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故事——五人买婢共使作(51)

五人买婢共使作

——《百喻经》



经文

譬如五人共买一婢。其中一人语此婢言:“与我浣衣。”次有一人复语:“浣衣。”婢语次者:“先与其浣。”后者恚曰:“我共前人同买于汝,云何独尔?”即鞭十下,如是五人各打十下。



释义

有五个人,共同出钱买了一个婢女。其中一个人对婢女说:“你要给我洗衣服。”其他四个人也叫婢女洗衣服,婢女对后说的主人说:“先洗一个人的衣服,然后再洗其他人的衣服。”


第二个提出来的主人大发脾气,说:“我同第一个说的人同样出钱买你,怎么可以单独给他先洗?”就打了婢女十鞭,婢女只好给他先洗。


其他四个人又同样发了脾气,同样各打了婢女十鞭。这个婢女就这样无辜受屈。



寓意

依照佛经所说,由于烦恼因缘,合成此身,所以,不免长受生、老、病、死及其他种种苦恼的折磨,就像这婢女受鞭笞一样。



往期回顾:百喻经故事 

愚人食盐(1)

愚人集牛乳(2)

以梨打头破(3)

妇诈称死(4)

渴见水(5)

子死欲停置家中(6)

认人为兄(7)

山羌偷官库(8)

叹父德行(9)

三重楼(10)

婆罗门杀子(11)

煮黑石蜜浆(12)

说人喜嗔(13)

杀商主祀天(14)

医与王女药(15)

灌甘蔗(16)

债半钱(17)

就楼磨刀(18)

乘船失盂(19)

人说王纵暴(20)

妇女欲更求子(21)

入海取沉水(22)

贼偷锦绣(23)

种熬胡麻子(24)

水火(25)

人效王眼瞤(26)

治鞭疮(27)

为妇贸鼻(28)

贫人烧粗褐衣(29)

牧羊人(30)

雇借瓦师(31)

估客偷金(32)

斫树取果(33)

送美水(34)

宝箧镜(35)

破五通仙眼(36)

杀群牛(37)

饮木筒水(38)

见他人涂舍(39)

治秃(40)

毗舍阇鬼(41)

估客驼死(42)

磨大石(43)

欲食半饼(44)

奴守门(45)

偷犛牛(46)

贫人作鸳鸯鸣(47)

野干为折树枝所打(48)

小儿争分别毛(49)

医治背偻(50)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阅读|念佛不碍参禅——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三十七)

阅读|念佛不碍参禅——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三十七)

念佛不碍参禅古谓“参禅不碍念佛,念佛不碍参禅”,又云“不许互相兼带”。然亦有禅兼净土者,如圆照本①、真歇了②、永明寿③、黄龙新④、慈受深⑤等诸师,皆禅门大宗匠⑥,而留心净土,不碍其禅。故知参禅人虽念念...

开示|沩山灵祐禅师: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开示|沩山灵祐禅师: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沩山禅师上堂:“夫道人之心,质直无伪,无背无面,无诈妄心。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从上诸圣,只说浊边过患,若无如许多恶觉、情见、想习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澹...

释教三字经|腾兰来 经像至 初译经 四十二

释教三字经|腾兰来 经像至 初译经 四十二

汉明帝派遣使臣去西域求法,当这十八人浩浩荡荡地向印度前进,途中经过月氏国,遇到了两位天竺的出家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秦景、王遵、蔡愔等就恭恭敬敬地说明了来意,而后邀请这两位出家人到中国来。于是,两位...

禅诗欣赏——未到无为岸 空怜不系舟

禅诗欣赏——未到无为岸 空怜不系舟

湖南兰若示大乘诸公【唐】皎然禅师未到无为岸,空怜不系舟。东山白云意,岁晚尚悠悠。“无为岸”即真如佛性便是参禅的目标,达不到这一境界便会一生飘然无着。要抵达这一至境,其实最自然轻易不过,你只要琢磨透那东...

阅读|牛头法融禅师《心铭》

阅读|牛头法融禅师《心铭》

心性不生,何须知见。本无一法,谁论熏炼。往返无端,追寻不见。一切莫作,明寂自现。前际如空,知处迷宗。分明照境,随照冥蒙。一心有滞,诸法不通。去来自尔,胡假推穷。生无生相,生照一同。欲得心净,无心用功。...

素食|离嗔

素食|离嗔

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智者大师)——《晚晴集》本日食单番茄木耳炒菜花糙米莲子粥柚子-番茄木耳炒菜花-材 料菜花1棵、番茄1个、干木耳10克、姜末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