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欣赏——思归何必深


饭覆釜山僧

【唐】王维

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
将候远山僧,先期扫弊庐。
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
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
然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
一悟寂为乐,此日闲有余。
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


诗的前六句写出晚年的归心处,以及侯僧、僧至的情形。诗人一生倾心佛法,至晚犹愈,完全归心清净佛理。“日与人群疏”既写自己每日用功修行,疏与人往,又透出曲高必然和者寡。


诗人对将来应供的山僧充满了尊敬,并且向往云峰上的生活的叙述。大家坐在草垫上,以松子为食,既简朴又脱尘绝俗。食罢焚香阅经,获取精神食粮。在一片香氲祥和中,时间倏忽而过,而沉浸于佛理禅味中的诗人并未有所察觉。直到灯燃磬鸣时,方猛然知昼去夜来。这既是禅定的体现,又表明时间是相对的。


最后四句是全诗画龙点睛之处。“一悟寂为乐”描述诗人在与僧人一起读经参修中豁然有悟,从而深得寂灭之乐。从“一悟”可以看出诗人修行方法是属于提倡顿悟的南宗,所谓“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是也(坛经)。既悟寂乐,就是“绝学无为闲道人”(永嘉大师证道歌),故曰“此生闲有余”。已悟之人,自然是没有山深市浅这样的执着,处处是归处,处处是“云峰”,所以有“思归何必深”一问。“身世犹虚空”是进一步说明自身与世界都归于空性,无所谓深或不深。







往期回顾




法讯|杭州灵隐寺癸卯年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普佛法会
法讯|杭州灵隐寺启建癸卯清明梁皇法会通启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学处|佛教四纲目——信、解、行、证
学处|三皈依
学处|“信佛只要心诚,并不一定要皈依”,这种想法对吗

☀观照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开示
开示|百丈怀海禅师教授的“大乘入道顿悟法”
开示|蕅益大师: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开示|马祖道一禅师:道不属修
开示|虚云老和尚:修与不修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常识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③
常识|五位百法:无为法
常识|五位百法(合集)

☀素食
素食|珍重
素食|诚且恭敬
素食|是春天的味道
素食|生机

☀分享
分享|志工服务“不打烊”,无私奉献迎新春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赏析
赏析|一幅与众不同的南宋佛画:西方三圣接引图
赏析|正定隆兴寺北宋天冠弥勒像
赏析|(传)张僧繇绘《鱼篮观音图》
赏析|贵霜王朝浮雕:世尊涅槃像

☀阅读
阅读|牛头法融禅师《心铭》
阅读|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
阅读|不可妄自尊大轻视古德 不可甘心暴弃不为豪杰
阅读|弘一法师记忆中的慧明法师——2月23日慧明法师圆寂纪念日

☀故事
故事|求福的人
故事|老虎转罗汉
故事|玄奘法师:修福须敬凡僧
故事|金色公主

☀视频
视频|霏霏冻雨细无声 解洗梅花花上尘
视频|瑞草生嘉运 林花结早春
视频|二月二 龙抬头 雨顺风调 时清道泰
视频|笑逐东风烂熳开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赏析|历经波折传入中国的千手观音

赏析|历经波折传入中国的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传入中国经历了一段波折。唐初武德年间,中天竺瞿多提婆携带细毡上画象、结坛手印经本进献高祖,但“太武见而不珍”,结果其僧抑悒而归。贞观年中又有北天竺婆罗门僧持梵本奉进,唐太宗即敕令智通共梵僧翻译...

禅诗欣赏——一笑还从掌握来

禅诗欣赏——一笑还从掌握来

手影戏【宋】惠明法师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诗的首两句直接描写手影戏的表演,“三尺生绡”言“戏台”之小,“全凭十指逞诙谐”,揭示手影戏的种种风趣表演都只是表演者...

赏析|圆悟克勤禅师《印可状》

赏析|圆悟克勤禅师《印可状》

北宋纸本墨书  圆悟克勤禅师规格:43.9 × 52.4 cm 圆悟克勤(1063—1135),宋代高僧,俗姓骆,字无着,法名克勤,崇宁县(今成都郫县唐昌镇附近,北宋末年属彭州)人...

开示|谛闲法师:对此净土法门,切勿轻易略过

开示|谛闲法师:对此净土法门,切勿轻易略过

敬谢诸居士盛意。鄙人因前年抱恙,身体颇受影响。去年又长期讲经,心劳力竭,故精神方面不甚健康。宏法事业,至今日颇有力不从心之慨。今次承王与揖居士及诸上善人迭次函请来沪说法,鄙人自惟体力不充,未敢遽允。而...

常识|“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

常识|“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

经,梵语修多罗,翻为契经,契理、契机的意思。所谓“上契诸佛妙理,下契众生机宜”,故名契经。什么叫契理?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佛法,与十方三世诸佛,所讲的是一样的。契理指佛经的道理,是永远契合于真理,不会...

阅读|吃素会营养不足吗——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四十四)

阅读|吃素会营养不足吗——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四十四)

斋素富贵人不能斋素,其故有二:一者耽刍豢①之悦口,二者虑藜藿②之损身。不知肉食蔬食,体之肥瘠或因之,而寿夭不与也。且鹿之寿最永于诸兽,而所食者草耳。虎食肉,而寿之长短于鹿,何如也?鹿不肉而寿,人何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