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欣赏——月色松声总是闻 禅心妄想圣凡分


山居诗之一

【明】憨山德清禅师

月色松声总是闻,

禅心妄想圣凡分。

消归一念无生处,

此意如何把似君。


本诗高妙,截断意路。“月色松声总是闻“,月色融融,松涛阵阵,而彼此色相辉映,令人浑然忘我!凡人看到明月是明月,听到松声是松声,禅者却月色松声俱见,月色松声俱闻。何也?此之闻性遍一切处,眼性、鼻性、舌性、身性、意性亦是如此。《楞严经》云:根、尘、识、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性真圆融,无生无灭,故观世音大士能够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互用,即是此理。“禅心妄想圣凡分”,”禅心”指依禅定所得之本来清净心。圣者远离思虑分别,入寂定禅心;而凡夫妄想执着,妄见空花生灭,由此圣凡分野,净秽朗现。


“消归一念无生处,此意如何把似君”,所有的凡情圣解都已经消散无余,法本无生,今亦无灭,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此中真意如何把握?“雨打葡萄棚落地,风吹杨柳絮上天。”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观照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人生靠什么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罪灭河沙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离开一切众生,不能有菩萨,也别无佛觉可成
开示|谛闲法师:对此净土法门,切勿轻易略过
开示|虚云老和尚: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开示|印光大师:家庭教育乃治国平天下之根本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素食
素食|养智慧
素食|冬补抗寒
素食|不须多味
素食|灵隐寺腊八粥秘方,在家熬粥吃吃吧

☀分享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赏析
赏析|元人罗汉图
赏析|敦煌莫高窟第98窟五代壁画于阗国王李圣天供养像
赏析|唐代石雕供养菩萨像
赏析|明代禅画:戴进《伏虎罗汉图》

☀阅读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阅读|念佛不碍参禅
阅读|净土不成,良以其精诚之未至耳
阅读|杀生人世大恶

☀故事
故事|贫妇施豆
故事|生公说法 顽石点头
故事|大龟的因缘
故事|化悲伤为精勤

☀视频
视频|朔风凛凛扫寒林 叶落归根露赤心
视频|大家心心念念的“月德呈瑞”年历是怎样印出来的
视频|岂如凌霜叶 岁暮蔼颜色
视频|元正启祚 万物咸新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百喻经故事——田夫思王女(76)

百喻经故事——田夫思王女(76)

田夫思王女——《百喻经》经文昔有田夫,游行城邑,见国王女颜貌端正,世所稀有。昼夜想念,情不能已。思与交通,无由可遂,颜色瘀黄,即成重病。诸所亲见,便问其人:“何故如是?”答亲里言:“我昨见王女颜貌端正...

释教三字经|宋元照 继其后 著述多 善分剖

释教三字经|宋元照 继其后 著述多 善分剖

灵芝元照律师(1048—1116),浙江余杭人,俗姓唐,字湛然,号安忍子。他是北宋时期弘扬律宗和净土宗的一代高僧。据《佛祖统纪》记载,律师自己持戒精严,“常布衣持钵,乞食于市”,并且著作颇多。元照律师...

月德呈瑞|好行善道 不自放逸

月德呈瑞|好行善道 不自放逸

尸罗,秦言好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尸罗略说,有二种,一者在家尸罗,二者出家尸罗。菩萨以质直清净心,持如是等戒,皆名尸罗。为感谢大家一年来对【灵隐寺】公众...

纪念|十月十七 来果禅师圆寂日

纪念|十月十七 来果禅师圆寂日

来果老和尚,法名妙树,号净如,俗姓刘,湖北黄冈人。来果禅师幼时即不食荤腥,不好他乐,惟喜欢捏泥土为佛像,供于田岸土洞之中,日间前往礼拜数次。来果禅师的记忆力极好,其父教他读四书五经,不到一年,即能倒背...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9)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9)

▲第一回  静中动罗汉投胎▲第二回  来处去高僧辞世▲第三回  茅屋两言明佛性▲第四回  灵光一点透禅机▲第五回&nbs...

故事|无言的感化(下)

故事|无言的感化(下)

前文回顾:故事|无言的感化(上)故事|无言的感化(中)一天中午,佛陀乞食,那些流氓爬上佛陀路过的两边树干上,疯狂地恶骂,还踩落树上的露水,把佛陀一身淋得湿透,钵中的饭菜也渗满了露水。佛陀依然面带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