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欣赏——安心是药更无方


病中游祖塔院

【宋】苏轼

紫李黄瓜林路香,

乌纱白葛道衣凉。

闭门野寺松阴转,

欹枕风轩客梦长。

因病得闲殊不恶,

安心是药更无方。

道人不惜阶前水,

借与匏樽自在尝。


村路上紫李黄瓜一阵阵芳香,乌纱帽白夏布道袍十分清凉。野寺里闭门休息任他松阴转移,斜靠枕头睡在风凉的窗下午梦正长。因病得到闲暇确实不错,安心就是医治一切疾病的良方。僧人不吝惜阶前甘洌的泉水,借给我容器让我随意品尝。


人生一世,忙忙碌碌,为功名,为财富,却没有一刻是为自己生命的解脱,最终的归宿。我们生命活得太忙碌、太焦虑了,功夫用了不少,思想依然浅薄,内心越来越浮躁不安。其实忙碌之余,应当懂得自我调解心态,从日常熟悉的状态当中抽离出来,从先贤圣哲的著作中汲取智慧,从听闻佛法与禅定修持中得到安心,只有“安心”才是最好的药方。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学处
学处|什么是事忏与理忏
学处|中秋一夜月 露洒满林珠
学处|忏悔业障至何时才能得罪业清净
学处|生宏律范 死归安养——灵芝元照律师是如何由轻谤净土转为专志西方的

☀观照
观照|久念功深 必定见佛
观照|修证即不无 污染即不得
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
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开示
开示|谛闲法师: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
开示|虚云老和尚:如何能脚踏实地呢?只有口诵心惟,朝斯夕斯的干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进善之阶段
开示|印光大师:不可藐视净土以禅破净

☀联灯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物语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常识
常识|五停心观
常识|三法印与一实相印
常识|五位百法:心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

☀素食
素食|中秋意
素食|欢喜
素食|修慈
素食|秋三月 静心

☀分享
分享|智孝之道报亲恩
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赏析
赏析|圆悟克勤禅师《印可状》
赏析|松广寺朝鲜佛画:华严经变相帧
赏析|北齐石雕思惟菩萨及胁侍像
赏析|东魏石雕佛坐像

☀阅读
阅读|学佛应当心大而胆小
阅读|大道无成 业果先就
阅读|山色
阅读|心有则业有,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故事
故事|变成大鱼的国王
故事|路要自己走
故事|帝须罗汉
故事|爱生则苦生

☀视频
视频|品味千年宋韵
视频|荷叶团团擎翠盖 莲花灼灼斗红妆
视频|济公的主场——围棋在灵隐
视频|有人来问居山意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

前文回顾:常识|五位百法:心法第二位心所法,心所法的全称为心所有法,具足三种意义名为心所:恒依心起,与心相应,系属于心。恒依心起:心若没有,心所决不能独立生起,要以心为依,才能生起作用。与心相应:这里...

百喻经故事——索无物(56)

百喻经故事——索无物(56)

索无物——《百喻经》经文昔有二人,道中共行,见有一人将胡麻车,在险路中不能得前。时将车者语彼二人:“佐我推车出此险路。”二人答言:“与我何物?”将车者言:“无物与汝。”时此二人,即佐推车至于平地。语将...

释教三字经|第十二 号马鸣 造起信 大乘兴

释教三字经|第十二 号马鸣 造起信 大乘兴

禅宗代代相承,传至第十二代祖师,即马鸣菩萨,中印度舍卫国娑枳多城人,与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关系深厚。出身婆罗门家族,家学渊源,为卓越之论客。初习外道之法,后与胁尊者对论,深有所感而皈依佛门,受菩萨之称号...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十月初三 道宣律师圆寂日佛戒弟子 依戒而住狂慧既兴 越畔而去师弘四分 戒光远著百世所依 法门一柱唐朝道宣律师是彭祖的后代,吏部尚书钱申的儿子,他的母亲有一天梦到一轮太阳投入自己的腹中,就这样便怀孕了,...

禅诗欣赏——多少人来看明月 谁知倒被月明看

禅诗欣赏——多少人来看明月 谁知倒被月明看

自题月轩【宋】德聪禅师轩前辘轳转冰盘,轩里诗成彻骨寒。多少人来看明月,谁知倒被月明看。德聪(?—1017),姑苏(今江苏苏州)人。太平兴国三年,结庐松江佘山(今上海市松江县),嗣有二虎护卫,名大青、小...

禅诗欣赏——达摩西来一字无 全凭心地用功夫

禅诗欣赏——达摩西来一字无 全凭心地用功夫

达摩西来一字无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地用功夫。若要纸上谈人我,笔影蘸干洞庭湖。达摩祖师当初从西天印度到中国来,是带着心灵的禅道来的,没有语言文字,全凭内心契入。如若拘泥于文字语言上的辩解,就走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