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教三字经|成实宗 六代盛 高僧传 可为证





这一宗专门以宏扬《成实论》为主,所以叫成实宗。成实宗最兴盛的时期,是在六代,也就是六朝。何以见得成实宗在六朝的时候最兴盛呢?《高僧传》记载了历代高僧自行化他的事迹。因此,成实宗的兴盛可以在《高僧传》中找到证明。


成实宗是以研习和弘传《成实论》而立名的,学者成为“成实师”。佛灭后九百年间,印度有诃梨跋摩尊者,智慧深远,采取诸部中所长,而造《成实论》,明一切法空义。


后鸠摩罗什东来长安,于姚秦弘始年中,译成此论,传门人僧睿、昙影等,阐扬讲习,遂成一宗。至六朝时,道亮、昙度、智藏、洪偃诸大师,各造疏释,弘扬最力。唐以后日形沉寂,不再振作。


高僧传为集录德高望重之僧伽传记。自时代而言,最古之高僧传为梁朝慧皎所作《高僧传》十四卷,继之有唐代道宣作《续高僧传》三十卷、宋代赞宁《宋高僧传》三十卷、明代如惺《大明高僧传》八卷。以上四传合称为四朝高僧传。


释教三字经 · 前文回顾

无始终 无内外 强立名 为法界

法界性 即法身 因不觉 号无明

空色现 情器分 三世间 从此生

迷则凡 悟则圣 真如体 须亲证

证者谁 释迦尊 大悲愿 示诞生

处王宫 求出离 夜逾城 人不知

入雪山 修苦行 六年来 习寂定

从定起 出山来 坐树下 心镜开

启大教 说华严 尘刹海 现宝莲

愍凡愚 不能听 隐尊特 显劣应

说阿含 第二时 四谛法 接小机

证四果 出生灭 演方等 破法执

第四时 谈般若 二乘转 教菩萨

开显圆 法华会 学无学 得授记

涅槃经 最后说 显真常 扶戒律

五时教 如是说 亦融通 亦分别

化道圆 归真际 双树间 吉祥逝

荼毗后 分舍利 阿育王 变古制 

碎宝末 造浮图 役鬼神 遍阎浮

优填王 始造像 令后人 修供养

大迦叶 命阿难 结集经 石窟间

修多罗 是经藏 毗奈耶 是律藏 

阿毗昙 是论藏 正法隆 外道丧

藏分三 部十二 遇有缘 作佛事

汉明帝 梦金人 求圣教 遣蔡愔

腾兰来 经像至 初译经 四十二

善男女 皆生信 求出家 期现证

建十寺 安僧尼 三宝备 始于兹

溯源流 知宗派 宗有十 分大小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禅诗欣赏——竹下真僧在定中

禅诗欣赏——竹下真僧在定中

观壁卢九想图【唐】包佶一世枯荣无异同,百年哀乐又归空。夜阑鸟鹊相争处,竹下真僧在定中。无论是枯是荣,到头一死,并无区别。“世间白发最公道,贵人头上不曾饶”,从此再看种种悲哀欢乐,在时间的流逝中,谁也不...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迹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迹

观世音菩萨,有本有迹,《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云:“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这是显示菩萨之本。彼既成佛,而又示现菩萨,以大悲...

赏析|南梁石雕阿育王像

赏析|南梁石雕阿育王像

南梁 · 石雕阿育王佛立像成都博物馆收藏此像为红砂石雕刻而成,正面全部施红白彩后贴金,佛像残高约48厘米,头有螺状肉髻,脸型瘦削,长眉细目,神情睿智而沉静,薄薄的嘴唇上蓄有八字胡,显得飘逸而潇洒。身着...

百喻经故事——唵米决口(72)

百喻经故事——唵米决口(72)

唵米决口——《百喻经》经文昔有一人,至妇家舍,见其捣米,便往其所,偷米唵之。妇来见夫,欲共其语。满口中米,都不应和。羞其妇故,不肯弃之,是以不语。妇怪不语,以手摸看,谓其口肿。语其父言:“我夫始来,卒...

赏析|正定隆兴寺北宋天冠弥勒像

赏析|正定隆兴寺北宋天冠弥勒像

“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这句民谣里提到的,与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大石桥并称“河北四宝”的正定菩萨,就是隆兴寺的大悲阁内所供的铜铸千手千眼观音。正定当地人常把隆兴寺叫作“大佛寺”,多是因为...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四)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四)

前文回顾: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一)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二)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三)称佛名号品第九以上诸品或发明六道差别之相,或赞叹地藏威神之力,或广明利益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