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欣赏——冥坐寂不动 大千入毫发


庐山东林寺夜怀

【唐】李白

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

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

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

冥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

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


诗人辞别繁华的城市,独自一个人上庐山,寻求清净的东林寺。晚钟荡破霜气弥漫的夜空,悠悠传开。月色映在虎溪上,水面泛出宁静的清光。寺院周围及其幽寂清冷,实在是个修行的好地方。


“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二句从山水环境过渡到佛教氛围。天香氤氲,天乐妙曼,祥和馨宁,清净悠然。这里也暗含了对寺僧的赞叹,因为只有梵行精进,智德高深,才会感得天香天乐这样的祥瑞。


最后四句是诗人在此佛教圣地的参悟表述。在环境的影响下,使人也冥坐不动,进入了禅定。在禅定智慧的观照下,领悟到大千与毫发是大小无碍的,大千能容毫发,毫发也可容大千。如晋译《华严经·卢舍那佛品》云:“一毛孔中,无量佛刹,庄严清净,旷然安住。”华严宗所立十玄门之第六“微细相容安立门”广说此义。诗人进一步阐明只要“湛然”不动,冥合真心,就能永出生死轮回。《楞严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因此若能伏断妄心,冥合真心,就能出离生死六道。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学处
学处|什么是菩萨
学处|佛有三身,说法的是哪一身
学处|有关念佛的三个困惑,你是否也有呢
学处|佛法中的“药”

☀观照
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观照|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
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怎能因为忙了就不讲威仪呢
开示|印光大师:菩萨之心犹如虚空,无所不遍,众生小感则小应,大感则大应
开示|太虚大师:从信心上修成定慧学
开示|倓虚法师:破无明见法性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迹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①

☀素食
素食|黄花遍处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素食|离贪嫉
素食|日久心弥安

☀分享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赏析
赏析|清早期绢地全堂佛会图
赏析|唐代线刻石雕:药师琉璃光佛坐像
赏析|敦煌五代绢画:药师琉璃光如来
赏析|(传)慈胜寺壁画二菩萨图

☀阅读
阅读|我虽学佛未忘世——八指头陀的爱国诗篇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故事
故事|拦住沙门的水鬼
故事|修行的事以后再说吧
故事|佛陀为何吃了三个月马麦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视频
视频|空山新雨后
视频|天香桂子落纷纷
视频|慧灯耀不二 禅窟得妙传
视频|我在灵隐做志工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素食|黄花遍处

素食|黄花遍处

断桥妙伦禅师重九上堂:九日重阳节,渊明采菊时。黄花到处有,何止在东篱。诸人若也不信,且看折取一枝。拈主丈云:见么?雨中虽好,霜后尤奇。本日食单素煮重阳糕菊花雪梨饮-素煮-材 料大萝卜1根、素高汤适量、...

素食|是春天的味道

素食|是春天的味道

雨水期间天气变化无常,容易引起人们的情绪波动,乃至心神不安,影响身心健康,应当采取积极的修身养生方法,陶冶性情。春季饮食上宜少酸多甜,可多食大枣、菠菜、荸荠、甘蔗、茼蒿、山药等。风多物燥的天气易使口舌...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妻子甚狱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妻子甚狱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凡夫:意译为异生,略称凡,指凡庸之人。就修行阶位而言...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举难劝修④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举难劝修④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参加2022佛教论辩会感悟(一)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参加2022佛教论辩会感悟(一)

2022年11月5日契理契机  与时俱进文|小西“2022佛教论辩会”于2022年11月5日上午在杭州佛学院举行,作为一名云林志工,我有幸成为一名听众,参加了这次殊胜难得的辩论会开幕式,聆听...

月德呈瑞|好行善道 不自放逸

月德呈瑞|好行善道 不自放逸

尸罗,秦言好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尸罗略说,有二种,一者在家尸罗,二者出家尸罗。菩萨以质直清净心,持如是等戒,皆名尸罗。为感谢大家一年来对【灵隐寺】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