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言教|松源禅岳禅师的禅学思想概述——松源崇岳禅师圆寂纪念日


杭州灵隐寺是杭州乃至全国最著名的寺院之一,是中国禅宗历代祖师的最胜道场。松源崇岳是南宋著名的禅僧,出自临济宗杨岐方会派下,刻苦修学,真参实悟,先后住持江浙一带如杭州灵隐寺等丛林古刹,其嗣法弟子众多,成为临济宗松源系的始祖。


前文回顾:

纪念|八月初四 灵隐松源崇岳禅师圆寂日——开口不在舌头上


松源崇岳禅师留下的文字资料并不多,他的禅法思想主要被记录在语录当中。从他的语录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关于松源禅岳禅师的禅法思想上的一些亮点和他对于后世的影响。特别是他对于密庵咸杰禅师禅法的接续而上溯到临济宗杨岐派的禅法,以凸显松源崇岳以变奏而弘扬杨岐禅的特点。


松源崇岳的禅法体用兼赅、理事圆融,无所不诣,不仅在心性论、境界论和开悟方面都有详细的诠释。他主张当下直接承当,提倡在日常生活中真修实证,从而体悟佛之真理。

1

不立文字、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是禅宗一贯的教学宗旨,从《松源崇岳语录》中记录:

祖师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又道心不是佛,智不是道,又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如击石火,似闪电光,不可以有心知,不可以无心得,不可以语言造,不可以寂默通。不得已,谓之一句,谓之正位,谓之顶门,谓之得住,谓之历历,谓之惺惺,谓之的的,谓之佛未生时,谓之金刚王,谓之无诤三昧。以此修身行己,以此泽及生民。位望转隆,心术愈正,万年一念,万世一时。十方犹目击,造化握掌中,纳须弥于芥子,掷大千于方外,岂难为哉!


可知禅师已得到禅宗精髓,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他在开悟时所说:“开口不在舌头上!”松源崇岳禅师不但注重实修,反对只在言句上下功夫。


在塔铭中还记载了松源崇岳禅师圆寂前向众人示法的经过:

退居东庵,俄属微疾,犹不少废唱道,忽亲作书,别诸公卿,且垂二则语以验学者。曰:有力量人因甚么抬脚不起?开口不在舌头上。又贻书嗣法香山光睦、云居善开,嘱以大法。


松源禅师对禅法心传的重视和对执着于文字的不屑,同时也反映出了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精神。

2

棒喝的“顿悟”


松源崇岳禅师主张参禅悟道靠顿悟,同时也是临济宗的一贯主张,在他的语录中也经常提到“喝一喝”,实际就是发扬了临济禅注重顿悟,多用棒喝显示大机大用的修习方法,已通过这种方法使修禅之人得以豁然开悟,并达到解脱的目的。如《松源崇岳禅师语录》卷下中的记载:

只要你尽情放下从前学得底、参得底、悟得底、诸方传得底,一时飏向佗方世界,作个百不知、百不会底人,舌不寄私,意不停玄,心无所恃,行无所倚,蓦然失脚踏翻,可以作个没量大汉。


放下情见,清空内心的障碍;无念无心,让智慧本性去体悟,就能蓦然开悟获得解脱之道。松源崇岳的这一观念强调了禅修时就是不起心动念,无所执着,离贪、嗔、痴而获得解脱,是一种最高的觉悟。与“于一念断处反照自心,见性成佛”的观念相一致。

3

松源崇岳的“生活禅”


生活禅是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和禅的风采。松源崇岳禅师和其他著名禅师一样,在传法中运用禅的方法,指出禅法的超言绝相的真谛和解脱之道不离生活日用的俗谛,解除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惑、烦恼和心理障碍,从而获得智慧、圆满的人生。


《松源崇岳禅师语录》卷下《秉拂普说》记载:

