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明来暗谢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无明:为烦恼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即闇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的精神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以愚痴为其自相。如《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


本章解释明来暗谢,光明一来到,黑暗马上消失的道理,说明了“无明”是没有实在的体性的,一旦见了道以后,无明也就不存在了。


见道,就是见到至高无上的佛道,也就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怎么样才能大彻大悟呢?就是去除爱欲,断了无明烦恼。这里有两个疑惑:一、不知道开悟是什么样子?二、恐怕无明烦恼不容易断掉,因为是无始劫以来就有的,怎么样能把它断尽呢?这一章就告诉我们其中的含义。


佛陀以譬喻来说,譬如拿着火把,进入到一间黑暗的房间之中,黑暗立即就会灭掉,同时黑暗的房间就会立刻变成光明的房间。所谓“千年暗室,一灯即破”,譬如一间房子,暗了一千年,今天点一盏灯,那一千年的黑暗,瞬间就破了,同样,只要智慧一现前,无明烦恼都能断掉,因此不必怕无明烦恼破不了,因为无明烦恼没有本体、自性。


学习佛陀所说的道理,见到真谛之理,智慧现前,无明就灭了,真心的光明则常存不灭。从第十三章至本章(第十七章),释迦牟尼佛往往借用譬喻,来配合说明佛法的道理,主要都是讲世谛法,属于世间的,“有”的道理。接下来第十八章,是讲“空”的道理,也就是出世间法,真谛法。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②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问道宿命

请问善大
请问力明①

请问力明②

舍爱得道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释迦牟尼佛三十成道,八十入灭,始自寂场,终至鹤林,其间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结集为三藏十二部圣典。佛陀说法都是对机施教、应病与药的,因为众生的根器(个性)千差万别,所以如来的说法也就不能一致,所...

纪念|正月初五 石霜楚圆禅师圆寂日——明眼称之 真狮子儿

纪念|正月初五 石霜楚圆禅师圆寂日——明眼称之 真狮子儿

西河逆机,见者不识。亲遭掩口,鼻孔打失。其机迅发,脱不可羁。明眼称之,真狮子儿。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石霜楚圆慈明禅师,汾阳善昭禅师之法嗣,俗姓李,全州(今广西境内)人。少为儒生,二十二岁依湘山隐静...

2022灵隐回眸①——以爱国爱教为旗帜 坚定不移践行中国化方向

2022灵隐回眸①——以爱国爱教为旗帜 坚定不移践行中国化方向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2022年,杭州灵隐寺在省市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切实落实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探索推动新时代佛教场所建设,各...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议洗肠尊者(315)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议洗肠尊者(315)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志工感悟法布施从分享开始春节对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代表着辞旧迎新,代表着新的一年播种的开始。挂上大红灯笼,张贴新春对联和大大的福字,到处都是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欢度着亲人团聚的幸福时刻。癸卯年的春...

新闻|“之江问道”—— 浙江省佛教协会般若讲堂首讲圆满

新闻|“之江问道”—— 浙江省佛教协会般若讲堂首讲圆满

2022年8月5日上午,“之江问道”——浙江省佛教协会般若讲堂第一讲在杭州佛学院开讲,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作了“从《金刚经》中读懂崇俭戒奢的意义”的主题讲座。▲讲座现场浙江省民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