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十月廿七 云岩昙晟禅师圆寂日——洞山之师 一派之源

大雄虎子  忽追风来  俗气不除  一讶眼开

乃惊药山  别有长处  折脚铛儿  出手提去

百丈廿年  心灯不续  顶上花冠  轮王最独

禅之深旨  女不系裙  日夜未眠  不字成文

默笑同条  生死何别  啮指把针  末后始决

善来价公  亲传宝镜  鸾凤冲霄  不留兆朕

云岩昙晟禅师(782—841),药山惟俨禅师之法嗣,俗姓王,钟陵建昌(今江西省进贤境内)人。《宋高僧传》记载,昙晟禅师在出生时,“始生有自然胎衣,右袒犹缁服焉”,示不可思议显现。童真入道于石门,与惟俨禅师的药山道场相去不远。


昙晟禅师成年时接受了具足戒,之后首先去参谒了百丈怀海禅师,并在百丈那里事师二十年之久,却未领悟玄旨,决定从江西折回湖南,来到药山禅师门下参学,了却心疑。

当昙晟禅师来到药山禅师会下时,药山禅师问他何处来,昙晟禅师向药山禅师说明了他的来历之后,药山禅师便一一询问他在百丈处所学,由是遂有以下接机语句:


山曰:“百丈有何言句示徒?”

师曰:“寻常道:‘有一句子,百味具足’。”

山曰:“咸则咸味,淡则淡味,不咸不淡是常味。作么生是‘百味具足’底句?”

师无对。

山曰:“争奈目前生死何!”

师曰:“目前无生死。”

山曰:“在百丈多少时?”

师曰:“二十年。”

山曰:“二十年在百丈,俗气也不除。”


他日侍立次,山又问:“百丈更说甚么法?”

师曰:“有时道‘三句外省去,六句内会取’。”

山曰:“三千里外,且喜没交涉。”

山又问:“更说甚么法?”

师曰:“有时上堂,大众立定,以拄杖一时趁散。复召大众,众回首。丈曰:‘是甚么?’”

山曰:“何不早恁么道?今日因子得见海兄!”

师于言下顿省,便礼拜。

在药山禅师这里,云岩昙晟禅师将在百丈门下参学的知见说出来,最后才从怀海散众后又召集大众回来叩问“是甚么”的机缘中,首肯了怀海的作略。 


昙晟禅师住山后,道名远布,四方禅者争相造访,“化徒孔勤,受益者众”,门下有传记者有良价、鉴洪、僧密、幽溪等四人。


会昌元年辛酉(841)十月二十六日,昙晟禅师示疾,命澡身竟,唤主事令备斋,来日有上座发去。至二十七夜归寂,茶毗得舍利一千余粒,瘗于石塔。此后李唐王朝还给他敕谥“无住大师”,而《宋高僧传·昙晟传》则谓圆寂于太和三年(829),谥“无相”,塔名“净胜”。


昙晟禅师所著《宝镜三昧》为曹洞宗重要文献之一,在他的“宝镜三昧”法门中明确首倡“偏正回互”说。不但得到药山惟俨禅师心印,而且直追乃祖石头希迁禅师《参同契》中的“即事而真”之理。

由洞山良价禅师转述昙晟禅师心义的《宝镜三昧》中,昙晟禅师妙用“宝镜”这一譬喻来体现禅法的本体,以“影”来譬喻禅法的“用”,世间的万事万物皆是真如之体的变现。这便如同那善鉴万物的宝镜一样,万物虽然同为一镜之所鉴,而万物之间又各自住位,互不相涉。


后来,洞山良价禅师因过水睹影,大悟前旨。偈曰: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此后,洞山良价禅师更是以“偏正回互”禅法的根本宗旨,开禅门五宗曹洞一宗。


