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三)

如来赞叹品第六


经文正宗分分四大科,第二品讲的是明能化主。第三、四、五品是明所化机。而以下的六、七、八品是明度脱缘,说明度脱众生的机缘,只要多亲近地藏王菩萨,一定可以罪业消除,不会堕落地狱之中。


如来:梵语多陀阿伽陀或怛闼阿竭,有法、报、化三身不同:《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此指法身;若“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名如来者”,此指报身;若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名如来者”此指应身。


因为地藏菩萨慈悲广大威德无穷,利益末法众生,所以佛陀在忉利天宫大众之前,特申赞叹。一来特显地藏菩萨从无数劫以来的慈悲神力不可思议,二来普劝未来世众生供养地藏王菩萨,能得无量无边的福德之利。


利益存亡品第七


前一品是如来赞叹,说明地藏菩萨威神之力。这一品说利益存亡,正显实事之用。


利益又可以叫做功德,故说功德、利益正是一体两面。分别来讲,自益叫做功德,益他的就叫做利益,亡者指已殁,存者指现生者。此品地藏菩萨劝诸众生,当为病人修福念佛、拜祭鬼神慎勿杀生害命,与大辩长者请问,生者为亡者诵经设斋因缘等,通通都不是为自身着想,全是为了利益其他一切存亡众生。


此利益有三:一、远益。如天宫所集之众,自诸佛菩萨已熟脱者。种种天龙八部,久种熟未脱者。二、近益。自地藏于贤劫拘留孙至释迦四佛以来,有种、有熟、有脱皆来天宫闻法者。三、当文益。即闻品后,千万亿那由他阎浮鬼神悉发无量菩提心及前后闻法获益者。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阎罗:全名梵语为“阎摩罗社”,译为缚,缚诸罪人之义。或译为“双世”,彼于世中常受苦乐二报之义。或译“双王”,兄妹二人并王之义。或译“平等王”,平等治罪之义,系地狱之总司。又译为“遮止”,谓止罪恶不使更造之义。


根据下文,佛告地藏王菩萨:“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经百千生作大鬼王,于生死中拥护众生,是大士慈悲愿故,现大鬼身,实非鬼也。”由此证明,阎罗王与诸大臣,皆是不可思议菩萨,为度脱地狱众生而应现。


阎罗王和许多鬼王等众,蒙佛放光集于天宫,既然听到诸佛菩萨异口同声赞叹地藏菩萨威神之力,又见如来亲自赞叹其功德,心想地藏菩萨,大力教化地狱幽冥,而阎王正是地狱的主人,亦应趁此因缘请问地藏菩萨,广劫度生救苦的事迹,并率众鬼王同申赞叹,故有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之本末。







往期回顾




延期截稿,面向全国摄影人: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

藏识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藏识|76年前的端午节 太虚大师在灵隐寺写了首诗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巡觅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 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巡觅|冷泉 我记忆中的清静之地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学处
学处|功德普皆回向 成就广大善法
学处|盂兰盆节供佛及僧 功德利益殊胜难思
学处|愿求无上佛道 度脱一切众生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二)

☀观照
观照|既然“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现在何必着急呢
观照|每日念佛多少比较好
观照|忆佛念佛 久久为功
观照|佛是已觉悟的人 人是未觉悟的佛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楞严经意旨
开示|慈舟法师:念阿弥陀佛与普贤十大行愿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之解析
开示|弘一大师: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联灯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物语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常识
常识|五停心观——对治烦恼的五种法门
常识|世界各地的佛弟子们如何庆祝卫塞节
常识|无限的慈悲: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常识|四谛法之道谛四行相

☀素食
素食|解知足
素食|咬秋
素食|净心
素食|徐行处暑天

☀分享
分享|雨中的青绿
分享|法水长流愿无量
分享|五年皈依路
分享|智孝之道报亲恩

☀赏析
赏析|敦煌莫高窟第332窟之珞珈山观音变
赏析|犍陀罗浮雕 “大光明之神变”
赏析|明代木雕彩绘罗汉坐像
赏析|唐代白石雕大势至菩萨立像

☀阅读
阅读|不朽
阅读|诵经时打妄想会怎样
阅读|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附科判)
阅读|华严不如艮卦?

☀故事
故事|净藏净眼转邪心
故事|实语守信的须陀须摩王
故事|佛陀的广长舌相
故事|树神也来抢功德

☀视频
视频|飞来峰元代造像——尊胜佛母龛
视频|云林走读之灵鹫飞来
视频|品味千年宋韵
视频|荷叶团团擎翠盖 莲花灼灼斗红妆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华严法会|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我皆随学无有疲厌

华严法会|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我皆随学无有疲厌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八大愿即是“常随佛学”,常是恒常,拣非短暂而是永恒;随是随顺,拣非违逆。自今生开始,直至成佛,生生世世,常随顺于佛所说的道理,绝不违背佛的宗旨。常随佛学,即是永远恒常随顺于佛,学佛之...

开示|印光法师:凡夫决定要修佛所开示之特别法门

开示|印光法师:凡夫决定要修佛所开示之特别法门

前者陈豫堂寄信来,言有六善女人求皈依,令其回信寄于阁下,为其分交。又言前次皈依之阮戚氏,法名德正者,即其夫人。知居士学佛多年,家人悉皆循化,为可钦佩也。不知居士于净土横超之法,能谛信否?今既有此因缘,...

开示|圆瑛法师:提倡素食聚餐会

开示|圆瑛法师:提倡素食聚餐会

人生日用所需,饮食为一大宗,素食荤食,与佛教、与世界国家及世界人类,均有极大之关系。贵会之提倡素食,在表面上看来,不过一种饮食之事,在实际上论起,即是提倡佛教,造福于世界国家人类,至深且钜也。何谓提倡...

禅诗欣赏——未到无为岸 空怜不系舟

禅诗欣赏——未到无为岸 空怜不系舟

湖南兰若示大乘诸公【唐】皎然禅师未到无为岸,空怜不系舟。东山白云意,岁晚尚悠悠。“无为岸”即真如佛性便是参禅的目标,达不到这一境界便会一生飘然无着。要抵达这一至境,其实最自然轻易不过,你只要琢磨透那东...

常识|弃睡眠盖

常识|弃睡眠盖

前文回顾:常识|弃贪欲盖什么是睡眠盖?内心昏暗,名为睡;五情暗蔽,将手足四肢,恣意放纵,所谓放浪形骸,恣意睡卧,名之为眠。如人端坐,自心不生贪欲,亦不瞋恚,但终日六识昏昏贪着睡眠。此睡眠盖,不只是昏昧...

学处|怎样才名为菩萨

学处|怎样才名为菩萨

菩萨二字,是梵语“菩提萨埵”的略称,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合起来就是“觉有情”的意思。菩萨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理有所证悟,觉察众生在生死苦痛中受烦恼的支配,而起大悲心欲救度他们。菩萨可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