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学佛应当心大而胆小——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三十)


心胆

古人有言:“胆欲大而心欲小①。”胆大者,谓其有担当也。心小者,谓其有裁酌②也。担当,故千万人吾往③。裁酌,故临事而惧,好谋而成④。此正论也。至于僧,则反是,吾谓心欲大而胆欲小。心大,故帡⑤包十界,荷负万灵,而弘度无尽。胆小,故三千威仪八万细行⑥,持之无敢慢。今初学稍明敏者,近蔑⑦时辈,远轻昔人,藐视清规,鄙薄净土,胆则大矣!鞠⑧其真实处,则唯知有己,不知有人,唯知保养顾爱其撮尔之血肉身,不知恢复充满其广大之法界量,心则小矣!或曰:“黄檗号粗行沙门⑨,非胆大之谓乎?”噫!拙于画虎者,不成虎而类狗。尔所谓胆大者,吾恐不成粗行沙门而成无赖僧也。可弗慎欤⑩?!


注释


胆欲大而心欲小:意谓任事要勇敢而思虑应周密。此语出自唐刘肃《大唐新语·隐逸》,原文为孙思邈对卢照邻说:“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诗》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小心也;‘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谓大胆也。”按,《淮南子》云:“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孙思邈语本此。意思是:为人做事要谨慎,但志向要远大;智谋要圆通灵活,举止要端正不阿;才能多、能力强,但不张扬、不显露。


裁酌:细密地筹量考虑。


千万人吾往:表示志向坚定,勇往直前。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以前曾子曾经对子襄说:“孔夫子难道是喜欢匹夫之勇的吗?我曾听闻孔夫子说真正的大勇是:‘有人对我有所批评,自我反省,若有不合正直义理的地方,虽然指责我的是低下贫贱之人,我能不感到忧虑恐惧吗?自我反省,只要合乎正直义理,虽然有成千上万的人反对我,我依然勇往直前。’”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面临大事时,应以战战兢兢的谨慎态度处理。凡事应当预先谋定,然后按照计划一步步地去完成。出《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比喻冒险行事,有勇无谋),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音“平”,本指帐幕,引申为覆盖。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指有关比丘在日常生活中所应注意的威仪细行。言三千威仪者,即行、住、坐、卧之四威仪各有二百五十戒,共为一千;若摄三聚净戒,即成三千。言八万微细者,以三千威仪又配身口七支,则为二万一千;以此复对治贪嗔痴三毒及等分四种烦恼,则为八万四千,若取大数,则称八万细行。三千、八万皆是用以形容数目之多,亦可作总括一切行说。


:轻视、侮慢。


:音“居”,查究、穷尽的意思。



黄檗号粗行沙门:希运禅师幼于黄檗山出家,人称黄檗希运。参江西百丈山海禅师而得道,后居洪州大安寺,法席甚盛,时河东节度使裴休镇宛陵,建寺,迎请说法,以师酷爱旧山,故凡所住山,皆以“黄檗”称之。裴休编的《黄檗禅师宛陵录》,记载一则“黄檗礼佛”的公案。大中天子(即唐宣宗)因遭唐武宗忌,离开京城,剃度为沙弥,后到盐官齐安禅师处,那时黄檗禅师担任首座。一日,黄檗礼佛,大中见而问曰:“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用礼何为?”黄檗赏他一巴掌,曰:“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常礼如是事。”大中未能领悟黄檗的言外之旨,逼问:“用礼何为?”黄檗又给他一掌。大中愤云:“太粗生(责斥修行未臻圆熟而举止不慎重者)!”黄檗又打他一巴掌,说:“这里是什么所在,说什么粗细!”可惜大中不能会意。唐宣宗(年号大中)即位后,赐封黄檗为“粗行禅师”,时裴休在朝为相,奏改为“断际禅师”,指宣宗不忘黄檗三巴掌断绝其生死涅槃之际的恩情。


可弗慎欤,不。,表示疑问语气。



译文


古人有说:“胆要大而心要小。”胆大,是指有担当大事业的勇气。心小,是能审慎地思虑问题。敢于担当,则纵有千万人也阻挡不了我前进。因能审慎,故而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这种观点原是正确的。至于出家人,则与此相反。我认为应该“心要大而胆要小。”惟其心大,方能包容十界,以大弘誓愿化度无量众生。惟其胆小,对于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始能严谨护持,不敢丝毫轻忽。现今初学的人稍有小聪明,便目空一切,既瞧不起同时代的人,亦不将古人放在眼里。藐视清规,鄙薄净土。论其胆果然是大,而考查他的内心深处,则唯知有自己,不知有他人。只知保养爱护自己一具血肉身,而不知恢复扩充自心广大囧琺界量,这样的心未免太小了。有人问:“黄檗禅师号称粗行沙门,难道不是说他胆大吗?”咦!不会画虎的人,画虎不成反类犬。你所谓的胆大,我怕有人学不成粗行沙门反而成了无赖僧。不可不慎呀!







