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八月初三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圆寂日

01

降生名“惠能”

唐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初八子时,一个体重稍轻但还健康的男孩在夏卢村降生了。第二天早晨,有两位僧人登门说,你家昨生贵子,贫僧专门为他取名“惠能”而来,其父问:“为何叫惠能?”僧人回答:“惠者,以佛法惠济众生;能者,能做佛事。”

02

三岁丧父

在惠能刚满3岁之时其父撒手人寰。由于年幼丧父,惠能从小就饱尝人间疾苦,懂得为母亲分忧,从不计较吃喝住穿的好坏,经常陪同母亲到田里干活,帮母亲做家务事。年纪稍大,便跟随大人上山割草砍柴。因为家贫,惠能从来没机会上学读书识字。

03

诚感石开而学佛

惠能虽然不识字,但心境清净,一心向佛。母亲与舅父无计可施之际,便指着一块大石头说:“如果你能拜开这块大石头,你就去吧。”惠能诚心跪拜,日复一日。一天,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一道亮光及一声霹雳将巨石劈成两块,舅父和母亲十分惊愕,只好同意惠能学佛的请求。

04

惜别亲人至黄梅

惠能与母亲、舅父依依惜别,别母北上。一路风尘仆仆,晓行夜宿,风餐露饮,翻山越岭,横渡九江,直造黄梅五祖道场。

05

一偈获传衣钵

惠能见到五祖弘忍大师,一番问答使五祖对惠能刮目相看。一日,五祖召集众门徒各作一首偈,以便传付衣钵。神秀作一偈被整个东山禅寺传颂。惠能亦作一偈,五祖看偈之后知其堪为法器,于三更时分为惠能解说《金刚经》,令其彻悟,并把袈裟衣钵传给惠能。

06

迷时师度 悟了自度

趁更深夜静,五祖亲自送惠能到九江驿。上船后,五祖拿到船桨划水,惠能说:“你老人家坐好,摇奖划水的事由弟子来做,迷时师度,悟了自度。”五祖说:“你说得很好,禅法今后由你去弘扬了。”

07

风幡非动唯心动

惠能始终没有忘记师父关于“广度有情,流布将来”的嘱咐。当争夺衣钵的风声平息下来后,便来到南海法性寺(今广州光孝寺)。到法性寺后,恰遇二僧争说是风动还是幡动。惠能便上前对大家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仁者(你们)的心动。”在场的人都感到十分震惊。

08

法性寺剃度受戒

印宗法师猜测惠能即是六祖,惠能亦从行囊中取出袈裟圣钵给大家观看,印证了惠能就是禅宗六祖。唐上元三年(676)春,由印宗法师亲自主持,在法性寺菩提树下,聘请授戒师、羯磨师、教授师、说戒师、证戒师等先后为惠能举行庄严、隆重的剃度和受戒仪式。

09

礼拜听法者众

惠能授具足戒后,在法性寺大开东山法门,度无量众,当时远近僧俗都前来礼拜听法。消息传到曹溪,宝林寺马上派人前来延请,惠能欣然应许,到达曹溪,见宝林寺僧众及曹侯村的民众在山门前列队欢迎,惠能深感佛性无边和自己的责任重大,决定于此大兴法化。

01

婉拒皇帝召见

神龙元年(705)正月十五,武则天及唐中宗李显亲下诏书,迎请惠能入京。惠能没有因为皇帝的恩宠而感激,他向薛简陈述自己古稀染疾,愿终老山林,向皇帝上一表疏,婉拒进京。

11

故乡旧址建报恩寺

光音荏苒,惠能想起自己离开家乡至今不觉已20余年,父亲早逝,母亲孤苦,在他离家后不久亦离开人间,父母生养之恩恩深如海,自己职责在身而不能尽孝,遂命门人回新州,将其旧居改建为报恩寺。

