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元张渥画十六臂大士像

元张渥画十六臂大士像

纸本白描  尺寸:91x43.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一幅白描画,一只似犬又似麒麟的动物“犼”乘云而来,法相庄严的十六臂观音端坐在莲台上。


全作画得极为精细,人物轮廓和衣纹都用流畅的细线钩描,头发的发丝和莲辫的纹理也描写入微,衣上和锦垫上的图案又绘制得一丝不苟。画幅右下角有张渥(活动于十四世纪中期)的款题,不过和张渥的真迹“九歌图”比较,发现这轴大士像的衣纹线条缺乏潇洒飘逸的韵致,应该不是张渥的亲笔。






往期回顾




法讯|杭州灵隐寺启建癸卯清明梁皇法会通启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三皈依
学处|“信佛只要心诚,并不一定要皈依”,这种想法对吗
学处|《妙慧童女经》中的“男女平等”
学处|极乐世界里的众鸟都说什么法

☀观照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观照|闻声救苦 赴感随缘
观照|并非受苦 而是还愿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修与不修
开示|印光大师: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
开示|太虚大师:论学佛者须止恶行善
开示|倓虚法师:想离苦必须念佛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物语|绰约新妆玉有辉 素娥千队雪成围

☀常识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无为法
常识|五位百法(合集)
常识|何谓阿鞞跋致

☀素食
素食|为善最乐
素食|生机
素食|迁善改过
素食|克己

☀分享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分享|万缘放下 清净念佛

☀赏析
赏析|贵霜王朝浮雕:世尊涅槃像
赏析|唐代白檀木雕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唐代普贤菩萨像
赏析|南宋佛画阿弥陀三尊像

☀阅读
阅读|弘一法师记忆中的慧明法师——2月23日慧明法师圆寂纪念日
阅读|吃素会营养不足吗
阅读|王安石《归依三宝赞》
阅读|今日方闲

☀故事
故事|玄奘法师:修福须敬凡僧
故事|金色公主
故事|悭贪的苦果
故事|龙施女出家修道

☀视频
视频|瑞草生嘉运 林花结早春
视频|二月二 龙抬头 雨顺风调 时清道泰
视频|笑逐东风烂熳开
视频|春雨沃枯 花开万卉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11)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11)

十一、扫得开突然而去却说那首座对着济癫说道:“济师兄,这些衣钵,原是老师父传与你的。你若收去,就不必说;若是不要,还是存在常住里公用,还是派匀了分与众僧?”济癫道:“我却要他何用?常住自有,何消又存?...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白香象尊者(340)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白香象尊者(340)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禅诗欣赏——一切不如心真实

禅诗欣赏——一切不如心真实

布袋和尚偈【五代】契此和尚即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居士问布袋和尚:“弟子愚鲁,如何得见佛性?”和尚便以此偈作答,十分巧妙。他的这种“即心是佛”的主张,正是禅宗顿...

100件作品正式入选“祝福亚运”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

100件作品正式入选“祝福亚运”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

窟艺寻踪  朱晓明  摄影严格评选机制 严把程序环节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评审公示结束100件正式入选作品全网公布“祝福亚运”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由浙...

纪念 | 十月初七 善无畏大师圆寂日

纪念 | 十月初七 善无畏大师圆寂日

2022年10月31日  农历十月初七善无畏大师圆寂纪念日唐玄宗开元年间三位印度僧人善无畏、不空和金刚智来到中国传教,并创立中国佛教密宗,经发展成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佛教史上称这三位僧人...

故事|爱生则苦生

故事|爱生则苦生

有一梵志,独生一子,对他非常疼爱,视如己命。但很不幸的是这个儿子说死就死,让梵志伤心不已,每天到他的墓前哭泣哀伤,不能自已。一天,梵志来到佛住的孤独园,向佛问讯后,一副悲哀的样子在另一面坐下。世尊见了...