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心胜修尊者(310)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


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


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


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


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

第二百九十七尊至第三百一十二尊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第叁佰壹拾尊

心胜修尊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心胜修尊者铜像

诗 偈



才艺英发并世无,清明世代展宏图。

文治武功如反掌,看君坚毅有也无。


偈解


才艺出众,英姿飒爽,举世无双,在清明盛世能够大展宏图。文治武功也是易如反掌,关键是看有没有恒心和毅力。


此偈教导我们,有的人虽然资质高,但是做事情缺乏毅力,往往半途而废。相反,即便是资质平平的人,只要肯下一番功夫,也会有所成就。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现为正面而坐,面露笑容,头戴风帽,右手持法器。


灵隐寺五百罗汉画像碑刻



五百罗汉第叁佰壹拾尊心胜修尊者,心胜修即修胜心,修殊胜之行之心的意思。



《无量寿经》有“等心、胜心、深心”之说,《净影疏》云:“所行务上,名为胜心”。修习佛法,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地,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尊者志趣高远,始终把着眼点放在追求佛果的崇高地位。尊者艰苦修行,兢兢业业,坚持不懈,终证阿罗汉果。



往期回顾: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至1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01至2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201至300尊罗汉合集

无垢行尊者(301)

阿婆罗尊者(302)

声皈依尊者(303)

禅定果尊者(304)

不退法尊者(305)

僧伽耶尊者(306)

达摩真尊者(307)

持善法尊者(308)

受胜果尊者(309)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百喻经故事——摩尼水窦(94)

百喻经故事——摩尼水窦(94)

摩尼水窦——《百喻经》经文昔有一人,与他妇通。交通未竟,夫从外来,即便觉之,住于门外,伺其出时,便欲杀害。妇语人言:“我夫已觉,更无出处,唯有摩尼可以得出。”欲令其人从水窦出,其人错解,谓“摩尼珠”,...

二十四节气|秋分——凉蟾光满 桂子飘香远

二十四节气|秋分——凉蟾光满 桂子飘香远

金气才分向此朝,天清林叶拟辞条三秋半去吟蛩逼,百感中来醖蚁消候早初逢旬甫浃,月圆前距望非遥如今昼夜均长短,占录无劳史姓谯——宋·强至《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庚戌秋分》人们常说的一个词——平分秋色直到今日秋分...

恭迎|腊月初八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恭迎|腊月初八 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腊八2022.12.30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觉道雪山峰。眉际玉毫光灿烂,照开六道昏蒙。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本师释迦牟尼佛,尘点劫前,早已成就正觉,为了化度众生,才数数示生...

纪念|九月廿八 刘宋译经法师求那跋摩圆寂日

纪念|九月廿八 刘宋译经法师求那跋摩圆寂日

求那跋摩本是刹帝利种姓,他家曾世代为王,但父亲却抛弃荣华,隐遁山林。跋摩十四岁时,见解就已超出凡常,而仁慈博爱之心也日渐深厚。有一次他的母亲想吃野味,让他去备办,他对母亲说:“凡是有生命的东西,没有不...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超法雨尊者(328)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超法雨尊者(328)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前文回顾: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宋代的诗歌仍然继续着唐代的繁盛,并且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诗歌的另一种形式——词,也脱颖而出,达到了它在历史发展的最高潮,从而在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