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问道宿命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当得宿命。”


这一章主要是研究两个问题:一个是怎样才可以得到宿命通,另一个是怎么才能够亲自体证到至高无上的真理。


因缘:因是主因,缘是助缘。比如我们平常能看到的,花生或者豆子,种子是主因,但是种子假如放在桌子上,它是不会生长的,必须把它种在泥土里面,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作为助缘,有了这许多帮助的条件,种子才会生长。佛教讲因缘,最基本的道理是在这里,说得比较通俗一点,因缘就是关系、条件。


宿命:指宿命通,佛教所讲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其中的一种。


至道:至高无上的圣道、真理


有一天,一个佛弟子问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可以知道过去和未来的命运呢?我们又怎么样才有办法体会到至高无上的真理呢?


关于获得神通的问题,释迦牟尼佛并不直接回答他,只是告诉这位沙门,要是能够把我们的心灵净化,不要受到外面物欲的染污,同时要坚守我们学道的志节,贯彻始终地修习佛道,也就是坚定我们的信仰,不因外境的风吹草动而改变了学佛的初衷,这样坚持信心而修学,才可以体会到至高无上的佛道,也可以说,就可以获得清净的佛性。


其中的道理,世尊又担心发问的沙门可能理解的不清楚,于是又举了一个譬喻来说明。好比一个千年的古镜,被灰尘蒙蔽了,非常肮脏,现在我们时时把它擦一擦,这个镜子的灰尘擦干净了,它的光明就会显露出来。


同样,我们的心灵上也有许多肮脏,是什么呢?就是五欲:财、色、名、食、睡等许许多多的烦恼。我们的真心则是被种种的烦恼蒙蔽了,要是能够把世间的五欲断尽,对外境无所贪求,佛性就显现出来了,当然就可以得到宿命神通了,就好像把肮脏的镜子擦干净,光明自然就显现出来了。


释迦牟尼佛并不鼓励弟子为得神通而修行,因为有神通,未必能够体会最高无上的圣道(真理),而真正有修行证果了,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就会有神通,而知道宿命了。至于怎样去除心灵的烦恼呢?无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或者诵经、拜佛,都可作为拭去心灵尘埃的着手处。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新闻|浙江省佛教协会2022年摄影培训班在杭州灵隐寺开班

新闻|浙江省佛教协会2022年摄影培训班在杭州灵隐寺开班

9月20日上午,由浙江省佛教协会与浙江省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省佛协2022年摄影培训班在杭州灵隐寺开班。浙江省民宗委党组成员、省委统战部民宗处处长毛秋红,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席王小川,浙江省民宗委宗教一...

阅读|弘一法师记忆中的慧明法师——2月23日慧明法师圆寂纪念日

阅读|弘一法师记忆中的慧明法师——2月23日慧明法师圆寂纪念日

前文回顾:纪念|灵隐慧明照和尚行述落发以后仍须受戒的。于是由林同庄君的介绍,而到灵隐寺受戒了。灵隐寺是杭州规模最大的寺院,我一向是对着它很喜欢的。我出家了以后,曾到各处的大寺院看过,但是总没有象灵隐寺...

恭迎|腊月廿三 监斋菩萨圣诞

恭迎|腊月廿三 监斋菩萨圣诞

2023年1月14日壬寅年农历腊月廿三恭迎监斋菩萨圣诞日监斋使者  火部威神调和百味荐惟馨  灾耗永无侵护命资身  清众永蒙恩腊月廿三,在中国传统习俗中被称为“小年”,是...

赏析|敦煌五代绢画:药师琉璃光如来

赏析|敦煌五代绢画:药师琉璃光如来

十世纪 敦煌五代绢画 绢本设色规格:72.5 x 55.5 cm药师琉璃光如来头顶宝盖,法相慈悲安详,仪态庄严,乌发肉髻,双耳垂肩,著红色佛衣,坦胸露右臂,右手上举胸前结印,左手膝前捧药钵,双足跏趺于...

释教三字经|廿八祖 达摩尊 来东土 示性真

释教三字经|廿八祖 达摩尊 来东土 示性真

达摩祖师,即菩提达摩,意译为觉法。在《续高僧传》、《五灯会元》等典籍中记载,达摩祖师原为南天竺(古印度)人香至王第三子,生于南天竺,是印度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罗尊者的大弟子,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须那刹尊者(361)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须那刹尊者(361)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