向上一路,千圣不传。无一法不是真乘,无一物不是妙用,尘尘尔,刹刹尔,念念尔,如盘走珠,有什么留碍。


松源崇岳禅师告诉弟子,修行需要将生活与禅悟融为一体,要寄意于自然、生活,心地坦然,与情境当下体悟自己本来面目。


——本文节录自光泉法师《松源崇岳禅师禅学思想及在中日佛教交流中的地位》一文






往期回顾




延期截稿,面向全国摄影人: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

藏识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藏识|76年前的端午节 太虚大师在灵隐寺写了首诗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巡觅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 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巡觅|冷泉 我记忆中的清静之地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学处
学处|盂兰盆节供佛及僧 功德利益殊胜难思
学处|愿求无上佛道 度脱一切众生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
学处|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观照
观照|每日念佛多少比较好
观照|忆佛念佛 久久为功
观照|佛是已觉悟的人 人是未觉悟的佛
观照|在娑婆世界为什么专凭自力,悟修甚难

☀开示
开示|慈舟法师:念阿弥陀佛与普贤十大行愿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之解析
开示|弘一大师: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开示|印光大师:阅读佛经不可亵慢

☀联灯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物语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常识
常识|世界各地的佛弟子们如何庆祝卫塞节
常识|无限的慈悲: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常识|四谛法之道谛四行相
常识|十二因缘法门

☀素食
素食|咬秋
素食|净心
素食|徐行处暑天
素食|本心

☀分享
分享|雨中的青绿
分享|法水长流愿无量
分享|五年皈依路
分享|智孝之道报亲恩

☀赏析
赏析|犍陀罗浮雕 “大光明之神变”
赏析|明代木雕彩绘罗汉坐像
赏析|唐代白石雕大势至菩萨立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绢画地藏菩萨像

☀阅读
阅读|诵经时打妄想会怎样
阅读|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附科判)
阅读|华严不如艮卦?
阅读|皮袋歌——纪念虚云老和尚诞辰182周年

☀故事
故事|净藏净眼转邪心
故事|实语守信的须陀须摩王
故事|佛陀的广长舌相
故事|树神也来抢功德

☀视频
视频|飞来峰元代造像——尊胜佛母龛
视频|云林走读之灵鹫飞来
视频|品味千年宋韵
视频|荷叶团团擎翠盖 莲花灼灼斗红妆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夏季天气闷热,气候湿润,万物极易发霉生蠹。寺院珍藏之佛经长年存放于“藏经楼”,尤患于此,因此每年农历六月梅雨季过后,灵隐寺常住法师会组织云林志工翻晒经书。今年7月中旬以来,杭州灵隐寺藏经楼每天请出馆藏...

隐踪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隐踪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编者按本公众号为增强与广大善信、游客互动,特开“隐踪巡觅”栏目,主要内容为信众、游客参访灵隐寺的游记(图文、视频等均可)或其他与灵隐寺、佛教等相关内容。今日刊发陈耿的投稿《学习佛法二、三事》,愿大家福...

赏析|敦煌藏经洞北宋绢画延寿命菩萨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北宋绢画延寿命菩萨像

北宋绢本设色延寿命菩萨像高72公分 宽59公分敦煌莫高窟第17窟出土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本像描绘于近方形的平织粗绢布上。图左侧长方形黄色榜题墨书“南无延受(寿)命菩萨一心供养”,右侧长方形红色...

历史|清代的刻经事业——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三)

历史|清代的刻经事业——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三)

清代的刻经事业,在顺治、康熙(1644—1722)年间,民间各地所刻的僧传、语录等都集中于嘉兴楞严寺,当时发行的有《续藏经》九十函,二百三十七部,《又续藏经》四十三函,一百八十九部(见1920年北京刻...

恭迎|腊月廿九 华严菩萨圣诞

恭迎|腊月廿九 华严菩萨圣诞

120壬寅年农历腊月廿九恭迎华严菩萨圣诞华严菩萨之名,载于《维摩诘所说经》、《佛说佛名经》、《贤劫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等经典中。要理解这位菩萨的殊胜功德,还要从他得名...

百喻经故事——五人买婢共使作(51)

百喻经故事——五人买婢共使作(51)

五人买婢共使作——《百喻经》经文譬如五人共买一婢。其中一人语此婢言:“与我浣衣。”次有一人复语:“浣衣。”婢语次者:“先与其浣。”后者恚曰:“我共前人同买于汝,云何独尔?”即鞭十下,如是五人各打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