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第三十一期云林国学班课程成功举办
▲存德老师从悲智双⾏、从释迦佛到阿弥陀佛、四类法身说等多个方面阐扬了净土法门的建立和修持要点
往期回顾
▲存德老师从悲智双⾏、从释迦佛到阿弥陀佛、四类法身说等多个方面阐扬了净土法门的建立和修持要点
往期回顾
定风波【宋】神照本如法师处处逢头路,头头是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更思量。这是神照和尚豁尔开悟时所作的偈颂。诗中的故乡是指禅者所悟的本来面目,也就是众生本具之佛性。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引导众生回归自...
慈孝是中华文明的伦理起点,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2022第八届中华慈孝文化节举办在即,为增加活动的亲民性以及影响力,让中华民族的慈孝文化更好地内化于人们心中,中国新闻社、杭州灵隐寺主办与7路...
地得金钱——《百喻经》经文昔有贫人在路而行,道中偶得一囊金钱,心大喜跃,即便数之。数未能周,金主忽至,尽还夺钱。其人当时悔不疾去。懊恼之情,甚为极苦。释义从前,有一个穷人在路上行走。途中偶尔拾到一袋钱...
千手观音传入中国经历了一段波折。唐初武德年间,中天竺瞿多提婆携带细毡上画象、结坛手印经本进献高祖,但“太武见而不珍”,结果其僧抑悒而归。贞观年中又有北天竺婆罗门僧持梵本奉进,唐太宗即敕令智通共梵僧翻译...
寿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萌,而福与寿之源也。故曰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夫病死正现前时,有何我相可恃、五欲可贪,有何名可恋、古董之可携去?不恃我相,我见伏...
元朝喇嘛教的著名人物,首推帝师帕思巴(1239—1280)。他在至元六年(1269)曾受命为蒙古族制造文字,进号大宝法王。他曾说出《根本说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轨》一卷。后来又为世祖太子真金讲《彰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