄论师与十诵律师


南朝的《涅槃经》“研究热”


南朝时期佛教与儒、道二教的论辩


南朝的佛教文学与艺术成就

北朝

佛教


汉传佛教历史上第一场“法难”


孝文帝后盛极一时的北魏佛教

北魏分裂后的佛教及北周武帝灭佛


北朝历代佛典翻译


由南朝传入北地的毗昙宗、成实宗和摄论宗


北朝的涅槃师、地论师和四论师


北朝的四分律师、净土师和楞伽师


北朝佛教之专重禅观


石窟造像在北朝的兴盛


宏伟庄严的北魏寺塔建筑

隋代
佛教


隋文帝、隋炀帝对佛教的提倡与限制


隋代佛典翻译和经录编撰


隋代佛教义学的发展及宗派的建立


隋代的佛弟子们如何修行


隋代佛教的艺术成就与国际传播

唐代

佛教


唐代三百年间佛教的兴衰

佛典翻译的兴盛与经录编撰的成熟


八宗并弘之天台宗与三论宗


八宗并弘之慈恩宗


八宗并弘之律宗与贤首宗


八宗并弘之密宗与净土宗


八宗并弘之禅宗


唐代佛教在民间的传播

唐代佛教和儒、道二家的争论与交流


唐代佛教的文学艺术与国际传播

五代
佛教


五代时期南北佛教的兴衰


禅宗与天台宗在五代时的传承


五代时北方佛教的义学与律学


五代佛教典籍的弘传与佛教艺术的发展
宋代
佛教

两宋佛教兴衰


宋代的佛典翻译与经录编撰


宋代三百余年间官私刻印的五部藏经


临济、云门、曹洞三宗在宋代的传承


南山律宗与贤首宗在宋代的发展


天台宗的山家山外之争


净土法门在宋代的盛行与禅教思想对儒家的影响


宋代佛教的国际传播和佛教文学艺术的发展

辽代

佛教


辽代诸帝对佛教的支持


辽代的寺院经济和佛教信仰


华严和密教在辽代的弘传


辽代净土、律宗及音释相关著述


辽代大藏经的刻印


保存至今的辽代佛教建筑

金代
佛教


金初诸帝对佛教的支持


金代的试僧制度与佛教管理


金代寺院的经济来源和慈善事业


禅宗在金代的弘传


金代的华严、密教、净土各宗


金代大藏经的刻印


金代佛教艺术之建筑、雕塑和壁画

元代

佛教


元廷对佛教僧众的礼敬


元代的佛教管理机构


元代寺院经济的畸形发展


元代的民间私刻藏经


元朝喇嘛教的著名人物


北方的曹洞和临济宗师


南方的禅门宗匠


元代天台、贤首二宗的代表人物


慈恩、戒律诸宗在元代的余绪

元代的佛像塑造及雕刻艺术

十一

中国佛教史略之元代佛教

明代

佛教


明太祖对佛教的整顿


明初的僧籍和寺田制度


明代诸帝对藏传佛教的优遇


明代著名禅师(上)


明代著名禅师(下)


明代教下诸宗的发展


明代律学的复兴和净土信仰的流行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新春福慧|灵隐寺红包封面来了!将红包和祝福一起收入囊中

新春福慧|灵隐寺红包封面来了!将红包和祝福一起收入囊中

新年到~好运到~恰逢团圆,喜庆年年眼看春节将至,大家都在为“年味”作准备这其中最少不了的自然是祝福和红包!好看、好玩、有寓意的红包封面已经成为展示个性的年味特产喜迎兔年 阖家团圆今年杭州灵隐寺依循惯例...

纪念|七月初二 净土八祖莲池大师往生日——老实念佛 莫换题目

纪念|七月初二 净土八祖莲池大师往生日——老实念佛 莫换题目

七月初二 莲池大师往生纪念日初住云栖,即灭虎患。旱请念佛雨慰盼,村民咸感叹。庀材开办,道场重兴建。01出身望族  孝深识广莲池大师(1535—1615),讳袾宏,字佛慧,号莲池。杭州仁和人,...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执宝炬尊者(336)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执宝炬尊者(336)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二十四节气|大雪——万山冰雪连根冻 一片身心彻骨寒

二十四节气|大雪——万山冰雪连根冻 一片身心彻骨寒

小雪才过大雪前,萧萧风雨纸窗穿而今共唱新词饮,切莫相邀薄暮天——宋·梅尧臣《次韵和王道损风雨戏寄》明日大雪节气,标志着仲冬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至此而雪盛也”所谓大雪,顾名思义,雪愈大而天愈冷...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头陀僧尊者(314)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头陀僧尊者(314)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新闻|杭州灵隐寺被命名为“杭州市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新闻|杭州灵隐寺被命名为“杭州市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为深入贯彻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推进杭州市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杭州市普法办组织开展了2022年市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评定工作。杭州灵隐寺作为宗教界法治宣传教育典型示范单位,成功入选“杭州市法治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