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故事——唵米决口(72)

唵米决口

——《百喻经》



经文

昔有一人,至妇家舍,见其捣米,便往其所,偷米唵之。妇来见夫,欲共其语。满口中米,都不应和。羞其妇故,不肯弃之,是以不语。妇怪不语,以手摸看,谓其口肿。语其父言:“我夫始来,卒得口肿,都不能语。”其父即便唤医治之,时医言曰:“此病最重,以刀决之,可得差耳。”即便以刀决破其口,米从口出,其事彰露。



释义

有一个人,和他妻子一起到岳父家去。那天,岳父家在捣黄米糕,趁他妻子去见父母的时候,这人就偷了一块糕塞在嘴里。他妻子转身来找他时,他满嘴是糕,又怕妻子知道自己难堪,就闭着嘴,不作声。


妻子感到奇怪,用手一摸丈夫的两颊,发觉是肿的,就告诉父亲说:“我丈夫刚到这里,嘴突然肿起来不能讲话。”


父亲急忙请来了一位医生,医生看了说:“这病很重,要开刀才能治愈。”于是,医生就动手开刀,把面颊破开,嘴里的糕就露了出来,这事情大家也明白了。



寓意

人有过失,应该坦白和改正,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如果犯戒行恶后,隐瞒不说,不肯悔悟,罪结愈重,难免堕于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之中。


一旦待人揭发出来,悔已不及,何况天下事终有一天会败露,正如俗话说的:“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何苦怕小丑,而闹成大笑活呢。



往期回顾:百喻经故事 

愚人食盐(1)

愚人集牛乳(2)

以梨打头破(3)

妇诈称死(4)

渴见水(5)

子死欲停置家中(6)

认人为兄(7)

山羌偷官库(8)

叹父德行(9)

三重楼(10)

婆罗门杀子(11)

煮黑石蜜浆(12)

说人喜嗔(13)

杀商主祀天(14)

医与王女药(15)

灌甘蔗(16)

债半钱(17)

就楼磨刀(18)

乘船失盂(19)

人说王纵暴(20)

妇女欲更求子(21)

入海取沉水(22)

贼偷锦绣(23)

种熬胡麻子(24)

水火(25)

人效王眼瞤(26)

治鞭疮(27)

为妇贸鼻(28)

贫人烧粗褐衣(29)

牧羊人(30)

雇借瓦师(31)

估客偷金(32)

斫树取果(33)

送美水(34)

宝箧镜(35)

破五通仙眼(36)

杀群牛(37)

饮木筒水(38)

见他人涂舍(39)

治秃(40)

毗舍阇鬼(41)

估客驼死(42)

磨大石(43)

欲食半饼(44)

奴守门(45)

偷犛牛(46)

贫人作鸳鸯鸣(47)

野干为折树枝所打(48)

小儿争分别毛(49)

医治背偻(50)

五人买婢共使作(51)

伎儿作乐(52)

师患脚付二弟子(53)

蛇头尾共争在前(54)

愿为王剃须(55)

索无物(56)

踏长者口(57)

二子分财(58)

观作瓶(59)

见水底金影(60)

梵天弟子造物因(61)

病人食雉肉(62)

伎儿着戏罗刹服共相惊怖(63)

人谓故屋中有恶鬼(64)

五百欢喜丸(65)

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66)

夫妇食饼共为要(67)

共相怨害(68)

效其祖先急速食(69)

尝菴婆罗果(70)

为二妇故丧其两目(71)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二十四节气|雨水——法雨频施 枯枝再润

二十四节气|雨水——法雨频施 枯枝再润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当年少的我们摇头晃脑地背诵着杜甫这首《春夜喜雨》的时候对于雨水、春天、润物无声这些概念或许还并没有太清晰地认知和这些早已铭刻在心中地诗句一样春雨也是这样,趁着我们还沉浸在梦乡便淅...

故事|龙施女出家修道

故事|龙施女出家修道

古时候,有一位名叫须福的长者,他有一个女儿,名字叫龙施。龙施从小聪明惹人喜爱,家教很好。在良好的家庭环境里,她无忧无虑地长大了。在她十四岁时,有一天早上,佛陀与弟子忽然来到她家的大门外。佛陀眉宇间放出...

百喻经故事——诈称眼盲(96)

百喻经故事——诈称眼盲(96)

诈称眼盲——《百喻经》经文昔有工匠师,为王作务,不堪其苦,诈有眼盲,便得脱苦。有余作师闻之,便欲自坏其目,用避苦役。有人语言:“汝何以自毁,徒受其苦?”如是愚人,为世人所笑。释义从前,有个工匠替国王做...

论坛|第十九届吴越佛教研讨会学术综述

论坛|第十九届吴越佛教研讨会学术综述

2022年11月19日—20日,第十九届吴越佛教研讨会在灵隐寺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杭州市佛教协会、杭州市宗教研究会主办,杭州灵隐寺协办,杭州佛学院、东方唯识学专业委员会承办。 本次会议设有杭...

阅读|我虽学佛未忘世——八指头陀的爱国诗篇(上)

阅读|我虽学佛未忘世——八指头陀的爱国诗篇(上)

释敬安(1851—1912),字寄禅,号八指头陀,俗姓黄,名读山,湖南湘潭石潭人氏。曾先后任湖南衡阳罗汉寺、衡山上封寺、大善寺、宁乡沩山密印寺、湘阴白霞寺、万福禅林、长沙上林寺、浙江天童寺住持。一九一...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罗余习尊者(349)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罗余习尊者(349)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