昙晟禅师一方面在禅法上则承嗣了石头这一系体用圆融的禅学思想,而另一方面也吸收了百丈禅师的农禅作风。在昙晟禅师的云岩道场,即使是日常的作务,也可以给门人提供开悟印心的因缘。例如,昙晟禅师有一次在煎茶,其师兄道吾禅师问他煎给谁吃,昙晟禅师说“有一人要”,道吾禅师则问他“何不教伊自煎”,昙晟禅师说:“幸有某甲在。”从中可以看出昙晟禅师十分善于从日常的细行中见出禅法的本体来。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学处
学处|佛法中的“药”
学处|学佛是对现实的消极逃避吗
学处|水陆法会都有哪些内容
学处|观众生苦 发菩提心

☀观照
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观照|持戒会妨碍我们的自由吗
观照|人生靠什么

☀开示
开示|倓虚法师:破无明见法性
开示|虚云老和尚:平常就是长远,一年到头,一生到死,常常如此
开示|来果禅师:未悟以前犹自可,已悟以后事更多
开示|印光大师:不可妄期圣证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
常识|水陆法会的历史演变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①

☀素食
素食|离贪嫉
素食|日久心弥安
素食|离嗔
素食|补嘴空

☀分享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筝音起落间 处处皆禅意

☀赏析
赏析|(传)慈胜寺壁画二菩萨图
赏析|初唐阎宗造弥勒佛倚坐像
赏析|道信大师亲笔书写的禅宗三祖僧璨塔铭砖拓片
赏析|牧溪(传)《五祖荷锄图》

☀阅读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

☀故事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故事|慈心因缘
故事|提婆达多的堕落
故事|无言的感化(上)

☀视频
视频|我在灵隐做志工
视频|静观众妙
视频|祈福:万类生灵 同游妙庄严域
视频|雨歇千峰翠 烟飞万木稀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月德呈瑞|安忍外境,不嗔不喜

月德呈瑞|安忍外境,不嗔不喜

羼提,秦言忍辱。内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忍辱有二种, 一者生忍,二者法忍。菩萨以质直清净心,修此二忍,为羼提。为感谢大家一年来对【灵隐寺】公众号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将会为本条推文下方留言点赞数量最...

赏析|楷隶并兼、圆腴遒厚的北齐响堂山《无量义经》

赏析|楷隶并兼、圆腴遒厚的北齐响堂山《无量义经》

北齐至唐  南北响堂寺刻经《无量义经》 113.59x127.49cm响堂山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境内,分南响堂山、北响堂山两处。南响堂山原名滏山,北响堂山原名鼓山。东魏、北齐时...

禅诗欣赏——安心是药更无方

禅诗欣赏——安心是药更无方

病中游祖塔院【宋】苏轼紫李黄瓜林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闭门野寺松阴转,欹枕风轩客梦长。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村路上紫李黄瓜一阵阵芳香,乌纱帽白夏布道袍十分清凉...

法讯|2022年杭州灵隐寺水陆法会通启

法讯|2022年杭州灵隐寺水陆法会通启

水陆法会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由梁武帝的《六道慈忏》(即《梁皇忏》)和唐代密教冥道无遮大斋结合发展起来的。梁武帝由梦僧启示,后又得宝誌公劝说,因而披阅大藏,创立仪文,于天监四年(505)就...

开示|虚云老和尚:如何能脚踏实地呢?只有口诵心惟,朝斯夕斯的干!

开示|虚云老和尚:如何能脚踏实地呢?只有口诵心惟,朝斯夕斯的干!

孔子《论语》二十篇,第一句说:“子曰学而时习之。”子者,孔夫子;曰者,说也。孔子教人将学过的东西,时常温习,语默动静,念念不忘。若所学仿佛大意,功夫就不相应,不究竟了。世法佛法都是一样,要学而时习之。...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中秋佳节前,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云林公益基金会的中秋慰问活动,带着灵隐寺的净素月饼,还有灵隐寺常住师父们的殷殷心意与中秋祝福,送往杭城的多家福利机构。我是第一次参加此类公益活动,心情十分激动。天气渐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