12

安详示寂 芳香四溢木白禽悲

先天二年(713)八月初三,惠能在国恩寺斋饭淋浴后,安详地在禅房端坐,并叫弟子依位次坐好,然后说偈语作最后开示。至三更时分,平静圆寂,时年76岁。当时禅房充满芳香,一条白虹连接着天地,林木变白,禽兽发出悲伤的叫声。

作者:劳崇聘






往期回顾




延期截稿,面向全国摄影人: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

藏识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藏识|76年前的端午节 太虚大师在灵隐寺写了首诗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巡觅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 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巡觅|冷泉 我记忆中的清静之地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学处
学处|功德普皆回向 成就广大善法
学处|盂兰盆节供佛及僧 功德利益殊胜难思
学处|愿求无上佛道 度脱一切众生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

☀观照
观照|既然“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现在何必着急呢
观照|每日念佛多少比较好
观照|忆佛念佛 久久为功
观照|佛是已觉悟的人 人是未觉悟的佛

☀开示
开示|慈舟法师:念阿弥陀佛与普贤十大行愿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之解析
开示|弘一大师: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开示|印光大师:阅读佛经不可亵慢

☀联灯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物语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常识
常识|五停心观——对治烦恼的五种法门
常识|世界各地的佛弟子们如何庆祝卫塞节
常识|无限的慈悲: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常识|四谛法之道谛四行相

☀素食
素食|解知足
素食|咬秋
素食|净心
素食|徐行处暑天

☀分享
分享|雨中的青绿
分享|法水长流愿无量
分享|五年皈依路
分享|智孝之道报亲恩

☀赏析
赏析|犍陀罗浮雕 “大光明之神变”
赏析|明代木雕彩绘罗汉坐像
赏析|唐代白石雕大势至菩萨立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绢画地藏菩萨像

☀阅读
阅读|诵经时打妄想会怎样
阅读|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附科判)
阅读|华严不如艮卦?
阅读|皮袋歌——纪念虚云老和尚诞辰182周年

☀故事
故事|净藏净眼转邪心
故事|实语守信的须陀须摩王
故事|佛陀的广长舌相
故事|树神也来抢功德

☀视频
视频|飞来峰元代造像——尊胜佛母龛
视频|云林走读之灵鹫飞来
视频|品味千年宋韵
视频|荷叶团团擎翠盖 莲花灼灼斗红妆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故事|海中受苦的鲸鱼(下)

​故事|海中受苦的鲸鱼(下)

前文回顾:故事|海中受苦的鲸鱼(上)世尊告曰:“目犍连,这是它前世的业力所现。曾在人天导师、正等觉山王如来出世时,在山王如来的教法下有一位施主,受了三皈五戒。有一天,他对自己的妻子说:‘您是一位贤妻良...

云林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云林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桂花又到了桂花开的时节,想必这几日到灵隐寺的游人们已经有所察觉。总是在不经意间一缕清香飘来,寻着香味找到桂花树,看着如星星的桂花丛,凑近了却好像又没有了香味,桂花初开的时候总是别有一番趣味。历代诗人歌...

释教三字经|南岳下 一马驹 踏杀人 遍寰区

释教三字经|南岳下 一马驹 踏杀人 遍寰区

据《六祖坛经》记载,六祖大师与怀让禅师的对话中,曾预言:“西天般若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这预言中马驹就是马祖道一禅师。马祖道一(709—788),唐代禅僧,南岳怀让法嗣,六祖下第二世。俗...

释教三字经|五祖忍 居黄梅 东山上 道场恢

释教三字经|五祖忍 居黄梅 东山上 道场恢

五祖弘忍大师,俗家姓周,是蕲州(今属湖北)黄梅人。弘忍大师还是孩童的时候,有一次在路上遇见四祖道信大师。四祖问小孩:“子何姓?”小孩答道:“姓即有,不是常姓。”四祖又问:“是何姓?”小孩答道:“是佛性...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白香象尊者(340)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白香象尊者(340)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除疑网尊者(373)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除疑网尊者(373)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