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五百罗汉堂——不退法尊者(305)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


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


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


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


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

第二百九十七尊至第三百一十二尊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第叁佰零伍尊

不退法尊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不退法尊者铜像

诗 偈



一抔黄土万事空,追名逐利建伟功。

休怨造化心残忍,月自常西水自东。


偈解


人死后所有的成就和功名,都会化为虚空。即便是名利双收,建立了伟大的功业,最终也不过是过眼云烟,无须抱怨上天的残忍,这正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此偈教导我们,不必过分追名逐利,更不要幻想创造伟业,应当尽心修行,精勤学佛。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现为正面而坐,面露笑容,双手各持法器。


灵隐寺五百罗汉画像碑刻



五百罗汉第叁佰零伍尊不退法尊者,即《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经》所说之不退法阿罗汉。不退法,即不退相,乃九无学之一,亦称二十七圣贤之一。指最上利根,所得功德不退失之无学圣者。




无学位之人有九种优劣差别,又作九种阿罗汉。自己之所作成办,无复修学之位,称为无学位,谓阿罗汉果等。


阿罗汉果分为九种,有关九无学之名称及次第,诸经论所举不一,依《中阿含》之福田经甘露味论卷上载,分作退法、思法、护法、安住法、堪达法、不动法、不退法、慧解脱、俱解脱等九种。


尊者生来利根,所习功德悉无遗失,学而不忘。尊者本性坚固,救护众生,功德显著。




往期回顾: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至1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01至2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201至300尊罗汉合集

无垢行尊者(301)

阿婆罗尊者(302)

声皈依尊者(303)

禅定果尊者(304)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参访寺院:亲近善知识(下)

参访寺院:亲近善知识(下)

前文回顾:参访寺院:亲近善知识(上)以上所述的是一般的善知识的相状,除此之外,世间还有稀有难得的大善知识。这样的大善知识更要随顺恭敬、拥护顶戴。第一种是有证圣的善知识,就是有真实修行证悟的境界,有开悟...

阅读|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四十二)

阅读|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四十二)

世梦古云:“处世若大梦。”①经云:“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②云“若”云“如”者,不得已而喻言之也。究极而言,则真梦也,非喻也。人生自少而壮,自壮而老,自老而死,俄而③入一胞胎也,俄而出一胞胎也,俄...

赏析|历经波折传入中国的千手观音

赏析|历经波折传入中国的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传入中国经历了一段波折。唐初武德年间,中天竺瞿多提婆携带细毡上画象、结坛手印经本进献高祖,但“太武见而不珍”,结果其僧抑悒而归。贞观年中又有北天竺婆罗门僧持梵本奉进,唐太宗即敕令智通共梵僧翻译...

禅诗欣赏——去住本寻常 春风扫残雪

禅诗欣赏——去住本寻常 春风扫残雪

临终偈【宋】王随画堂灯已灭,弹指向谁说。去住本寻常,春风扫残雪。这是北宋时宰相王随的临终偈语,他谒首山省念禅师而开悟,这首偈语则表达了他对死亡的超脱。对世人来说,生死无疑是件大事。可是“无常迅速”,生...

新闻|“之江问道”—— 浙江省佛教协会般若讲堂首讲圆满

新闻|“之江问道”—— 浙江省佛教协会般若讲堂首讲圆满

2022年8月5日上午,“之江问道”——浙江省佛教协会般若讲堂第一讲在杭州佛学院开讲,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作了“从《金刚经》中读懂崇俭戒奢的意义”的主题讲座。▲讲座现场浙江省民宗...

参访寺院:读诵佛经的注意事项

参访寺院:读诵佛经的注意事项

很多人在开始学佛之后,必然要读诵佛经,研习经典。凡是佛弟子,读诵佛经,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一、不得污手持佛经、佛菩萨像、供养物、念珠、法器等。二、欲读经,须先静坐少时,方合掌舒经。读经必字字分明,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