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妻子甚狱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凡夫:意译为异生,略称凡,指凡庸之人。就修行阶位而言,则未见四谛之理而凡庸浅识者,均称凡夫。《大日经疏》卷一载,凡夫以无明之故,随业受报,不得自在,堕于诸趣之中,遂产生种种类别之众生,故应正译为异生。


又对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等四圣而言,凡生死流转于六道者,皆称为六凡,即地狱之有情以至天界众生皆是。


罗汉:全称阿罗汉,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意译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


关于阿罗汉,《大智度论》卷三等举出杀贼、不生、应供三义,称为阿罗汉三义,为自古以来最常见之说。即:(一)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二)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三)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


佛说:凡夫被妻子、家产系缚,甚至比牢狱还厉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即便是坐监牢,也有刑满释放的一天,但是妻子儿女却会一直系缚你,不能远离。


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这是针对男性说法,就是贪爱女色。男性贪爱女色,哪里会害怕奔波劳碌呢?就好比眼前所要面临的明明是虎口之患,却因为贪图女色,甘心降伏,即便是被老虎吃了,也不害怕在乎。


自己将自己投到污泥里面,把自己溺死,所以才叫做凡夫。相反,如果能够把妻子、舍宅这一关透过去,就可以算的是超出凡尘的阿罗汉了。


此经是对男众说法,所以以妻子作对象,如果是女性,需要把它反过来。女性贪爱丈夫、贪爱儿女,一样等于投泥自溺,一样是个凡夫,同样如果能把此关透过去,也是阿罗汉。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②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问道宿命

请问善大
请问力明①

请问力明②

舍爱得道

明来暗谢

念等本空①

念等本空②

假真并观

推我本空

名声丧本

财色招苦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慈仁尊尊者(386)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慈仁尊尊者(386)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201至3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201至300尊罗汉合集

五百罗汉,一般指释迦牟尼佛圆寂后参加第一次经结集的五百比丘,以大迦叶和阿难为首,还有一说为跟随释迦牟尼佛传道的常随众五百弟子。佛教传入中国后,五百罗汉在五代时得到特别尊崇。吴越王钱氏造五百铜罗汉于天台...

素食|诚且恭敬

素食|诚且恭敬

诚与恭敬,实为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印光法师)——《晚晴集》本日食单黄花菜拌粉丝荷兰豆炒杏鲍菇南瓜饼-黄花菜拌粉丝-材 料黄花菜、黄瓜、胡萝卜、粉丝、盐、蔬果粉、白醋、香油、酱油做 法1、黄...

百喻经故事——观作瓶(59)

百喻经故事——观作瓶(59)

观作瓶——《百喻经》经文譬如二人至陶师所,观其踏轮而作瓦瓶,看无厌足。一人舍去,往至大会,极得美膳,又获珍宝。一人观瓶而作是言:“待我看讫。”如是渐冉,乃至日没,观瓶不已,失于衣食。释义有两个人,共同...

阅读|学佛应当心大而胆小——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三十)

阅读|学佛应当心大而胆小——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三十)

心胆古人有言:“胆欲大而心欲小①。”胆大者,谓其有担当也。心小者,谓其有裁酌②也。担当,故千万人吾往③。裁酌,故临事而惧,好谋而成④。此正论也。至于僧,则反是,吾谓心欲大而胆欲小。心大,故帡⑤包十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