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举难劝修④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九、有势不临难:
这个跟前面的“被辱不嗔难”刚好相反,当我们的力量弱小时,被人家欺负,没有办法反抗他,往往怀恨在心,一旦有了力量,非加以报复不可。当我们的力量强大之时,有权力、有财力或者有武力时,却不会仗势欺人,抱着慈悲、容忍的心,时时能够尊重别人,宽大为怀,不骄傲,不炫耀,不滥用自己的权力,这也是一般人很不容易做到的。
另一方面,当权力摆在面前而不去争取,能够视富贵如浮云,看势力如敝屣,也实在是很难的。一个学佛的人,在这方面要有特别修养的功夫,必须学习超越凡夫的心地,追求希圣希贤的境界,才能做到有势不临。
十、触事无心难:
当我们与外境接触的时候,能够不动心、不随境转的话,实在是不容易的。一般人的情绪,随着外境而有喜、怒、哀、乐种种不同的波动。好的境界当前,人家赞叹我们、夸奖我们几句,我们往往飘飘然的,感觉到非常高兴。面对违逆的境界,人家说了几句坏话,我们就非常的生气,甚至暴跳如雷,这就是我们对外境放不下,没有做到无心的功夫。
但是,我们如果有修养功夫,就不为外境所动了。我们接触外境的时候,要像镜子一样的,能够随缘、任运自然,面对外境,既不去攀缘,也不会执着,这样我们就会以空灵的心境,泰然地面对一切。
古时大德,曾经写了一首偈语,形容对外境无心的功夫:铁牛不怕狮子吼,犹如木人看花鸟。本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不论世间千差万别的外境,缠绕著我们的周围,在我们面前显现了,我们都不去执取它,不为它所包围,所干扰,这就是触事无心。
十一、广学博究难:
广学博究,是做学问的方法,不论是世间的学问也好,或是出世间的佛学也好,我们都必须博览群书,广泛地了解,同时深入地加以研究,这实在不容易做到的。
我们做一个佛弟子,除了念佛参禅,还要充实自己,对佛法不分宗别派,都要加以研究。尤其是学做菩萨,行菩萨道,更是要“法门无量誓愿学”,所有的法门、学问,什么都要懂,我们要度化人家,不是凭着一点学问就足够了,而且需要多方面去研究的。
总而言之,广学博究,对一个现代人,尤其是佛教徒来说,是很需要的,它虽然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但只要我们能够下决心,有恒心去下苦功,一定能够克服种种困难的。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