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大寒——山中无历日 寒尽不知年​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
每年的1月20日左右
太阳就走到了黄经300°
便进入了一年之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寒
《授时通考·天时》云
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常言道“大寒小寒,冻成一团
这段时间,天气寒冷至极点
天寒地冻惹人发抖
世间万物一片肃杀


大寒三候

一候鸡乳
母鸡提前感知暖春阳气开始作动
准备孵小鸡,孕育新的生命

二候征鸟厉疾
征鸟是指鹰隼之类远飞之鸟
此时正厉猛地在空中盘旋猎食
补充能量以逾越最后的冬寒

三候水泽腹坚
湖泽的冰既厚且坚
但物极必反,坚冰深处,春水已生


大寒虽然寒冷,但因已近春天
且喜庆的农历新年也将到来
所以处处带着春日的温暖气息
人们忙着张罗各种年货
扫尘洁物、除旧饰新
尽管难免岁月不饶人的感慨
脑海中更会闪过一年的风云变幻
但更多人心中还是会期待着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寒冷也阻挡不了劳累一年的人们
那颗期待休憩和团圆的心
唯有心存热望,才能每于寒尽觉春生


不知不觉间,一年又要结束了

我们再次从立春走到了大寒

但对于隐居山林的修行者来说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无论年朝、岁暮,总是超然

岁晚归来石室寒

松萝岑寂自盘桓

但知林下一年过

不见人间万事难

招隐有诗题石记

解嘲无说与时看

此心已共空生合

身似浮云不必观

——明教契嵩禅师






云林节气




立春——瑞草生嘉运 林华结早春
雨水——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惊蛰——沉沉寂寂绝施为 触着无端吼似雷
春分——趁取春光 还留一半 莫负今朝
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谷雨——一年弹指又春归
立夏——芳菲歇去何须恨 夏木阴阴正可人
小满——枇杷黄后杨梅紫 正是农家小满天
芒种——阳月渐收芒种雨 西风吹老稻花秋
夏至——昼晷已云极 宵漏自此长
小暑——熏风自南来 殿阁生微凉
大暑——大暑三秋近 林钟九夏移
立秋——萧飒凉风与衰鬓 谁教计会一时秋
处暑——新凉直万金
白露——叶下和秋吹 惊看两鬓毛
秋分——凉蟾光满 桂子飘香远
寒露——金风吹落叶 玉露滴清秋
霜降——一夜霜寒木叶秋
立冬——天水清相入 秋冬气始交
小雪——云物凄凉小雪初
大雪——万山冰雪连根冻 一片身心彻骨寒
冬至——终藏之气 至此而极
小寒——又约梅华到冷泉
大寒——岁暮天寒宜思归 免教客子梦魂飞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学处|“信佛只要心诚,并不一定要皈依”,这种想法对吗?

学处|“信佛只要心诚,并不一定要皈依”,这种想法对吗?

前文回顾:学处|三皈依在上一篇介绍三皈依的文章中,大家对于皈依的内容和意义都已有所了解,但还有不少人对于皈依三宝存在一些疑问和误解,今天就让我们选取其中比较典型的几个加以回答:01信佛只要心诚,何必一...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视频|云林志工国庆欢喜报四恩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佛陀教导弟子要知恩报恩,在世出世间中有四种恩德,需要所有众生皆去报答。这种四恩是:“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

百喻经故事——出家凡夫贪利养(74)

百喻经故事——出家凡夫贪利养(74)

出家凡夫贪利养——《百喻经》经文昔有国王,设于教法:“诸有婆罗门等,在我国内,制抑洗净。不洗净者,驱令策使种种苦役。”有婆罗门,空提澡罐,诈言洗净。人为着水,即便泻弃。便作是言:“我不洗净,王自洗之。...

历史|清初及清末唯识学代表人物——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十一)

历史|清初及清末唯识学代表人物——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十一)

慈恩一宗,自明末昭觉广承于杭州莲居庵讲《唯识》,其弟子灵源大惠、古德大贤、新伊大真等继之,入清传承不绝,时称莲居派。大惠曾讲《唯识》于京师及苏杭等地,著有《唯识自考录》。大贤弘法云栖,智旭曾从他听《唯...

释教三字经|修多罗 是经藏 毗奈耶 是律藏 阿毗昙 是论藏

释教三字经|修多罗 是经藏 毗奈耶 是律藏 阿毗昙 是论藏

修多罗:又作修单罗,修妒路,素怛缆,素呾缆等。意译为线或契经。谓如以线贯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故名之为线。契经,则是契于理,合于机,故曰契;贯穿法相,摄持所化,如经之于纬,故曰经。于经...

禅诗欣赏——拶着通身都是眼 半窗疏影对斜阳

禅诗欣赏——拶着通身都是眼 半窗疏影对斜阳

山居诗之一【宋】雪岩祖钦禅师一杯晴雪早茶香,午睡初醒春昼长。拶着通身都是眼,半窗疏影对斜阳。“一杯晴雪早茶香”,禅僧好茶,自古如是。该诗写的是在冬去春来的时节,山中尚有积雪未融。晨光微露之际,禅师就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