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今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等习俗。而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因此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传承至今,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传承千年,它不仅仅只是一种文化传承,更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意义。有些人看到佛教的出家人,就认为佛教是不重视孝道的,尤其是在古代,很多读书人就在这点上批评佛教辞亲出家,违背人伦,实际上这都是对佛教的误解。佛教里认为孝道有两种,一种是世间的孝,一种是出世间的孝。




莲池大师说:“世间之孝,一者承欢侍彩,而甘旨以养其亲,二者登科入仕,而爵禄以荣其亲,三者修德励行,而成圣成贤以显其亲,是则世间之所谓孝也。出世间之孝,则劝其亲,斋戒奉道,一心念佛,求愿往生,永别四生,长辞六道,莲胎托质,亲觐弥陀,得不退转,人子报亲,于是为大。”所以,佛教中的孝属于出世间的孝,而这种孝养也不仅限于世间的“甘旨以养”和“爵禄以荣”两个方面。


那么,佛教对于孝道的诠释又是怎样的呢?一般我们诵经圆满,都会念一段回向文曰:“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其中的四恩指的就是:一、父母养育恩;二、师长教导恩;三、国主水土恩;四、众生护助恩。在四恩中亦以父母恩为首位,父母是我们形体生命之本,是我们获得人身的增上缘,所以我们得到人身,尤其是藉此人身得遇佛法,更应当感念父母的恩德。身为佛弟子,孝养父母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饮食起居照料:作为子女,父母的饮食起居一定要细心去照顾,要了解父母生活的习惯、爱好,以及身体健康的状况,才能照顾的周到,使父母健康长寿。


二、精神层面孝顺:大乘经中佛常教人要生欢喜心,远离一切忧愁烦恼,世间法也强调知孝应懂顺,子女需要关注父母的情绪、爱好,清楚父母所喜欢的、所厌恶的,才能让父母精神上愉悦。





三、用佛法的智慧帮助父母离苦得乐:佛法的智慧不仅可以让我们明了尽孝的意义无限深广,也可以帮助我们的父母获得究竟意义上的安乐。如果我们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做到孝养父母的基础上,能经常给父母讲讲佛法的博大精深,谈谈我们学佛的体会,让父母也开始与佛结缘,我们的孝道才是真正的孝道。


佛教的出世间的孝,并不仅仅是一种概念,经典当中就记载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有关孝道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度化父母


佛陀成佛以后,唯恐父王对佛法不信仰,佛陀便派优婆离尊者到王宫腾身虚空,显现种种神通,天龙八部示现种种庄严供养,以折服人间富贵俗念,使净饭王安心皈依三宝。佛陀又为父王系统阐明世间苦、空、无常的至理,最后劝导父王和一切释姓王族修行佛法。净饭王以下立时得法眼净,其他当场证果位者甚多。对于母亲摩耶夫人,由于她在佛陀诞生后不久便已离世,为报答母亲恩,佛陀在入灭前特地上升忉利天宫,为摩耶夫人宣讲《地藏菩萨本愿经》,佛门中也把此经称为孝经。




地藏菩萨救母


地藏菩萨在过去生中为婆罗门女,因其母不敬三宝,堕在恶道,而思挽救,承佛慈力加被,知亡母堕在无间地狱受苦,即“为母亲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如来塔寺”,不但亡母得脱地狱之苦,连当时在无间地狱中,所有罪苦众生,同时俱得超生。


目犍连尊者孝亲报恩


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连尊者,他用天眼观察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鬼道中受苦。目犍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用神力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母亲手中,即化为灰烬。目犍连无奈,请求佛陀帮助救拔母亲。佛陀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救不了,要靠十方僧众的力量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僧众的力量,救出你的母亲。”目犍连依佛陀所授,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


通过以上故事不难看出,知恩报恩,尤其是报父母恩,实在是佛教修行的重要内涵。念佛学佛乃诸法之要,孝养父母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无非佛行,欲得道同诸佛,先须孝养双亲。因此行孝是最基本的学佛,学佛是最好的行孝,学佛与孝顺就顺理成章地融为一体。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学处
学处|中秋一夜月 露洒满林珠
学处|忏悔业障至何时才能得罪业清净
学处|生宏律范 死归安养——灵芝元照律师是如何由轻谤净土转为专志西方的
学处|佛陀教我们如何爱国

☀观照
观照|久念功深 必定见佛
观照|修证即不无 污染即不得
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
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如何能脚踏实地呢?只有口诵心惟,朝斯夕斯的干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进善之阶段
开示|印光大师:不可藐视净土以禅破净
开示|弘一法师: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

☀联灯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停心观
常识|三法印与一实相印
常识|五位百法:心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

☀素食
素食|欢喜
素食|修慈
素食|秋三月 静心
素食|黄花遍处

☀分享
分享|智孝之道报亲恩
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赏析
赏析|松广寺朝鲜佛画:华严经变相帧
赏析|北齐石雕思惟菩萨及胁侍像
赏析|东魏石雕佛坐像
阅读|弘一大师传略

☀阅读
阅读|山色
阅读|心有则业有,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阅读|弘一大师传略
阅读|我虽学佛未忘世——八指头陀的爱国诗篇

☀故事
故事|帝须罗汉
故事|爱生则苦生
故事|海中受苦的鲸鱼
故事|戒贪得自在

☀视频
视频|荷叶团团擎翠盖 莲花灼灼斗红妆
视频|济公的主场——围棋在灵隐
视频|有人来问居山意
视频|空山新雨后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新闻|杭州佛学院举行2023年春季开学典礼暨2022届毕业典礼

新闻|杭州佛学院举行2023年春季开学典礼暨2022届毕业典礼

2月20日上午,杭州佛学院2023年春季开学典礼暨2022届毕业典礼在佛学院法云校区禅堂举行。出席此次开学典礼的领导和嘉宾有:浙江省民宗委副主任倪卫东,浙江省民宗委宗教三处三级调研员魏微,杭州市民宗局...

阅读|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

阅读|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

正月廿一净土九祖蕅益大师往生纪念日幼即信佛,随母礼诵。入塾宗宋遂放纵,读竹窗自讼。力弘大乘,冀同出陷阱。前文回顾:纪念|正月廿一 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往生日——悬知莲萼已标名 请君同上慈悲䒃八不道人传蕅...

报名|邀您共读《中国石窟简史》——2023年云林书院明行读书会第四期报名

报名|邀您共读《中国石窟简史》——2023年云林书院明行读书会第四期报名

01书目介绍及阅读目的书名:《中国石窟简史》ISBN编号: 9787554021361作者: 常青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书院根据学员意愿统一采购或个人自行准备皆可)石窟寺就是在河畔山崖间开凿出来的...

新闻|杭州市佛教协会召开七届理事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11月10日,杭州市佛教协会七届理事会召开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会议邀请杭州市民宗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周晓明宣讲二十大精神,市佛协七届理事会全体常务理事参加学习,会议由市佛协会长...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去盖障尊者(381)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去盖障尊者(381)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故事|放逸的祸害

故事|放逸的祸害

过去,有一长者专门将牛乳熬煮成香醇味美的酥油出售,瓶瓶的酥油皆贮放于阁楼之中。有一回,长者取完酥油后,未将瓶盖栓紧,于是阁楼中的老鼠闻香而至,一头便钻入瓶内大快朵颐。贪吃的老鼠实在无法克制酥油香浓的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