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寒露——金风吹落叶 玉露滴清秋



今日15点22分,迎来寒露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

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

露水更多,昼夜皆带寒意

寒生露凝,因而称为“寒露”

北方的枫叶渐渐由绿变红

寒露在清晨的枝叶凝结

可以隐约听见冬天的脚步了

而南方的秋意也已渐浓,蝉噤荷残

开始了从凉爽向寒冷的过渡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一批批的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

开始了最后一拨的大举南迁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

海边却出现很多纹色似鸟的贝壳

古人便以为蛤蜊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菊有黄华

明明是百花凋零之时

菊花却一枝独秀,从容绽放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千年前的宋朝诗人王安石在庭院散步

忽而一阵风来,诗人打了个激灵

草丛的露珠串串滚落,沾湿衣衫

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远在他乡的朋友

不知他是否有添加衣裳呢

古谚中也满是应对寒气乍起的智慧

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此时露珠已寒光四射,冷气袭人

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

不适宜再赤脚趟水或踩青了

转眼到寒露,翻箱找衣裤

应注意添衣防寒,尤其是腹部的保暖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唐·戴察《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无论天高云淡的旷远清飒

还是霜草幽花的幽妍细腻

秋日的景致总和露水联系在一起

古人善于通过一滴露珠的变化

感知天地间不易察觉的细微差别

白露才刚“露凝而白

寒露就已“凝结为霜

这一点晶莹剔透的露色

不仅让略显枯燥乏味的秋天

有了灵动的光泽和神怡的诗意

也是学佛者的“百草头上祖师意



永觉元贤禅师示众

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

今夜金风透幙,玉露垂枝

素月流辉,碧天如洗

落叶点点飘林,寒蛩声声入耳

帘外之青山尽曙,江中之白浪摇光

祇此因缘,还有佛性义也无

若说有,错认驴鞍桥

若说无,面南看北斗

毕竟如何

咦!不因夜来雁,怎见海门秋







云林节气




立春——瑞草生嘉运 林华结早春
雨水——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惊蛰——沉沉寂寂绝施为 触着无端吼似雷
春分——趁取春光 还留一半 莫负今朝
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谷雨——一年弹指又春归
立夏——芳菲歇去何须恨 夏木阴阴正可人
小满——枇杷黄后杨梅紫 正是农家小满天
芒种——阳月渐收芒种雨 西风吹老稻花秋
夏至——昼晷已云极 宵漏自此长
小暑——熏风自南来 殿阁生微凉
大暑——大暑三秋近 林钟九夏移
立秋——萧飒凉风与衰鬓 谁教计会一时秋
处暑——新凉直万金
白露——叶下和秋吹 惊看两鬓毛
秋分——凉蟾光满 桂子飘香远
寒露——空庭得秋长漫漫 寒露入暮愁衣单
霜降——繁霜降兮草木零
立冬——一点禅灯半轮月 今宵寒较昨宵多
小雪——寂寥小雪闲中过 斑驳轻霜鬓上加
大雪——红炉焰上看飞雪 刹刹尘尘海岳寒
冬至——玉律声中 又报新阳
小寒——晓日初长 正锦里轻阴 小寒天气
大寒——岁暮天寒宜思归 免教客子梦魂飞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禅诗欣赏——水月心方寂 云霞思独玄

禅诗欣赏——水月心方寂 云霞思独玄

酬晖上人秋夜独坐山亭有赠【唐】陈子昂钟梵经行罢,香床坐入禅。岩庭交杂树,石濑泻鸣泉。水月心方寂,云霞思独玄。宁知人世里,疲病苦攀缘。首联叙述了晖上人午后诵经,黄昏经行,晚上禅坐的日常安排,巧妙地写出了...

素食|放下

素食|放下

何不趁早放下幻梦尘劳,勤修戒定智慧。(蕅益大师)——《晚晴集》本日食单莴笋炒木耳鸡枞菌烧豆腐烤地瓜小饼-莴笋炒木耳-材 料莴笋1根、木耳几朵、胡萝卜半根、盐适量、生抽一勺、油适量做 法1、黑木耳提前浸...

素食|咬秋

素食|咬秋

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

法讯|2023年2月5日杭州灵隐寺放生预告

法讯|2023年2月5日杭州灵隐寺放生预告

元时间2023年2月5日(周日)上午七时宵地点杭州灵隐寺药师殿前节随喜方式前往杭州灵隐寺客堂办理登记。咨询电话:0571-87968665放生祈福法会杭州灵隐寺每月农历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通过提倡科...

纪念|正月十三 牛头法融禅师圆寂日

纪念|正月十三 牛头法融禅师圆寂日

牛头法融禅师,俗姓韦,润州延陵人(今江苏镇江市)。法融禅师十九时,便学通经史,不久开始阅读大般若经,对般若真空之旨,有所悟人。他曾感叹道:“儒道世典,非究竟法。般若正观,出世舟航。”于是产生了出家的念...

招募|云林志工团讲解组招募通告

招募|云林志工团讲解组招募通告

杭州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初年,至今已有近1700年,因其悠久的历史,美丽的自然风光及浓厚的佛教文化,被称为“东南佛国之冠”,慕名而来的游客众多。为了更好的展示灵隐寺这座千年古刹的璀璨文化,云林志工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