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寒露——金风吹落叶 玉露滴清秋



今日15点22分,迎来寒露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

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

露水更多,昼夜皆带寒意

寒生露凝,因而称为“寒露”

北方的枫叶渐渐由绿变红

寒露在清晨的枝叶凝结

可以隐约听见冬天的脚步了

而南方的秋意也已渐浓,蝉噤荷残

开始了从凉爽向寒冷的过渡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一批批的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

开始了最后一拨的大举南迁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

海边却出现很多纹色似鸟的贝壳

古人便以为蛤蜊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菊有黄华

明明是百花凋零之时

菊花却一枝独秀,从容绽放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千年前的宋朝诗人王安石在庭院散步

忽而一阵风来,诗人打了个激灵

草丛的露珠串串滚落,沾湿衣衫

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远在他乡的朋友

不知他是否有添加衣裳呢

古谚中也满是应对寒气乍起的智慧

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此时露珠已寒光四射,冷气袭人

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脚

不适宜再赤脚趟水或踩青了

转眼到寒露,翻箱找衣裤

应注意添衣防寒,尤其是腹部的保暖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唐·戴察《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无论天高云淡的旷远清飒

还是霜草幽花的幽妍细腻

秋日的景致总和露水联系在一起

古人善于通过一滴露珠的变化

感知天地间不易察觉的细微差别

白露才刚“露凝而白

寒露就已“凝结为霜

这一点晶莹剔透的露色

不仅让略显枯燥乏味的秋天

有了灵动的光泽和神怡的诗意

也是学佛者的“百草头上祖师意



永觉元贤禅师示众

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

今夜金风透幙,玉露垂枝

素月流辉,碧天如洗

落叶点点飘林,寒蛩声声入耳

帘外之青山尽曙,江中之白浪摇光

祇此因缘,还有佛性义也无

若说有,错认驴鞍桥

若说无,面南看北斗

毕竟如何

咦!不因夜来雁,怎见海门秋







云林节气




立春——瑞草生嘉运 林华结早春
雨水——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惊蛰——沉沉寂寂绝施为 触着无端吼似雷
春分——趁取春光 还留一半 莫负今朝
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谷雨——一年弹指又春归
立夏——芳菲歇去何须恨 夏木阴阴正可人
小满——枇杷黄后杨梅紫 正是农家小满天
芒种——阳月渐收芒种雨 西风吹老稻花秋
夏至——昼晷已云极 宵漏自此长
小暑——熏风自南来 殿阁生微凉
大暑——大暑三秋近 林钟九夏移
立秋——萧飒凉风与衰鬓 谁教计会一时秋
处暑——新凉直万金
白露——叶下和秋吹 惊看两鬓毛
秋分——凉蟾光满 桂子飘香远
寒露——空庭得秋长漫漫 寒露入暮愁衣单
霜降——繁霜降兮草木零
立冬——一点禅灯半轮月 今宵寒较昨宵多
小雪——寂寥小雪闲中过 斑驳轻霜鬓上加
大雪——红炉焰上看飞雪 刹刹尘尘海岳寒
冬至——玉律声中 又报新阳
小寒——晓日初长 正锦里轻阴 小寒天气
大寒——岁暮天寒宜思归 免教客子梦魂飞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学处|学佛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吗?

学处|学佛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吗?

许多人看到学佛者在接触佛法后,对世间名利情感的追逐之心不再炽盛,转而将大量的时间用于个人修行,或是前往寺院道场护持三宝,便会想当然地将学佛视作一种消极逃避,并由此指责学佛之人未能尽到对国家、社会、家庭...

百喻经故事——医治背偻(50)

百喻经故事——医治背偻(50)

医治背偻——《百喻经》经文譬如有人,卒患脊偻,请医疗治。医以酥涂,上下着板,用力痛压,不觉双目一时并出。释义有一个驼背,请医生医治。这个医生用一些酥油涂在背上,然后把他夹在两块木板的中间,放在地上,用...

禅诗欣赏——碧落静无云 秋空明有月

禅诗欣赏——碧落静无云 秋空明有月

碧落静无云【宋】若冲觉海禅诗碧落静无云,秋空明有月。长江莹如练,清风来不歇。林下道人幽,相看情共悦。《华严经》特开四法界显示诸法实相:理法界、事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十身圆融,遍四法界。在...

慈孝文化节|“2022年度中华慈孝人物”事迹简介之一

慈孝文化节|“2022年度中华慈孝人物”事迹简介之一

2022年度中华慈孝人物打拐警察团队在那些父母痛苦、绝望的寻子岁月里,打拐警察是他们的光。全国公安机关依托“打拐DNA系统”,通过积极完善失踪被拐儿童信息、广泛采集疑似被拐人员数据、及时组织技术比对核...

禅诗欣赏——处处逢头路 头头是故乡

禅诗欣赏——处处逢头路 头头是故乡

定风波【宋】神照本如法师处处逢头路,头头是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更思量。这是神照和尚豁尔开悟时所作的偈颂。诗中的故乡是指禅者所悟的本来面目,也就是众生本具之佛性。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引导众生回归自...

赏析|楷隶并兼、圆腴遒厚的北齐响堂山《无量义经》

赏析|楷隶并兼、圆腴遒厚的北齐响堂山《无量义经》

北齐至唐  南北响堂寺刻经《无量义经》 113.59x127.49cm响堂山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境内,分南响堂山、北响堂山两处。南响堂山原名滏山,北响堂山原名鼓山。东魏、北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