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立冬——天水清相入 秋冬气始交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江南枝头上斑斓的叶子尚未落尽
北方的初雪也还没有降临
树上的累累硕果仍旧令人垂涎欲滴
尽管对金秋有着那么多的不舍
壬寅年还是迎来了它的最后一个季节
——冬
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
而立冬则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
草木日渐凋零、蛰虫进入休眠
气候也由秋季的少雨干燥
向着冬日的阴雨寒冻过渡


立冬三候

一候水始冰
北方许多地方迅速降温到0度以下
早上就能看到水面上有层薄冰了

二候地始冻
由于土壤中含有的水分凝固
温度下降后土地也会被冻结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
海边却常看到外壳色彩与野鸡相似的大蛤
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了蜃


《尔雅》曰:冬为安宁
明天开始,我们与万物共同进入修养状态
会变得有点“懒”,有点慢
这是四季赋予我们的好好歇息的理由
古时丛林“冬参夏学”
这段时间也会有结制、开炉等仪式
作为一冬加功用行的开始
收起多余的欲望,裹暖寒冷的身体
也给自己躁动的内心一个“冬藏”的机会

寒松智操禅师上堂
秋尽复冬初,寒光乍有无
霜前同结制,雪后共开炉
破衲留云补,虚窗待月糊
明明西祖意,洞彻是良图






云林节气




立春——瑞草生嘉运 林华结早春
雨水——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惊蛰——沉沉寂寂绝施为 触着无端吼似雷
春分——趁取春光 还留一半 莫负今朝
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谷雨——一年弹指又春归
立夏——芳菲歇去何须恨 夏木阴阴正可人
小满——枇杷黄后杨梅紫 正是农家小满天
芒种——阳月渐收芒种雨 西风吹老稻花秋
夏至——昼晷已云极 宵漏自此长
小暑——熏风自南来 殿阁生微凉
大暑——大暑三秋近 林钟九夏移
立秋——萧飒凉风与衰鬓 谁教计会一时秋
处暑——新凉直万金
白露——叶下和秋吹 惊看两鬓毛
秋分——凉蟾光满 桂子飘香远
寒露——金风吹落叶 玉露滴清秋
霜降——一夜霜寒木叶秋
立冬——一点禅灯半轮月 今宵寒较昨宵多
小雪——寂寥小雪闲中过 斑驳轻霜鬓上加
大雪——红炉焰上看飞雪 刹刹尘尘海岳寒
冬至——玉律声中 又报新阳
小寒——晓日初长 正锦里轻阴 小寒天气
大寒——岁暮天寒宜思归 免教客子梦魂飞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禅诗欣赏——好去不须频下泪 老僧相伴有烟霞

禅诗欣赏——好去不须频下泪 老僧相伴有烟霞

送童子下山【唐】金乔觉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童子耐不住山院清寂想回家了,也许是因缘不合吧,也许...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请问力明②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请问力明②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百喻经故事——月蚀打狗(84)

百喻经故事——月蚀打狗(84)

月蚀打狗——《百喻经》经文昔阿修罗王,见日月明净,以手障之。无智常人,狗无罪咎,横加于恶。释义从前,有一个阿修罗王,他看见太阳、月亮很明亮,就用手遮住它。没有智慧的普通人,看到月蚀就打狗,以为是天狗吃...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②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随烦恼②

前文回顾:常识|五位百法:心法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①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②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常识|五位...

素食|咬秋

素食|咬秋

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

历史|明代教下诸宗的发展——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六)

历史|明代教下诸宗的发展——中国佛教史略之明代佛教(六)

华严宗在正德至嘉靖之间(1506—1565)稍弘于北方。无极(明信)由鲁庵(普泰)传授贤首教旨历二十余年,门下出雪浪洪恩(1545—1608),尽传其学,著名于江南。雪浪弟子知名的有巢松慧浸和一雨通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