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教三字经|优填王 始造像 令后人 修供养






优填王,又称优陀延王、嗢陀演那王、邬陀衍那王,意译日子王、出爱王,为佛世时憍赏弥国之王。因王后笃信佛法,遂成为佛陀之大外护。


佛教最初的造像,是佛陀在世时曾上升到忉利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长达三月不在人间,当时僧俗弟子们非常想念佛陀以及佛的种种教化。于是优填王便延请工匠雕刻佛陀圣像,最终完成了一尊五尺高的旃檀木佛像。


释尊在忉利天宫安居期满,还到人间,见到了旃檀像,也很欢喜,并且对欢迎的大众说:“我灭度之后,有人供养、礼拜此像的话,一样地生福生慧。”


礼佛如佛在,无论木雕还是泥塑,佛像都是作为一种修行上的警醒,可以帮助我们忆念起诸佛菩萨的大愿及种种教化事迹,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勇猛精进,以佛菩萨为典范,这才是礼拜佛像的真义。


更进一步,透过拜佛,将信仰的力量感通佛菩萨的悲愿,从而生起信心、恭敬心、感恩心、惭愧忏悔心,以此为基础内观自醒,让身心更加清净、柔软、谦和,礼佛的当下也就是在礼拜我们人人本具的自性佛。


释教三字经 · 前文回顾

无始终 无内外 强立名 为法界

法界性 即法身 因不觉 号无明

空色现 情器分 三世间 从此生

迷则凡 悟则圣 真如体 须亲证

证者谁 释迦尊 大悲愿 示诞生

处王宫 求出离 夜逾城 人不知

入雪山 修苦行 六年来 习寂定

从定起 出山来 坐树下 心镜开

启大教 说华严 尘刹海 现宝莲

愍凡愚 不能听 隐尊特 显劣应

说阿含 第二时 四谛法 接小机

证四果 出生灭 演方等 破法执

第四时 谈般若 二乘转 教菩萨

开显圆 法华会 学无学 得授记

涅槃经 最后说 显真常 扶戒律

五时教 如是说 亦融通 亦分别

化道圆 归真际 双树间 吉祥逝

荼毗后 分舍利 阿育王 变古制 

碎宝末 造浮图 役鬼神 遍阎浮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纪念|八月十一 南岳怀让禅师圆寂日

纪念|八月十一 南岳怀让禅师圆寂日

气概冲天,心虚没量。揽曹溪水,兴波作浪。睡着马驹,一砖打起。蹴踏横行,触者皆死。——憨山大师赞南岳怀让禅师南岳怀让禅师,俗姓杜,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市)人,慧能大师高徒,后弘法于南岳福严寺,六祖下弘传最...

释教三字经|俱舍宗 陈至唐 五代后 渐微茫

释教三字经|俱舍宗 陈至唐 五代后 渐微茫

俱舍宗,即依《俱舍论》而立的小乘宗派。相对于成实宗被称为小乘空宗,俱舍宗则被称为小乘有宗,其学者被称为俱舍师。《俱舍论》是天亲菩萨造的。天亲菩萨印度的原名婆薮槃豆,佛灭度以后九百年左右,出生于北印度阿...

禅诗欣赏——庐山烟雨浙江潮

禅诗欣赏——庐山烟雨浙江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宋】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庐山烟雨风光与浙江的钱塘潮,都是闻名天下的胜景,多少骚人墨客为之倾倒,挥毫泼墨,这等名震宇内之宝地不亲自去见识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②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②

前文回顾:常识|五位百法:心法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①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②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常识|五位...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喜见尊尊者(362)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喜见尊尊者(362)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赏析|明代宫廷水陆画《罗刹众图》

赏析|明代宫廷水陆画《罗刹众图》

水陆画《罗刹众图》绢本 设色 规格:143.7x81.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幅无名款,旧题宋人画,对照克利夫兰博物馆藏明代罗刹众图,与此画风正同。诸天各持法器,随从骑乘护持,皆侧身向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