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妻子甚狱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凡夫:意译为异生,略称凡,指凡庸之人。就修行阶位而言,则未见四谛之理而凡庸浅识者,均称凡夫。《大日经疏》卷一载,凡夫以无明之故,随业受报,不得自在,堕于诸趣之中,遂产生种种类别之众生,故应正译为异生。


又对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等四圣而言,凡生死流转于六道者,皆称为六凡,即地狱之有情以至天界众生皆是。


罗汉:全称阿罗汉,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意译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


关于阿罗汉,《大智度论》卷三等举出杀贼、不生、应供三义,称为阿罗汉三义,为自古以来最常见之说。即:(一)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二)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三)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


佛说:凡夫被妻子、家产系缚,甚至比牢狱还厉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即便是坐监牢,也有刑满释放的一天,但是妻子儿女却会一直系缚你,不能远离。


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这是针对男性说法,就是贪爱女色。男性贪爱女色,哪里会害怕奔波劳碌呢?就好比眼前所要面临的明明是虎口之患,却因为贪图女色,甘心降伏,即便是被老虎吃了,也不害怕在乎。


自己将自己投到污泥里面,把自己溺死,所以才叫做凡夫。相反,如果能够把妻子、舍宅这一关透过去,就可以算的是超出凡尘的阿罗汉了。


此经是对男众说法,所以以妻子作对象,如果是女性,需要把它反过来。女性贪爱丈夫、贪爱儿女,一样等于投泥自溺,一样是个凡夫,同样如果能把此关透过去,也是阿罗汉。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②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问道宿命

请问善大
请问力明①

请问力明②

舍爱得道

明来暗谢

念等本空①

念等本空②

假真并观

推我本空

名声丧本

财色招苦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念戒近道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念戒近道

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佛陀告诫弟子:作为佛弟子,即便是离开我千里之远,而能够忆念我的戒法,并加以行持,一定能够得道。否则,即便是随侍在我左右...

新闻|千佛绘春 鹫岭枰机 暨“云林杯”第十五届枰满天心围棋三人联棋赛圆满闭幕

新闻|千佛绘春 鹫岭枰机 暨“云林杯”第十五届枰满天心围棋三人联棋赛圆满闭幕

3月26日下午,“千佛绘春 鹫岭枰机 暨“云林杯”第十五届枰满天心围棋三人联棋赛”在杭州灵隐寺圆满闭幕,16支棋队64名棋手经过四轮的坐隐手谈,南无众王佛队获得第一名。▲总裁判长陈利刚宣读比赛结果▲南...

禅诗欣赏——冥坐寂不动 大千入毫发

禅诗欣赏——冥坐寂不动 大千入毫发

庐山东林寺夜怀【唐】李白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冥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诗人辞别繁华的城市,独自一个人上庐山,寻求清净的东林寺。...

禅诗欣赏——满目春山春水绿 更求何地可忘机

禅诗欣赏——满目春山春水绿 更求何地可忘机

子规【宋】白云守端禅师声声解道不如归,往往人心会者稀。满目春山春水绿,更求何地可忘机。当子规鸟啼叫之时,人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说这鸟儿声声呼唤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其实,很少有人听得懂它的真正意思。眼...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应赴供尊者(333)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应赴供尊者(333)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历史|清初诸帝对佛教的推崇——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二)

​历史|清初诸帝对佛教的推崇——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二)

清朝统治者最初接触到的佛教,是中国西藏地区所传的喇嘛教。当十七世纪初起,已有喇嘛到关外传教,曾受到清太祖的礼遇。太宗时(1627—1643),盛京(今沈阳)方面已开始和当时西藏的达赖喇嘛第五世(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