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教三字经|溯源流 知宗派 宗有十 分大小





我们从前面的内容,可以知道佛教的源头以及一开始传入中国的情况。进一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则要说到佛教传入中国后,出现大、小乘共十宗:一、成实宗,二、俱舍宗,三、禅宗,四、律宗,五、天台宗,六、贤首宗,七、慈恩宗,八、三论宗,九、密宗,十、净土宗。


十宗中除成实、俱舍两宗算是小乘宗外,其余八宗都是大乘。严格来说,律宗中的戒律,则包含有大乘戒和小乘戒。


佛陀是佛法的发源地,佛法从我佛的智海中流出,渐渐地演变成十宗。学佛的人应该通过研究各宗的流,再向上穷其本源而知道佛,这才算是对佛教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释教三字经 · 前文回顾

无始终 无内外 强立名 为法界

法界性 即法身 因不觉 号无明

空色现 情器分 三世间 从此生

迷则凡 悟则圣 真如体 须亲证

证者谁 释迦尊 大悲愿 示诞生

处王宫 求出离 夜逾城 人不知

入雪山 修苦行 六年来 习寂定

从定起 出山来 坐树下 心镜开

启大教 说华严 尘刹海 现宝莲

愍凡愚 不能听 隐尊特 显劣应

说阿含 第二时 四谛法 接小机

证四果 出生灭 演方等 破法执

第四时 谈般若 二乘转 教菩萨

开显圆 法华会 学无学 得授记

涅槃经 最后说 显真常 扶戒律

五时教 如是说 亦融通 亦分别

化道圆 归真际 双树间 吉祥逝

荼毗后 分舍利 阿育王 变古制 

碎宝末 造浮图 役鬼神 遍阎浮

优填王 始造像 令后人 修供养

大迦叶 命阿难 结集经 石窟间

修多罗 是经藏 毗奈耶 是律藏 

阿毗昙 是论藏 正法隆 外道丧

藏分三 部十二 遇有缘 作佛事

汉明帝 梦金人 求圣教 遣蔡愔

腾兰来 经像至 初译经 四十二

善男女 皆生信 求出家 期现证

建十寺 安僧尼 三宝备 始于兹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观照|并非受苦 而是还愿

观照|并非受苦 而是还愿

✦ ✦✦ ✦✦ ✦✦ ✦我们生活在世间,工作中生活中,乃至日常的接人待物,时长会遇到一些难题。这些困难有大有小,小困难稍加努力便可解决,而对于比较大的挑战,往往...

新闻|灵隐寺2023年第一期皈依弟子回堂修学活动开班​

新闻|灵隐寺2023年第一期皈依弟子回堂修学活动开班​

4月7日,杭州灵隐寺2023年第一期皈依弟子回堂修学活动开班。下午四点半,学员们分组列队,相莲法师向各位学员说明了入住寺院的相关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福报,把握这四天难得的修学经历。晚饭后,学员们...

新闻|春来风暖意——云林书院明行读书会第三期结业回望

新闻|春来风暖意——云林书院明行读书会第三期结业回望

“茗得先春,仍是寒泉风味;香来破腊,依然茅屋梅花。”张岱笔下的春,正如杭州的乍暖还寒时候。伴随着满目春华和浅滩鸥鹭,云林书院明行读书会第三期结业仪式在西溪湿地公园的观音精舍内举行。本期读书会指导老师张...

故事|慈心因缘

故事|慈心因缘

为期三个月的夏安居结束时,比丘们深得法益,身心自在清凉。为表达对佛陀的无比感恩,比丘们前往舍卫国中的祇树给孤独园,恭敬礼拜释迦牟尼佛。佛陀见到比丘们,即以慈悲的口吻慰问大众:“这三个月来的生活起居,是...

释教三字经|既明宗 须知律 持五戒 本乃立

释教三字经|既明宗 须知律 持五戒 本乃立

禅宗讲完了,现在讲到律宗了。律的梵语叫做优波罗叉,或者毘柰耶,翻译为调伏。或者叫毘尼,翻译为灭。还有尸罗和波罗提木叉,译为戒和别解脱。名字尽管不同,意义都可以会通。律的意义是什么呢?律是规矩,它能使我...

百喻经故事——贫人作鸳鸯鸣(47)

百喻经故事——贫人作鸳鸯鸣(47)

贫人作鸳鸯鸣——《百喻经》经文昔外国节法庆之日,一切妇女,尽持优钵罗华以为鬘饰。有一贫人,其妇语言:“尔若能得优钵罗华,来用与我,为尔作妻;若不能得,我舍尔去。”其夫先来常善作鸳鸯之鸣,即入王池,作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