往期回顾




延期截稿,面向全国摄影人: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

藏识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藏识|76年前的端午节 太虚大师在灵隐寺写了首诗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巡觅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巡觅|冷泉 我记忆中的清静之地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学处
学处|愿求无上佛道 度脱一切众生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
学处|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学处|什么是事忏与理忏

☀观照
观照|忆佛念佛 久久为功
观照|佛是已觉悟的人 人是未觉悟的佛
观照|在娑婆世界为什么专凭自力,悟修甚难
观照|久念功深 必定见佛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之解析
开示|弘一大师: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开示|印光大师:阅读佛经不可亵慢
开示|谛闲法师: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

☀联灯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物语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常识
常识|世界各地的佛弟子们如何庆祝卫塞节
常识|无限的慈悲: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常识|四谛法之道谛四行相
常识|十二因缘法门

☀素食
素食|咬秋
素食|净心
素食|徐行处暑天
素食|本心

☀分享
分享|雨中的青绿
分享|法水长流愿无量
分享|五年皈依路
分享|智孝之道报亲恩

☀赏析
赏析|明代木雕彩绘罗汉坐像
赏析|唐代白石雕大势至菩萨立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绢画地藏菩萨像
赏析|圆悟克勤禅师《印可状》

☀阅读
阅读|诵经时打妄想会怎样
阅读|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附科判)
阅读|华严不如艮卦?
阅读|皮袋歌——纪念虚云老和尚诞辰182周年

☀故事
故事|实语守信的须陀须摩王
故事|佛陀的广长舌相
故事|树神也来抢功德
故事|冤冤相报

☀视频
视频|飞来峰元代造像——尊胜佛母龛
视频|云林走读之灵鹫飞来
视频|品味千年宋韵
视频|荷叶团团擎翠盖 莲花灼灼斗红妆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标签: 灵隐寺
阅读剩余的80%

相关文章

禅诗欣赏——满目春山春水绿 更求何地可忘机

禅诗欣赏——满目春山春水绿 更求何地可忘机

子规【宋】白云守端禅师声声解道不如归,往往人心会者稀。满目春山春水绿,更求何地可忘机。当子规鸟啼叫之时,人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说这鸟儿声声呼唤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其实,很少有人听得懂它的真正意思。眼...

通启|杭州灵隐寺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免票开放

通启|杭州灵隐寺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免票开放

根据杭州市委市政府“抢先机、拼经济”实现开门红的工作部署要求,为促进杭州旅游经济发展贡献佛教界的力量,杭州灵隐寺于2023年1月1日至3月31日实行“免费游”(免香花券)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

释教三字经|沩仰宗 示圆相 暗机投 义海畅

释教三字经|沩仰宗 示圆相 暗机投 义海畅

沩仰宗以沩山灵祐(771~853)与仰山慧寂(803~887)二师为宗祖,取沩、仰二字而为宗名。灵祐禅师,百丈怀海禅师之法嗣,俗姓赵,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年十五即辞亲,依本郡建善寺法常律师出家,...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二)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二)

前文回顾: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一)观众生业缘品第三观:梵语毗婆舍那,即是用真智去体察一切事物,对一切事物能够正确如实地了解,免去妄加忖度的过失,就叫做观。众生:或译为有情,有多种解释:(...

故事|玄奘法师:修福须敬凡僧

故事|玄奘法师:修福须敬凡僧

唐太宗问奘三藏曰:朕欲树功德,何者为最?奘曰:法假人弘,唯度僧为最。太宗谓玄奘法师曰:朕欲斋僧,但闻僧多无行,奈何?奘法师曰:昆山有玉,混杂泥沙;丽水生金,岂无瓦砾。土木雕成罗汉,敬之则福生;铜铁铸就...

新闻|推进中国化·点亮人间灯——2022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浙江湖州开幕

新闻|推进中国化·点亮人间灯——2022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浙江湖州开幕

2022年11月4日上午,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浙江省佛教协会、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协办,湖州市佛教协会承办的2022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开幕。湖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姜景峰在致辞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